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劝说艺术浅探
2019-03-13方健
方健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生进入高中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记录了在国家生死存亡关头,烛之武只身赶赴敌营,通过过人的外交魅力,瓦解秦晋两国的联盟,把一场灭国危机消弭于无形。从中我们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些基本方法,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烛之武不仅是一位志士、勇士,更是一位辩士。那么烛之武到底是怎样轻启三寸不烂之舌,使得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的呢?
首先得益于烛之武极具说服力的说辞。我们来看看烛之武说辞,他是由“亡郑”到“舍郑”到回顾历史最后展望未来这样的逻辑顺序来进行的。先看“亡郑”,“亡郑”对于秦国是没有好处的。“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也就是烛之武的“飞地难治论”,此句话一出,引起了秦伯冷静的思考。他想:是啊,秦郑之间隔着晋国,秦国即使得到郑国一点土地,对于这块分地也很难实行长期有效的控制。那郑国对秦国有没有利益,有没有用处呢?他在思考这个问题。烛之武帮他表达出“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这就是烛之武抛出的“亡郑倍邻论”。听到这话,秦伯不能不做认真的权衡了。秦晋围郑,最大的获益者是晋国,秦国怎么可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秦伯犹豫了。见此情景,烛之武在分析了亡郑对秦无益而有害的基础上,他适时推出了自己的“舍郑有益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也就是说秦国如果要扩大自己在中原的影响,郑国可以作为东道主供其乏困。面对这样的诱惑,秦王能不怦然心动吗?答案是肯定的。亡郑舍郑的利益性已经非常清晰了,那么秦伯就会下定决心放弃并撤兵吗?非也。因为这既不符合道义,更不够朋友,心理上过不去那道坎。接下来烛之武搬出了历史。当年秦国帮助了晋国,结果如何呢?“朝济而夕设版焉”,这不是过河拆桥,是什么呢?秦伯回顾历史,猛然惊醒,晋国是不讲信用的,秦国能信任晋国吗?当然不能!彻底打消了秦伯的心理顾虑。最后烛之武又从诸侯争霸的社会现实来推测未来:晋国一旦吞噬郑国,那么西邻的秦国难道不会被吞噬吗?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大国扩张的必要途径,他们最终就是要统一中原统一天下的,这就是烛之武的“晋国扩张论”。此时此刻的秦伯肯定会毛骨悚然,如坐针毡。他好像感觉晋国已经调好了方向围攻过来了,这个时候秦伯他退兵的决心应该已经很坚定。我们看,从“亡郑”到“舍郑”到回顾历史再到推测未来,烛之武是步步紧逼,层层递进地将秦伯引入自己的轨道,非常有说服力。
其次,烛之武能够不费一兵一卒,一刀一枪,劝退秦师,不仅在于他极其有说服力的说辞,更在于他巧妙的劝说艺术。我们可以把《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和《烛之武退秦师》三篇文章放在一起欣赏,三者分别劝说的是齐威王、赵太后、秦伯,都是高高在上的君王或太后。在古代,伴君如伴虎,作为臣子劝谏国君,必须采用巧妙的劝说方式,不然很可能一句话就会引来杀身之祸。邹忌、触龙、烛之武都成功劝说君王,用的方法却不尽相同。《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采用的是“臣诚知不如城北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由此观之,王之弊甚矣”从家事说到国事,以家事为喻,以小见大的劝说方法,现身说法,说服力强;《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在赵太后明说“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情况下,采取迂回策略,先问候太后的饮食和出行,让太后紧绷的心放下,营造和谐的谈话气氛,接着他抓住赵太后的爱子怜子之心,然后以自己的儿子为诱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是“令其有功于国”将来太后没在的时候,可以“自托于赵”。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对方厉害得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义),可以说这迂回策略劝说是很成功的。《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处境是非常危险的,说辞不容有一点闪失。去见秦伯,秦伯是一种非常傲慢的神态,烛之武避其锋芒,迎合秦伯的心理“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避其锐气采取迂回战术,以退为进的策略,让秦伯放心;在离间秦晋之好的盟约关系时,举了历史上秦国帮助晋惠公却“朝济而夕设版焉”这件事,采用的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特别具有說服力,让秦伯不必担负不讲信用的心理顾虑;在按照“亡郑”“舍郑”回顾历史推测未来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服时,烛之武对未来做了合理推测,谈到了晋国扩张,最终将严重威胁到秦国,这时秦伯应该已经完全下定了决心要撤兵。在这个时候,烛之武可以说已经是胜券在握,但是呢他却说“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通过这句话,把选择权交给秦伯,说话很委婉,表达的是对对方的尊重,秦伯很容易接受,这就是最成功的劝说艺术。
古人委婉的劝说艺术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从而愉快的接受意见;同时作为被劝说者,我们还要学会倾听与交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善于自己思考,把好的意见总汇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作者通联:福建漳州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