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探讨

2019-03-13杨发渊

农家科技 2019年1期

杨发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环境日益恶化,林业种植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现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技术直接影响林业的发展水平,为了对树苗进行科学的培育与栽植,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进行分析,然后对林业造林技术进行探讨,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林业育苗技术;技术重点;造林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对周围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业资源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们的居住质量。但是现阶段林业资源正在迅速的消耗,为了有效的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加强森林培育工作,将工作重心放在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技术的这两大环节上,从而使其满足新时代林业的发展要求。

一、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

1.容器育苗技术。容器育苗技术是我国现阶段常用的一种育苗技术,容器育苗技术可以保障苗木根系的发育,但是容器选择不合理也会使苗木出现劣根的现象,所以我国需要对容器育苗技术进行改革创新,现阶段我国提倡使用无纺布育苗容器,无纺布育苗容器是一种新型的育苗技术,这种育苗技术,具有容器装填等工艺,并且支持机械作业,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2.加强林业育苗的选种工作。现代林业育苗的前提就是加强选种的工作,在选种的过程中,要秉持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使林业育苗的种子与周围的生长环境相符。除此之外,在选种的过程中,应该确保种子无病害、植株健壮,从而有效的提高育苗的存活率。另外,在选择树苗时,应该对苗圃培育的面积与资金进行综合的分析,依据树苗的种植面积,来选择育苗数量,从而确保选种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

3.催芽与播种。在选种完成之后,需要用药剂对种子进行搅拌,在用药物搅拌之后,就可以将其装入容器中,对种子进行消毒,从而有效的提高种子抗病能力,在消毒结束之后就需要对种子进行催芽,为了保证苗木的出牙率,需要对赤霉素的浓度进行控制。由于不同品种在赤霉素浓度以及浸泡的温度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苗木进行针对性的催芽。在对苗木进行播种时,首先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树种的存活率,在对土壤进行处理时,我国常采用的手段有两种,即物理手段、化学手段,物理手段就是利用高温灭绝的方式来杀死土壤中的害虫,化学方式则是采用一些化学药品对土壤进行处理。播种时间一般分为春播与冬播两种,春播是在每年的2-3月,一般为每年的最后一个月份,或者是下一年的第一个月。

4.强化育苗田间管理技术。育苗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工作要点,首先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土地平整工作,对基地进行整理与翻耕,保持育苗基地的平整性,为下一年的育苗工作做好准备,如果在育苗区干旱季节,可以在耕地结束后,对其进行适当的灌溉。其次,需要对苗木进行合理的施肥,在施肥的过程中,应该基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追肥,在施肥的过程中要依据土壤以及苗木的情况,对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进行科学的控制,针对一些需肥量较大的树种,每亩施加的腐熟栏肥应该为1500千克,其它树种施加的腐熟栏肥为1000千克即可,在对基肥进行施加的过程中,应该对肥料进行均匀的播撒,然后对其进行深翻处理,将其埋入到耕作层。在施肥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其与化肥进行直接的接触。在追肥时,在苗木的生长初期提倡使用腐熟的人粪尿等速效性肥料,在苗木的生长中期,则应以氮素化肥为主,在生长后期,可以向苗木适当的追加钾肥。

5.病虫害的防治。在育苗的过程中,要加强苗木的病虫害防治,目前,我国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即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是我国最常使用的方法,防治效果较高,在化学防治中主要是通过喷洒农药来杀死害虫,避免苗木受到病虫害的侵扰,但是这种防治方法会增加害虫的抗药性,并且还会对我国的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时,需要加强对药剂量的控制。生物防治主要是引进害虫的天敌,对害虫进行捕杀,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并且防治效果好,现阶段在林业种植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物理防治则包括人工捕杀、毒饵捕杀、灯光捕杀等,利用生物的习性来消灭害虫。

二、林业主要运用的造林技术

1.播种造林技术。播种造林技术是林业种植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主要就是在土壤中,对树种进行播撒,该技术适用于一些空旷土地,播种的数量较大的区域,播种造林技术的种植效率较高,但是树种的存活效率却较低,所以在采用播种造林技术时,应该对当地的土壤以及自然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尽量选择一些乡土树种来提高树种的存活率。除此之外,在造林的过程中,也要对造林时间进行合理的选择,由于春季的温度、水分蒸发量与树种的生长情况相符,所以我国提倡在春季展开植树造林活动。

2.分植造林技术。分植造林技术主要是利用树木枝条、根茎等营养器官,以扦插为主要方式,在适当的栽植区域对其进行种植,分植造林技术主要适用于一些小面积的造林过程,分植造林技术具有成活率高、操作便利、成本低等优势,因此在我国的林业造林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在采用分植造林技术时,要注意,在对树苗进行移栽之前,应该对苗木的生长习性以及移栽地的土壤情况、水文环境等加强了解,科学的选择树种进行移栽,并且在移栽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损害苗木的根部,从而保障树木的健康生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资源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我国林业部门应该引起重视,首先需要从容器育苗技术、加强林业育苗的选种工作、催芽与播种、强化育苗田间管理技术、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對连夜育苗技术的重点分析,然后对播种造林技术、分植造林技术进行科学的探讨,进而为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洪洋.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7(1):158.

[2]赵高鑫,吴凌子,刘润萍.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初探[J].吉林农业,2018(20):100.

[3]申宏林,曹庆喜.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措施解析[J].农业与技术,2016,36(16):177-177,48.

[4]霍建强.浅析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及造林措施[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10):229.

[5]胡东.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及造林措施分析[J].农家致富顾问,2016(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