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2019-03-13荀福建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5期
关键词:经验教训启示

荀福建

摘要:在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值得学习借鉴的先进经验,如坚持规划引领、合理利用城市绿地和山水资源、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广泛的群众参与等,这些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共性,着手总结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少走弯路。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经验教训;启示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面临着内部资源消耗日益严重、自然生态环境愈发脆弱、居民生活品质逐渐下降等问题。为了应对此种不良状况,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发展生态城市作为未来的实践目标。

一、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

(一)坚持规划引领:广东珠海、韩国首尔

广东省珠海市位于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是重要的中心和风景旅游城市。在城市建设早期,管理者们就制订了“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建设指导方针,主张打造生态宜居的环境,并坚守城市各个方面建设的高标准原则。早在1998年,珠海就获得了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的“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行动奖”; 2013年,珠海在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中综合排名全国第一;此后又获得了新型花园城市、幸福之城、浪漫之城等称号。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首尔迫切需要战后重建。在坚持规划引领,加快发展转型的过程中,首尔的城市建设始终紧密结合本地的山水资源,在前期规划中注重绿地系统的建设。依托沿江优势自然资源,继续兴建大量城市绿地,供市民休闲娱乐。1967~1976年,首爾经济飞速发展,人口激增。为了应对土地资源短缺、城市空间不足的情况,首尔改变了原先的发展策略,在填埋河道修建道路的同时建设城市高架,这些措施曾导致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直到2005年,首尔市政府又拆除了部分城市高架,修复原先的河道,重新还给市民宝贵的亲水空间;首尔还创造性地把垃圾填埋场改建为媒体城,扭转了原先不良的空间配置。

(二)合理利用城市绿地和山水资源:美国纽约

绿地和山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稀缺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经济效用。在城市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合理利用城市绿地和山水资源显得更为珍贵。纽约市是一座世界级国际化大都市。截至2014年,纽约市已人口有850万左右,而整个纽约周边共有2000万人左右。值得关注的是,在纽约市中心竟坐落着一座占地约5000多亩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央公园。中央公园充分体现了森林绿化对现代都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它使得城市更加宜居,也使得都市功能更加完整。很多人说,纽约之所以值得向往,就是在于其提供了一个居民休闲娱乐的绿色开放空间。

(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巴西库里蒂巴

库里蒂巴位于巴西南部,是巴西城市快速健康发展的典范。1990年,库里蒂巴被联合国命名为“巴西生态之都”、“城市生态规划样板”。库里蒂巴最著名的举措是鼓励公共交通的发展。在建设早期,库里蒂巴市曾经为了扩展城市空间,计划拆除大部分的古建筑,并大力推行私家汽车的发展。但1971年上任的新市长Jaime Lerner废除了该项规划,主张实行公共交通与行人化的结合,库里蒂巴的城市可持续变革由此开始。1972年,库里蒂巴运营了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经过多年发展,该市的公共汽车线路总长已达500公里;在城市规划中,库里蒂巴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着力继续推动公共交通的服务。

(四)广泛的群众参与:哈利法克斯

群众是城市活动的参与者,城市活动组织的中心应该围绕他们而展开。哈利法克斯位于加拿大,该市成功创立了“社区驱动”的一切程序 。所谓“社区驱动”即是充分发挥社区这一社会集合的作用,调动居民的积极性,由点带面地推进社区的建设,以此构建整个宜居城市。这是一种充分发挥民意的开发方式。在哈利法克斯,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社区建设,充分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政府规划中,有关部门会主动与群众交流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让城市居民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并通过监督机制影响政府决策的制定与实行。此外,经常性地公众教育活动也可以增强群众的参与观念。

(五)宣传生态理念、发展循环产业:新加坡、澳大利亚怀阿拉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在基础教育阶段,新加坡即十分重视儿童关于生态观念的培养,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新加坡还利用各种层次的绿色教育活动,改善城市居民的自然意识。在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中,也专门有宣传生态、绿色的内容。时至今日,新加坡的经济一直保持良好势头,而城市的生态环境也为全世界所赞扬。

怀阿拉是澳大利亚的港口城市。早在1997年,怀阿拉就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科技,进行水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政府要求新建的往宅和主要城市建设项目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改进能源效率;政府还提供财政补贴,建立能源替代研究中心,以便更好地进行科技研发。

二、国内外城市建设忽视生态的教训

(一)长期缺乏生态关注:“煤铁之乡”山西

山西省是我国的能源供给大户,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由于长期缺乏生态关注,以煤铁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长期未能升级,在造成山西经济发展缓慢的同时,致使当地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重,耕地面积受到侵蚀;林草植被破坏严重,畜牧业受到影响;工矿区生态衰退加剧,地质塌陷时有发生; 环境污染严重,由污染诱发的生态疾病人群激增。综合来看,造成上述现象的成因是多样的。山西本身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地形复杂,森林覆盖率低,气候较干旱。但是,当地管理者和居民长期缺乏生态关注,环保意识差才是内因。特别是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利用环境品质换取经济发展。

(二)过度商业化:云南丽江古城

一直以来,丽江古城凭借独特的建筑和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行者。然而,丽江古城在发展过程中却存在严重的过度商业化问题,旅游乱象频出。目前丽江古城正面临着过度商业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1. 旅游房地产开发泛滥。旅游地产的大规模扩建导致古镇格局变革,当地开发建设的失序;2. 旅游商业化日趋严重。丽江古城中心区的民居已经全被改造成商铺,商业气息过度浓厚,导致古城旅游形象受损和古城纳西文化的淡化;3. 严重的旅游“符号化”倾向。游客仅把旅游当成一种消遣而忽略了当地的文化内在精神;4. 城区居民流出,古城丧失传统的居住功能。

(三)过分追求城市平面化与低密度:美国洛杉矶、印度孟买

随着城市平面化的加大以及城市密度的降低,人们的生活品质会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提升,但如果过分看中平面化与低密度,反而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洛杉矶和孟买,更多的是在规划发展过程中过分追求城市平面化与低密度的教训。

洛杉矶是美国第二大城市,曾经被称赞为21世纪现代化城市的代表。在建设过程中,洛杉矶曾借鉴纽约的反面案例,摒弃高楼大厦和饱和的人口,主张走平面化、低密度的发展道路。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洛杉矶平面化、低密度的城市规划却导致了通勤距离延长,居民时间成本、交通成本增加等问题;此外,由于汽车的使用时间增加导致了更多汽车尾气,城市空气质量下降。 孟买是印度的海港城市,2015年,该市人口已达到2100多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该市也曾主张低密度与低楼层,但是这种限制并没有达成预定的结果,反而导致了负面效应,孟买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交通堵塞,通勤时间大大延长。此外,孟买的城市基础配套非常缺乏,许多穷人纷纷染上疾病,生活状况堪忧。

三、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

(一)坚持生态规划,以公共交通为城市开发导向

打造宜居环境首先需要制定结合具体实际的规划。规划既要清晰明确,容易被公众所理解,也要具有可行性,方便行动实施。坚持生态规划,以公共交通为城市开发导向,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优化空气质量,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以公共交通为城市开发导向突出了公共交通的明确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汽车数量的增长,促进了健康交通系统的良性形成。巴西库里蒂巴以公共交通为城市开发导向,成功化解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交通拥堵问题;美国的伯克利投入政策资金,鼓励公共交通发展,也是以公共交通为城市开发导向的成功案例。

(二)注重集约化发展,最大限度公共化城市绿地和山水资源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可利用土地日渐紧缺,目前,学术界主流的观点更加推崇集约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反对平面化、分散化的城市发展规模。虽然密度较低的城市表面上舒适度更高,但是通勤距离的增加反而导致了汽车排放量的增长,致使空气质量变差,影响居民生活品质。城市的集约化发展,不仅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还能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公共交通政策的施行。

城市绿地和山水资源是都市自身的宝贵财富,应当属于全体居民共有。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如何处理好城市绿地和山水资源的规划与分配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然而,现在仍有某些城市管理者过分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过分迁就房地产商的利益需求,导致城市的优质资源被少数人窃取,这严重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卫星城区建设体系化,加强区域合作和城乡协调发展

我国一些城市的新区建设,往往是政府给出早期规划,在产业和配套落实之前,先由房地产开发商进驻开发楼盘,卖给消费者,最后再随着人口的集聚再要求政府落实配套,这往往造成城市居民与产业布局的分离,导致居民在交通上的时间延長,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花费。此外,在经济联动的大背景下,单个城市是不可能独立而存在的,各个城市之间、区域之间乃至国家之间都必须加强合作,协同配置技术与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和谐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目前不少城市管理者都注意到了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关系,但是往往忽略了优势资源互补,过分突出周边对中心城市的资源支撑作用,造成不良的发展差距。因此,加强区域合作和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从产业结构的布局着手,用产业吸附周边人口的集中,形成有经济竞争力的新市镇,增加居民收入。

(四)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支撑,践行废物循环再用新路径

发展循环经济,践行废物循环再用新路径是未来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当下,我国对于可循环利用的垃圾资源再利用效率不足,往往采用填埋焚烧的方式解决,耗费时间长、消耗资金多。早在20世纪90 年代,日本九州市就已经实行减少垃圾产出、增加垃圾循环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建设;怀阿拉市也实行了用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促进水资源循环使用、污水再利用等措施;加拿大多伦多创新废物利用形式,利用填埋垃圾来发电,极大节约了用电资源消耗;1996年,德国弗莱堡制定了利用太阳能的设计,已取得显著效果。目前,南京市的循环经济产业并不发达,重化工业仍占重要地位,未来的改善之路还很漫长。

(五)引入社区驱动开发模式,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人是城市的主体,决定着城市的居住品质和发展方向。引入社区驱动开发模式,充分发挥群众的热情与能力,对于城市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要通过教育来提升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弥补城市新移民关于城市参与的知识缺陷,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明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意义,创新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构建以中间阶层占主体的和谐型社会。家庭是社会发展的细胞,而一个个社区可以把这些细胞整合起来,通过社区驱动的方式,激发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的热情。1997年,阿德莱德就提出了“以社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城市管理者们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城市居民参与城市建设,通过建设宜居社区的形式扩展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最终,城市居民的主人公意识显著增强,城市也获得了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总的来说,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都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结果,对于我国的城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城市规划方面来看,生态城市的建设大都拥有比较完善的城市前期规划,并细致考虑了未来可能遇到的城市问题,做了诸多预防措施;从城市居民的角度来看,生态城市的建设在大都考虑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以增强城市居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并给予城市居民更多的自主权;在具体的城市建设方面,生态城市也特别注重采用先进科技与利用绿色建筑材料,以此来提升城市人口的居住品质;在城市的发展方面,发展卫星城镇与增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也显得尤为重要,这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勇.哈利法克斯生态城开发模式及规划[J].国外城市规划,2001(03).

[2]Dietmar Hahlweg.德国生态城市Erlangen[J].规划师,2003(01).

[3]张思锋,周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EB/OL].http:www.chinainfo.gov.cn data 200412 1_200-41210_ 98555.html,2004-12-10.

[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0 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科学出版社,2000.

[5]张金屯,李素清.应用生态学[M].科学出版社,2003.

[6]山西統计局.2001年山西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7]张富明,刘瑞祥,程过富.山西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8]杨振之.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J].旅游学刊,2006(05).

[9]吴其付.遗产地旅游房地产研究——以丽江古城为例[J].城市问题,2007(08).

[10]刘易斯.芒福特(Lewis Mumford).城市发展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1]爱德华.格莱泽(Edward Glaeser).城市的胜利[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12]张曦.国外城市生态化发展案例对我国的启示[J].人力资源管理,2014(09).

[13]白磊.欧洲的绿色城市主义——从《GreenUrbanism: Learning from European Cities》看中国城市发展[J].城市问题,2006(07).

[14]曹瑾,唐志强.国外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及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5(11).

[15]沈超.国外发展生态城市的经验及启示[J].广东科技,2010(21).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经验教训启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论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历史经验和教训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
浅谈文物建筑环境的保护
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崭新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