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烯肟菌胺·戊唑醇(爱可)防治水稻病害试验

2019-03-13宋建艟魏淑凤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5期
关键词:纹枯病稻瘟病病斑

宋建艟 魏淑凤

对20%烯肟菌胺?戊唑醇(爱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检验它对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烯肟菌胺?戊唑醇(爱可)对稻瘟病、纹枯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当使用剂量为50ml/亩,在破口前3-5天和齐穗期施用后,叶瘟发病率仅为0.13%,防治效果达87.65%;纹枯病发病率为1.2%,防治效果90.63%。增产率为4.76%,增产作用明显。

1 试验材料

1.1 供试药剂

20%烯肟·戊唑醇(爱可)悬浮剂     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

45%咪鲜胺(使百克)水乳剂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1.2 耙标生物

稻瘟病 纹枯病

1.3 供试水稻品种

空育131,主茎叶数11片。

1.4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前茬作物为水稻。上年第一次封闭灭草采用30%阿罗津70ml/亩+10%吡嘧磺隆20g/亩,第二次封闭灭草采用丁草胺15g/亩+10%吡嘧磺隆20g/亩。

试验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基本理化性状为:有机质 34.3 g/kg、速效钾270 mg/kg、有效磷 33.1 mg/kg、碱解氮 150.5 mg/kg、pH值6.0。土壤肥力中等。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采用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每处理面积130m2。分别在破口前3-5天和齐穗期施药,喷液量为15升/亩。

施药时间和次数记录:

第一次药剂喷雾:7月14日上午8:00,晴、风速1.8 m/s、温度 23.0℃、相对湿度 80.9%。

第二次药剂喷雾:7月23 日上午8:00,晴、风速 1.4m/s、温度25.2℃、相对湿度79.3%。

2.2 耕作栽培管理

4月11日放水泡田,4月18日耙地,5月10日第一次封闭灭草,亩用25%西草净133g+12%噁草酮186ml, 6月5日第二次封闭灭草,亩用丙草胺75g+10%吡嘧磺隆20g。用背负式喷雾器甩施,亩喷液量15L。采用大棚育秧,4月13日播种,5月17日移栽,叶龄3.1-3.5。插秧规格30cm×10cm,4-5株/穴。耙最后一遍地前将底肥全部施入,施肥量为37.0kg/亩,其中尿素12.0kg/亩、磷酸二铵8.0kg/亩、硫酸钾12.0kg/亩,硅肥5.0kg/亩。尿素按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4:3:1:2的比例施入,磷肥底肥100%施入,钾肥底肥60%施入、40%做穗肥。花达水插秧,插后灌浅水扶苗,之后全生育期采用浅湿间歇灌溉。

2.3调查方法

安全性调查:每次用药后调查药剂对水稻安全性,采用目测的调查方法,查看植株有无药剂灼伤、萎蔫等不良反应,田间水稻生长是否正常。

防效调查:于水稻乳熟期进行药效调查。采用对角线取样的方法,每个处理取5点,每点取50株,共250株。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水稻叶瘟的分级标准:(叶瘟调查每株剑叶及剑叶以下两片叶)

0级  無病;

1级  叶片病斑少于6个,长度小于1cm;

3级  叶片病斑6~10个,部分病斑长度大于1cm;

5级  叶片病斑11~25个,部分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10%~25%;

7级  叶片病斑26个以上,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26%~50%;

9级  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50%以上或全叶枯死。

水稻穗颈瘟的分级标准:(以穗为单位)

0级  无病;

1级  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

3级  每穗损失6%~20%(1/3左右枝梗发病);

5级  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

7级  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瘪谷);

9级  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水稻纹枯病的分级标准:

0级:全株无病;

1级:第四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剑叶为第一片叶);

3级:第三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5级:第二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室内考种和测产:成熟期取样测产,测定株高、平方米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空瘪粒、千粒重,计算产量。

3 试验结果

3.1 气象条件

2013年终霜4月29日,初霜9月25日,无霜期148天。4-9月份水稻生育期平均气温15.9℃,比2012年低0.5℃,比历年低0.1℃,平均气温与往年总体相差不大;≥10℃活动积温2804.4℃;7月、8月降雨量分别比2012年多15.3mm和22.8mm,其他月份降雨量都低于历年同期,4-9月总降雨量433mm,比2012年少223.2mm,比历年少142.2 mm;4-9月总日照时数1004.2h,其中4、5、6月水稻营养生长期日照时数低于2012年,7月同比略有升高,8月比2012年少73.1h;总体气象环境适中,无明显不利天气状况,水稻生长正常。

3.2 安全性调查

2次施药后对各处理区水稻目测观查,均无灼伤、黄叶、畸形、卷缩等药害现象,各处理叶片颜色、状态与空白对照区无区别。

3.3 药效调查

2个药剂处理和空白对照都未发现穗颈瘟,叶瘟和纹枯病最高发病级数也都为1级,无大面积病害发生。

20%烯肟菌胺·戊唑醇处理的叶瘟发病率为0.13%,防效87.65%;45%咪鲜胺处理的叶瘟发病率为0.27%,防效为75.85%。

20%烯肟菌胺·戊唑醇防治纹枯病效果最好,防效达到90.63%;45%咪鲜胺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略低,为68.75%。

2个药剂处理对稻瘟病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都能达到60%以上,叶瘟和纹枯病斑很少,说明这2种药剂对稻瘟病和纹枯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其中20%烯肟菌胺·戊唑醇对两种病害防治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本试验中,20%烯肟菌胺·戊唑醇(爱可)对稻瘟病和纹枯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当使用剂量为50ml/亩,在水稻破口前3-5天和齐穗期茎叶喷雾后,叶瘟发病率仅为0.13%,防治效果达87.65%;纹枯病发病率为1.2%,防治效果90.63%。增产作用明显,增产率为4.76%。

(作者单位:156321黑龙江省富锦市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创业农场)

猜你喜欢

纹枯病稻瘟病病斑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