APP下载

畜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疾病的控制研究

2019-03-13陈建民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5期
关键词:养殖业传染性检疫

陈建民

作为农业支柱产业,畜牧养殖业若实现了规模化、科学化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速度自然会随之提升,与此同时,养殖户收入和食品安全也会得到应有的保障。对畜牧养殖业而言,对以传染性疾病为代表的动物疾病进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传染性疾病的存在,不仅会导致畜牧养殖业面临着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到公共卫生安全,甚至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因此,如何控制传染性疾病,成为现阶段有关人员研究的重点。文章首先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传染性疾病具有的危害,接下来又结合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围绕着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对策展开了研究,例如,对养殖饲料进行有效管理、完善所建立的检验检疫制度,供有关人员参考。

1传染性疾病具有的危害

传染性疾病指的是由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该类疾病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潜伏期,例如,猪丹毒、犬瘟热等。与其他疾病相比,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性极大,一旦爆发,往往会给养殖户在经济方面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会影响到所在地区养殖业的发展,部分病原体的清理难度较大,传染对象并不局限于畜牧,还包括人类,人类在感染后,不仅自身的健康会受到威胁,还会危害到公共安全。由此可见,要想实现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养殖户应当对控制传染性疾病的意义引起重视,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减少出现疾病的可能,为自身的安全和经济利益提供保障。

2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对策

控制传染性疾病的目的,主要是推动畜牧养殖业向着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为产品质量、人员经济利益提供保障。有关人员应当对防治传染性疾病给畜牧养殖业带来的影响引起重视,将工作重心放在疾病检疫方面,加大对环境和饲养环节进行管理的力度,与此同时,还应当确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传染性疾病控制对策,为畜牧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具体的对策内容如下:

2.1为畜牧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养殖户应当保证养殖环境满足通风良好、干净卫生等要求,这样做能够避免由于环境污染,导致传染性疾病出现的情况发生。一方面,养殖户应当根据所养殖畜牧的种类,选择相应的养殖设备,保证空气流通、排污及时、光照充足,通过防止病毒滋生的方式,降低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概率。另一方面,养殖户需要从实际出发,对养殖环境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唯有因地制宜方可取得良好成效。实践中可根据区域气候、温湿度和疾病类型,对养殖环境进行创设,例如,将生活区和养殖区隔离,避免畜牧和人类的交叉感染,定期消毒养殖用具,阻断病原体的滋生途径。

2.2对养殖饲料进行有效管理

作为保证畜牧生长的基本要素,饲料质量与畜牧健康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对饮食喂养的重要性引起重视,同样具有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作用。首先,养殖户应当从正规渠道购买饲料,保证所购买饲料满足有关部门所制定的要求,通过科学喂养的方式,强化畜牧对传染性疾病具有的免疫和抵抗能力;接下来,定期消毒饲养工具,避免由于消毒不彻底,导致有毒细菌滋生甚至传染的情况出现;最后,将饲料存放在通风处,通过严格消毒的方式,从根本上抑制细菌的滋生。只有同时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取得控制传染性疾病的效果。

2.3加大宣传疾病控制工作的力度

现阶段,国内的畜牧养殖业,在规模化程度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一定距离,专业程度较低的散户始终存在,受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制约,散户在对畜牧进行养殖的过程中,难以认识到控制传染性疾病的意义。针对上述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选派专人,前往各个地区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以实际案例为依据,帮助养殖户了解疾病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树立起相应的控制观念,将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进行转化。

2.4完善所建立的检验检疫制度

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定期对养殖户/养殖场进行检疫,根据传染性疾病在传播方面具有的特点,综合使用防疫、诊断和治疗手段,在保证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处置工作,较为常见的策略包括定期消毒、注射疫苗等。疫病高发期,养殖户则需要从畜牧生长环境出发,有选择性地控制温湿度,避免细菌、病毒的大肆传播。另外,定期对畜牧进行检疫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因为在控制传染性疾病的诸多手段中,疾病检疫取得的效果较为突出,基于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从实际出发,定期组织养殖户,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进行疾病检疫,如果发现染病畜牧,养殖户应及时将其与其他畜牧进行隔离,保证其他畜牧的健康,对于患有隐性疾病的畜牧,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提高其免疫力,是較为常见的控制策略。实践表明,只有将“预防”摆在首位,才能保证所开展工作取得和预期相符的效果。

2.5着重对疾病控制技术进行研究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传染性疾病的种类变得更加多样,养殖管理工作面临的压力倍增,这也从侧面突出了对疾病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只有加大投入,才能提高针对畜牧养殖所开展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研究表明,合理应用相关技术,能够帮助养殖户对导致传染性疾病出现的病原体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控制措施,例如,分类隔离病治疗,深埋死亡畜牧等,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有关人员还应当以现有实验室、专业人员和设施设备为基础,通过充分发挥其所具有作用的方式,对传染性疾病的传染过程进行研究,了解爆发疫情的根本原因,从源头处控制传染性疾病,避免疫情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证实上述措施的成效,对有关养殖场进行了走访调查,实践表明,在明确本场具体情况、了解疾病危害等基础上,落实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在此基础上,既增加了养殖户通过畜牧养殖业所获取的经济效益,还有利于进一步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使其向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希望上文中讨论的内容可以在某些方面给人以启发。

(作者单位:158306 黑龙江省密山市裴德镇畜牧兽医站)

猜你喜欢

养殖业传染性检疫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