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语文 温暖我心
2019-03-13赵红梅
赵红梅
最近,我读完了肖培东老师《皇帝的新装》近万字的课堂实录,眼前为之一亮,心也跟着为之一振,颇觉温暖。
可以看出,肖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设计,对语言文字甚至标点符号都了然于心,游刃有余,使得课堂上亮点频出,精彩不断!
《皇帝的新装》是一篇世界著名童话,很多名家大师也都讲过示范课,语文老师都知道,越是熟悉的课文越难教,也越有听课的价值。肖老师在教学中坚守“童话”二字,做到以童话的方式讲授童话。
在教学流程中,肖老师既没有一般老师通常采用的作者和时代背景的介绍,也没有对故事情节的梳理,更没有课本剧表演之类的热闹场面,而是从引导学生品读文中“夸张”的语言入手,进而思考“是谁导演这一场闹剧”,引发对成人世界复杂内心的探究,最后通过对结尾语言的改写、比较,既联系现实,又进一步挖掘了《皇帝的新装》的深层意蕴。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老师教得潇洒,学生“读”得轻松,同时对文本的人性内蕴的挖掘也入木三分。
我们通常认为最精彩的一个环节出现在这堂课的最后部分,肖老师却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写安徒生童话的结尾,你会怎样设计?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但答案不外乎皇帝改正了錯误,杀了两个骗子;皇帝将裸奔进行到底;国家由此腐败、人心涣散等答案。在学生们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设计后,老师出示了自己的设计:最后说出真相的,不是原文中的那个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让大人和孩子的角色颠倒。同学们认为安徒生和肖老师的结尾哪一个更好?你想对在场听课的大人们说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争先恐后拿起了话筒,说真话、述真情。
原来肖老师已经把课文的一字一句甚至标点符号都装入了自己的脑子,匠心独运的背后是对教学文本熟练于心,“多读文本是教学最重要的一步棋、最活的一步棋”!最好的教学设计不在高深莫测的教参、千篇一律的现成教案,破解课文的密码就在我们的课本中,文字中;在自己的思想中、心灵里!
可以看出,肖培东老师的课堂,不花哨,不华丽,不五彩缤纷。然而这是真正的生命的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充满了真实语文的魅力,他像一名经验丰富的舵手,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猎奇;他像一座暗夜里的灯塔,自己发着光,也照亮了别人的路。值此春末夏初之际,他的教学风格,他的教育理念如一江春水,蜿蜒千里,流入了我们的心田。在他强大的精神气场里,文本复活了,课堂鲜活着。他说:“我想浅浅的教语文,甚至教成你们心里的肤浅,我相信,浅到心底的文字,纯净地堆积起来,就是高度。我想浅浅的教语文,甚至教成你们眼里的低矮,我相信,矮到能扎根的思想,真切地凝聚起来,就是厚度。”
肖老师的成功的教例同时又告诉我们:在读、写、听、说四项实践中,“读”是基础,因为学生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积累语料,形成语感,悟得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同时又接受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情趣、情操、价值观的熏陶感染。“读”是语文教学基础的基础,核心的核心,读之功能,可谓大矣!所以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以“其功至伟”四字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读书之功,可谓振聋发聩!
在语文教学被各种貌似“深刻”的“理论”折腾得面目全非的当下,肖老师的教学看起来似乎是显得“浅”了,但正是这种“浅”,却深入到了语文教学的精髓、真谛、本源。正如我们说“绚烂至极而归于平淡”,这时的“平淡”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平淡,而是绚烂之至以后向平淡的回归,是绚烂的高级形态。
我为肖老师的“浅浅地教语文”喝彩!
大师浅浅的教语文,而我们呢?我思索着,感悟着,温暖着……从今天起,静下心来,带着这份温暖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