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交控:没有物理机房,如何网路变通途?
2019-03-13宋辰
宋辰
“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来自于互联网的压力。交通属于服务行业,服务行业是互联网最擅长的。互联网往往会用服务作为入口攻击我们,我们很害怕有一天一觉醒来就被互联网公司干掉了。”周宏言语中,难掩焦虑。
周宏所在的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交控”)负责江苏省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码头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和江苏省高速公路的运营和管理。通过产业整合和兼并重组,江苏交控构建了大交通的投融资和资产经营管理格局。
“走到现在我们发现,不是互联网公司把我们干掉了,而是我们已经变成了一家互联网企业。”周宏说。
这些变化,还要从江苏交控的上云之路说起。
以“我”为主
周宏,江苏交控信息中心副主任,他的焦虑其实正是江苏交控曾经的焦虑,也是大交通行业尚未缓解的焦虑。
目前,还有很多高速公路管理单位通过台账来进行业务串接和工作留痕,单纯的手工统计,无法保证真假,更别说数据分析。而多年信息化,支撑高速公路管理与服务的平台和20年前区别不大——左边是树状功能菜单,右边是一张地图,打开指令后等半天才会有反应。于是,很多一线调度中心,甚至更愿意用Excel做信息统计。而对于出行者来说,也无法感受到高速管理部门除了“收费”之外,还提供了哪些服务。
近些年,在加快交通行业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方面,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互联网与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度融合,通过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等互联网化,推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便捷化交通运输服务发展。2017年9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中提出,“深化出行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示范。推动相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加快交通出行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充分利用以综合交通出行大数据开放云平台为代表的各类数据开放平台,支撑各类出行信息服务产品的研发推广。”同年12月,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驱动交通运输现代化,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智能终端等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交通运输传统产业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
交通,交汇贯通。而这个行业却常常面临信息不通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来自需求方的困惑,我们经常说业务部门提出需求,信息中心来实现,但在实践过程中会发现业务部门“不会提需求”。每个业务部门只是信息化流程的一个环节,不同业务部门提的需求都只关注“门前雪”,但信息化是一个链条,需要所有的业务上下游都相通。对于像江苏交控这样的集团公司来说,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信息化一定会带来流程的公开、透明,下属公司作为信息化链条上的某个环节,此时便会态度暧昧,所以,需求也经常会变得语焉不详。
另一方面,如何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集团发展战略来进行顶层设计,再通过技术实现,这需要懂行业、懂业务、懂技术的专业人士。“没有和业务相融合的信息技术只是空中楼阁,因为业务才是信息技术的灵魂和主体。”周宏感慨颇深,“乙方做不了,因为他不知道你的发展愿景。这件事还得由我们自己来做。我们从甲方变成了乙方,从支撑变成引领。”
一体两翼
谈到信息化,江苏交控始终走在前面。十二五期间,江苏交控就已经完成全省高速公路的视频全程监控,400多个气象点的布置,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高速公路指挥调度联合值班室。但在业务信息化方面,似乎始终不见成效,来自互联网行业的压力,让信息中心寝食难安。
江苏交控董事长蔡任杰给信息中心提出了“实用、好用、管用”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最终,江苏交控将信息化发展路径的核心词定义为“一体两翼”——以业务为主体,以互联网思维和云计算技术为双翼。
业务为主体想明白了,互联网思维还在“摸着石头过河”,摆在江苏交控信息中心主任孙幼军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上云。
江苏交控从2013年开始了真正的选云之旅。“那时候我们把市面上所有的云,只要能叫得出名字的都用了一遍。因为我们要找一个架构灵活,还可以把传统机房的设备迁上去的云。”江苏交控信息中心负责云端和收费站点网络建设的王栋说,“我们并不是要在云上新开发,而是要把传统机房的传统架构原封不动地迁到云上。”上云的第一步是迁移,再到云上开展新业务。这也是很多传统企业的需求,他们以前在传统机房是什么样的架构,在云上也要符合这样的架构。
这时,2013年才正式上线的青云QingCloud进入了江苏交控的视线,因为青云可以解决把传统机房搬上云的问题。
2013年前后,国内云计算服务商都在说自己的平台费用最低,但王栋他们逐一试用后却发现,各类资源最少的付费周期是一个月,也就是说其实是包月或包年價格最低,也就是无论你用不用这些计算资源,都得先支付至少一个月的费用,这与云计算服务按需付费的特点是不匹配的。
“较真”的江苏交控按照按需付费的要求,经过认真比较与全面亲自的测试,最终选择了青云QingCloud。这是当时国内唯一的一家,从对外提供云计算服务开始,云端所有资源都按照秒级计费、按需付费的云计算服务商。也正是从那时起,江苏交控才真正开始大规模使用云。
2014年时,江苏交控需要把全省的加油站联网,直接走互联网是不安全的,因此要通过隧道。而青云QingCloud的隧道都是免费的。
而江苏交控却并不仅仅满足于“免费”。青云QingCloud的隧道模式是要求江苏交控在本地所有加油站全部都要装一条有静态地址的专线。当时王栋提出:“如果江苏省140个加油站全部都装一条有静态地址的宽带,现在20兆的价格是每个月1500元,成本太高了。我们需要各加油站的宽带只要能拨号就行,宽带费用立刻从1500元/月下降到80元/月。”
青云QingCloud认为,江苏交控的需求和场景是合理的,而且,他们零售行业的很多客户也有同样的需求。上云成本,是想要数字化转型企业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当时,青云QingCloud CTO甘泉亲自抓的这件事,20天后就上线了。
迄今为止,在中国市场上,青云QingCloud也是唯一一家隧道全部免费的云服务商。
直上青云
孙幼军他们有过一个统计,通过公有云的应用,江苏控股信息化平台仅建设成本就降低了70%,这还没有算经典架构建机房、买硬件以及将来的维护成本。另一方面,是效率极大提升,原来一个视频监控平台,如果自建需要10个月,现在,利用青云QingCloud公有云的IaaS平台和PaaS层服务,搭建完成只要4个月的时间。
2015年2月,江苏交控将基于互联网访问的各业务系统全面迁移到青云QingCloud公有云上;2017年3月,江苏交控新建基于公有云全省统一的协同指挥调度云平台,6月上线试运行,同年12月就正式投入使用了。江苏交通控股已借助青云QingCloud云平台建成包括事件处置、协同联动、智能侦测、统计分析四大系统,以及视频监控、情报板、气象、语音、里程桩、综合路况、单兵、视频对讲八大功能模块的系统框架,在集团所属17家路桥单位的指挥调度分中心部署应用。
构建在青云QingCloud公有云上的协同指挥调度云平台,以云计算服务作为技术支持和依托,充分利用QingCloud按需付费、弹性伸缩的IaaS、PaaS等服务,大量减少了硬件投入与运维投入,江苏交控将原先花费在运维上的大量时间与各类成本转投到了业务创新的层面上来,实现了快速、低成本打造最佳业务系统的愿景。
部署在青云QingCloud云端的协同指挥调度云平台需要管控各路段中心的视频推流主机向视频直播平台(含推流、拉流、鉴权、CDN等功能)推流。各路段的视频推流主机接到传输指令后需要向视频直播平台进行视频推流,这里需要用到直播平台的视频推流鉴权功能,以防止非法的视频推流。同时,用户在调用直播视频流的时候也需要进行防盗链的鉴权;各级指挥调度中心的电话录音需要传输至部署在青云QingCloud云端的对象存储里保存,供随时调用。
协同指挥调度云平台还为了满足多用户的高并发访问、用户行为分析、快速检索、系统日志收集、子系统间消息订阅和网络流量分析等需求,除了用到青云QingCloud负载均衡器的SDN透明代理等功能、Elasticsearch全文搜索引擎、ZooKeeper、Kafka和网络流量鏡像等功能外,同时调用了同样部署在云端的高德地图LBS、容联云通讯的点对点视频、IM通讯与短信发送、彩云天气的天气定位和百度AI开放平台的语音合成等服务。
江苏交控的协同指挥调度云平台可实现全省高速公路所有情报板在云端的统一发布,云端发布指令与情报板状态的反馈除了必须通过云端隧道传输外,还使用了青云QingCloud的WAF安全保护功能,启用了发布主机IP地址白名单审核机制,确保情报板发布安全。
全省高速公路沿线的实时监控视频向社会公众开放,目前最高同时在线查看监控视频的用户数已达到21万人左右,单日最高视频点击量为2300万次。
目前,江苏控股在青云QingCloud上有1000多台虚机、将近1000条的网络隧道和上万条的安全策略,而在江苏交控内部,只需要王栋一个人管理和维护就足够了。
“总有人认为公有云不安全。恰恰在前不久,主管部门到我们这里检查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用专业工具进行透扫,两分钟内14万次攻击,我们都扛住了,出乎他们的意料。这就反过来可以证明,公有云更安全。更安全的道理显而易见,青云QingCloud有这么大的团队专门在做安全这件事。”孙幼军说。
周宏他们曾经的焦虑,已经变成了江苏交控“因为有了云,我们无所不有”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