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

2019-03-13耿传宝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5期
关键词:施肥量利用率作物

耿传宝

本文从绥化市北林区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问题最多、盲目性最大、也是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几项关键技术入手,研究、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的生产应用,从而形成了一套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的栽培技术。该项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我区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玉米是北林区的三大主栽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50万亩以上。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优质饲料和优质的粮食作物,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从玉米生产上看,普通的栽培方式已不能进一步增加玉米产量,所以这几年我们就从存在问题最多、盲目性最大、也是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几项关键技术入手,研究、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的生产应用,从而形成了一套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的栽培技术。该项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我区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1选用优质品种,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提高了玉米品质,为实现玉米高产、高效奠定了基础

品種选择在玉米生产过程中是一个关键环节,品种的好坏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高低。如今在玉米品种选择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越区种植和盲目密植。一些农户在选种时盲目选用产量高的晚熟品种,而不看品种的生育期是否适合当地种植,这样就造成了玉米不能正常成熟,籽实水分大,产量也上不来。还有就是农户在增加种植密度时不选用紧凑型或半紧凑型的耐密品种,而选用平展型品种,这样就会因为通风透光不好,造成秃尖、缺粒,从而影响产量。我们曾做过吉东49在不同密度时产量表现的试验。吉东49就属于平展形品种,它的种植密度每公顷在4万株时,单株产量可以达到225克,公顷产量达到9000公斤;而如果把密度变成4.8~5万株,单株产量平均不足150克,公顷产量只有7200公斤。我们这几年通过在新华园区、太平园区的品种试验,筛选出了熟期适宜、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如先玉335、金庆708、巴玉11等。这些品种的生育期较适宜,能保证品种在正常年份达到生理成熟,并有一定的田间脱水时间,创造优质高产;这些品种如果一旦遇上早霜年份也能基本成熟,也能保证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2平衡施肥,满足玉米养分需求,提高肥料利用率

玉米是喜肥作物,高产栽培就需要较多的肥料来满足玉米的生长需求。现在一般农民的施肥量都很大,只是由于施肥比例不科学、施肥方法不合理,因而满足不了玉米的需要,影响肥料的利用率。在施肥比例上一些农民习惯于按N:P:K=1.5~1.9:1:0.5这个比例施肥。这种施肥方式使土壤中的氮素营养基本平衡或略有盈余,磷素营养成份在土壤中有较大的积累,而钾素营养投入则明显小于作物利用。我们知道如果玉米缺钾会使茎基部节间变脆弱,使玉米易倒伏。所以增加钾肥投入很重要。

在施肥量上,我们根据多年的测土值分析,提出稳定氮肥用量、调控磷肥用量、合理氮、磷比例、增加钾肥用量。这几年我们通过肥料配比试验得出,N:P:K=2.5~2.8:1:0.8~1这个范围时肥效最好,可提高化肥的利用率12%以上,从而降低成本,利于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的实现。

在施肥方法上,有一些农户不施底肥,只在播种时施200~250公斤种肥,另外400公斤化肥做追肥。这样在肥料总量上看和我们提的量差不多,甚至高出我们提的施肥量,但是由于现在耕地一般都比较硬,种肥施的浅,所以不仅影响肥效,也容易烧苗。另外在追肥上,由于目前尚没有太合适的施肥机械,普遍的追肥方式是结合趟地把肥料施到垄沟,这样往往覆土较浅,造成挥发损失严重,肥料利用率降低,后期玉米就容易脱肥。我们强调要深施肥。就是在秋整地或春整地的同时施入底肥,施肥深度在12~13厘米以下。这样做可以延长肥效,减少杂草对肥份的争夺,利于作物吸收。在追肥上应在株间刨埯或在垄的侧面开沟深施,并要及时覆土或趟地。

3合理密植,提高土地、光能的利用率,保证群体与个体的协调发展

玉米的产量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粒重等因素决定。而种植密度又会对这些因素产生直接影响。目前,由于播种机械的改变,普遍存在种植密度过大的现象。由于种植过密,会造成全田荫蔽,通过透光不良,严重抑制单株的生长发育,造成空秆、倒伏、穗小、粒轻,也降低产量。比如巴玉11我们试验时的密度是每公顷5万株,在今年春涝的年头公顷产量也达到了10415公斤。而我们在调查时发现,这个品种有的农户种到每公顷5.5甚至6万株,结果我们在测产时发现每平方米里一般都有1个空秆,并且其它的穗也小,产量也不高,每公顷在8600公斤。同一品种由于种植密度不同,每公顷地相差1815公斤,所以说合理的种植密度是丰产的关键。在种植密度上我们建议要根据肥水条件、品种特性等因素定密度。这些年我们通过试验得出:平展型品种如吉东49,公顷保苗在4~4.5万株时,产量表现最好;半紧凑型品种如先玉335公顷保苗在5~5.5万株时,产量表现最好。

(作者单位:152000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施肥量利用率作物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
水果红薯无土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