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防治玉米耕葵粉蚧的关键技术
2019-03-13韩福强
韩福强
随着垦区农业机械化耕作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联合收割机的普及和收割机跨区作业所带来的方便,也使玉米耕葵粉蚧普遍发生有了传播途径,成为制约玉米增产丰收的主要害虫。由于玉米耕葵粉蚧不容易被发现,往往导致危害加重,一般田块受害株率10%左右,高者达30%以上,最高达93%,严重的造成绝收,严重影响了玉米的品质和产量。鉴于玉米耕葵粉蚧对玉米生长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各地种植户有必要了解防治玉米耕葵粉蚧的技术。
1关于玉米耕葵粉蚧
玉米耕葵粉蚧属于同翅目粉蚧科,主要营孤雌生殖,雌成虫红褐色,扁平长椭圆形,体长3~4.2mm,宽1.4~2.1mm,全体覆白色蜡粉,寿命20天左右,各代有少量雄虫,雄成虫小,深黄褐色,孵化前为浅褐色。主要寄生于玉米根部,嗜食植物为禾本科作物玉米、小麦、高粱等及禾本科杂草,是我国玉米上的新害虫。
2为害特点
玉米耕葵粉蚧主要在玉米苗期至拔节期为害,一年发生3代,以第二代危害为主,早期在根部危害不容易被发现。玉米出苗后,玉米耕葵粉蚧雌成虫及若虫群集于玉米的幼苗根节或在近地面的叶鞘基部外侧周围和叶鞘内吸食汁液,玉米植株受害后叶鞘首先发黄干枯,个别的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逐渐扩展至整个叶片;植株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细弱,平均株高只有健株的1/2~3/4,玉米下部叶片干枯,茎基部变粗、发黑,根系松散细弱、根尖变黑腐烂或根茎部变粗、畸形,发病严重的植株不能结实,甚至造成植株全株瘦弱枯死,严重降低玉米的产量。玉米耕葵粉蚧除为害玉米外,还为害狗尾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其中狗尾草发生量较多,是重要的虫源。
3发生的原因
3.1农业机械化耕作程度的提高,尤其是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给种植户带来方便和收入的同时,也为玉米耕葵粉蚧的迅速传播提供了有效途径。
3.2耕种方式不合理为玉米耕葵粉蚧的连年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及大量虫源。玉米收获后虽进行翻耕,但相当数量的根茬仍留在田边及畦埂上,为玉米耕葵粉蚧提供了大量越冬虫源;二代孵化时正值玉米2~3叶期,提供了玉米耕葵粉蚧生活的良好生态条件,有利玉米耕葵粉蚧的增殖和为害。
3.3 连作是导致玉米耕葵粉蚧虫口数量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玉米耕葵粉蚧只危害禾本科作物,卵囊中的卵在土壤中、残存的玉米秸秆上和田间残留的玉米根茬上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源。
3.4土壤环境是玉米耕葵粉蚧存活的关键。玉米耕葵粉蚧较不耐潮湿,土壤湿度过大、墒情差的地块发生重,墒情好的地块发生轻,越冬卵越冬時,过湿的土壤影响卵囊存活。
4发生规律
玉米耕葵粉蚧雌成虫每年9-10月产卵,在卵囊中的卵在土壤中、土壤残存的秸秆上或附在田间残留的玉米根茬上越冬,翌年气温17℃ 左右时开始孵化。初孵若虫向四周分散,寻找寄主后固定下来为害,在东北地区主要为害玉米幼苗,这时玉米抵抗力差,易造成危害。8月上中旬至9月中旬3代发生时作物已近成熟,对产量影响不大。玉米耕葵粉蚧一龄若虫是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期,此期若虫活泼,没有分泌蜡粉保护层,二龄后开始分泌蜡粉,进入植株下部的叶鞘中或在地下为害,雌若虫老熟后羽化成雌成虫,在玉米茎基部土中或叶鞘内产卵越冬。
5治关键技术
5.1农业防治
5.1.1合理轮作换茬。玉米耕葵粉蚧寄主选择性强,只危害禾本科植物,在发生重的地块不种禾本科作物,采用轮作或换茬,改种豆类等双子叶植物,破坏玉米耕葵粉蚧的适生环境,以逐年减少虫源基数,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
5.1.2种植抗虫品种。尽量不种受害较重的品种,抗逆性较强、苗期发育较快的品种基本不受害,应选择农大108、西玉3号、鲁单50等这类不易受害品种。
5.1.3加强田间管理。玉米收获后应及时深耕灭茬,收获后虽进行翻耕,但许多根茬仍留在田间,为玉米耕葵粉蚧提供了越冬的场所。该虫主要将卵囊附着于作物根部,孵化后集中在作物根部为害,玉米灭茬后要将根茬带出田外做集中烧毁处理,降低玉米耕葵粉蚧在田间的初始来源,压低虫口密度。
5.1.4强化水肥管理。增施磷钾肥、复合肥、有机肥等,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减少玉米耕葵粉蚧为害程度;玉米生长期遇旱及时浇水,浇水提高土壤湿度,保持土壤墒情适宜,以影响玉米耕葵粉蚧存活,可部分减少虫源。
5.1.5及时中耕除草,使土质疏松、墒情好,提高寄主抗病性,及时清理田间残株落叶和其它禾本科杂草,缩小玉米耕葵粉蚧的适生场所,减少寄主、减少虫源。
5.1.6玉米适期播种,过早或过晚都有利于耕葵粉蚧为害。
5.2化学防治
5.2.1适期防治。玉米耕葵粉蚧第二代是防治的关键世代,雌成虫和2龄若虫体表均附着有白色蜡粉保护,对外界恶劣环境抵抗能力很强,药力不易附着和透过,1龄若虫活泼,还没有分泌蜡粉保护层,体壁柔软无防护,在活泼的幼虫期用药液灌根防治是最为有利的时期。
5.2.2药剂防治。
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0%甲基对硫磷(或用60%甲拌磷乳油)与水、种子按1:50:500的比例拌种,或按种子量2%~3%用35%克百威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可有效地减轻玉米耕葵粉蚧危害。
灌药防治: 玉米耕葵粉蚧若虫2龄前药液灌根防治,用40%毒死蜱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或48%乐斯本乳油800-1000倍液灌根或重点喷浇玉米幼苗下部叶鞘处和茎基部,每株用药液量100克~150克,一次即可有效控制。
(作者单位:155800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友谊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