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田杂草防治与农药技术

2019-03-13于勇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5期
关键词:水层秧田高峰

于勇

文章针对稻田中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难治杂草,重点介绍了稻田中主要杂草的形态特征和防治方法。

1稻田主要杂的发生规律及防治适期

1.1水稻田杂草的消长规律

北方地区,一般4用中旬平均达到7.3~10℃,有充足水分及氧气时稗草即开始萌发,4月末到5月初部分出土,5月末进入为害期;5月末到6月初土层10cm深处,地温达15℃时,以扁秆藨草为主的莎草科杂草出土;6月上、中旬气温上升,慈菇、泽泻、鸭舌草、雨久花、眼子菜、牛毛草等杂草开始大量发生,6月下旬至7月初进入为害期。

稻田杂草发生高峰期,受温度、温度、栽培措施的影响较大,多于播种后或水稻移栽后开始大量发生。就时间上划分,一般稻田杂草发生高峰期大致可以分为3次,第1次高峰在5末至6月初,主要以稗草为主,占总发生量的45%~75%;第2次发生高峰在6月下旬,为扁秆藨草、慈菇、澤泻发生期;第3次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为眼子菜、鸭舌草、水绵等杂草的发生期。

1.2稻田杂草防治适期

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一般是播种(移栽)后杂草陆续出苗,播种(移栽)后7~10天出现第一杂草萌发高峰,这批杂草主要是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和异型莎草等一年生莎草科杂草;播种(移栽)后20天左右出现二次萌发高峰,这批杂草以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主。由于第一高峰杂草数量大、发生早,故这些杂草为害性大,是杂草防治主攻目标。

目前,稻田除草剂品种仍以土壤处理剂为主,主要是防治杂草幼芽。综合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和除草剂的应用性能,稻田杂草的防治应立足早期用药,即芽前芽后施药;出除了苯达松、2甲4氯钠盐、麦草畏等防治阔叶杂草和敌稗、二氯喹啉酸等防治禾本科杂草的少数茎叶处理剂外,一般多要求在杂草3叶期以前施药;因为在杂草3叶期以前施药时,杂草的敏感期和除草剂的药效高峰期相吻合,易于收到较好的除草效果。

2稻田杂草发生特点与除草剂应用技术

2.1秧田杂草的发生特点

秧田杂草种类多,一般来说,稗草的为害最为普遍而且严重,它与水稻很难分清,不易人工剔除,常常做为“夹心稗”移入本田;另一在秧田为害较为普遍的是莎草科杂草,如扁秆藨草等,其块茎发芽生长极快,不仅严重影响秧苗的生长,而且影响拔秧的速度和质量;牛毛毡、藻类也形成某些地区性的严重为害。

稗草的发生受气温影响很大。一般田间气温达到10℃以上时,在湿润的表土层内,稗草种子才能吸水萌发,随着气温的升高,萌发生长加快。莎草科杂草,扁秆藨草的越冬块茎发芽较快,但一般要在10℃以上的平均气温时才能发芽,气温高发芽生长也加快。

2.2除草剂应用技术

2.2.1播前施药。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播种、栽培方式、草相等情况,合理选用除草剂。稻田开沟平整后,趁浑水(水层3~5cm)每亩25%恶草酮(恶草灵)乳油75~100ml,用原瓶装恶草灵甩滴全田,施药后保水层2~3天,然后排水播种;也可以开沟平整后,灌上水层,每亩用60%丁草胺乳油100ml拌湿润细土均匀撒施。待2~3天田水自然落干播种。

2.2.2播后苗前施药。旱直播稻田可选用36%丁.恶乳油150ml;水直播稻田可选用30%丙草胺(扫弗特)乳油120ml、30%丙草胺(扫弗特)乳油100ml/亩+10%苄嘧磺隆15g/亩。

2.2.3苗后处理。水稻(杂草)不同叶龄期、杂草不同种群组合可选用不同的化学药剂:旱直播稻田:可选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20~30g/亩+苯达松水剂100~150ml/亩;水直播稻田:可选用10%苄嘧磺隆15g/亩+90%高效禾草丹乳油110ml/亩、36%二氯.苄可湿性粉剂40g/亩、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20~30g/亩+48%灭草松水剂100~150ml/亩、48%苯达松150ml/亩+20%2甲氯150ml/亩、96%禾草特乳油150~200ml/亩等。

3 秧田杂草的防治技术

湿润育秧田,可以进行播前和播种后苗前土壤处理及苗期茎叶处理。秧田杂草的防治策略:第一,防除秧田稗草是防除稻田稗草的关键所在,要抓好秧田稗草的防除;第二,秧田早期必须抓好以稗草为主兼治阔叶杂草的防除;第三,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秧田早、齐、壮,防止长期脱水、干田是秧田杂草防除的重要农业措施。生产中,通常在播后芽前和苗期进行施药除草。

播种前处理,在整好苗床(秧板)后,以喷雾法(个别药剂用撒施法)将配制好的药剂(或药)药施于床面,间隔适当时间,润水播种,用药液量通常为30~40kg/亩。

播后苗前处理,露地湿润育秧田,由于播后前不具有水层,厢(床、畦)面裸露而难维持充分湿润,因此用药量要比覆盖湿润育苗秧田提高20%~30%,用药种类,应选择水旱兼用或对水分要求不严格的丁恶混剂、杀草丹、优克稗、除草醚、草枯醚和丁草胺等,以保持稳定的药效;而如丙草胺(扫弗特)和禾草特(禾大壮),对水分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不宜在这种育苗秧田的播后苗前施用。

4 水稻移栽田杂草防除技术

4.1水稻移栽田杂草的发生特点

移栽稻田的特点是秧苗较大,稻根入土有一定的深度,抗药性强;但其生育期较秧田长,一般气温适宜,杂草种类多,交替发生。因此,施用药剂的种类和适期也不同。一年生杂草的种子因水层隔绝了空气,大多在1cm以内表土层中的种子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而萌发:一般这类杂草在水稻移栽后3~5天,稗草率先萌发,1~2周内达到萌发高峰。多年生杂草的根茎较深,可达10cm以上,出土高峰在移栽后2~3周。

4.2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治技术

根据各种杂草的发生特点,对水稻移栽本田杂草的化学防除,当前的策略是很抓前挑治中、后期。通常是在移栽后的前(初)期采取土壤处理;以及在移栽后的后期采取土壤处理或茎叶处理。前期(移栽前至移栽后10天),以防除稗草及一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为主;中后期(移栽后10~25天)则以防除扁秆藨草、眼子菜等多年生莎草和阔叶杂草为主。具体的施药形式可以分在移栽前、移栽后前期和移栽后中后期3个时期进行。

(作者单位:150500  哈尔滨市呼兰区沈家街道办事处公共事务中心)

猜你喜欢

水层秧田高峰
黄渤海不同水层中浮游植物对灰霾添加的响应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病毒病将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应对
感怀
石庆云
高压电缆大截面分割导体焊接后的机械性能及缓冲阻水层设计
雨天早高峰,自在从容时。
水稻机插秧育秧须选好秧田
灌溉水层对直播稻发芽率的影响
“我将不断进取,向艺术的高峰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