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产制造型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的现存问题及改进策略
2019-03-13张瑞广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
张瑞广 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
引言:在现代企业发展中,薪酬成为制约企业发展速度的机制杠杆,人性化的薪酬管理方式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具优势。但是,目前薪酬管理中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企业领导加强重视,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使生产制造型企业更具发展动力,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薪酬体系设计不科学
薪酬体系的作用在于按劳分配,使员工的付出得到等价回报,主要包括薪酬、福利、奖金、社保、绩效等多个方面。在大部分生产制造企业中均采用固定薪酬与变动薪酬相结合的方式,依靠人力资源战略目标来确定,据调查,固定薪酬超过60%的企业数量在65%左右,固定薪酬超过40%的企业数量为11.9%,可见在薪酬体系设计时,大部分企业均将固定薪酬作为主体,这将导致员工的工作热情降低,容易产生偷懒懈怠的消极情绪,从而阻碍企业发展。但是,如若固定薪酬比例过少,同样会使员工缺乏安全感,使薪酬体系设计不够科学合理。
(二)薪酬制度不够完善
在薪酬体系制定过程中,应具备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应充分按照薪酬依据对分配水平进行明确,确保各项体系制度完善[1]。但是,部分生产制造型企业由于忽视此项工作,导致薪酬制度不够合理,奖金发放较为随意,导致公正性缺失。由于缺乏制度的充分支持,员工对自身应有的薪资水平没有明确的掌握,更无法对薪酬收入进行准确计算,由于薪酬制度的缺失,导致员工的工作热情显著降低。
(三)福利待遇弹性较小
部分企业制定的福利待遇长期没有变化,弹性较小,无法与市场需求和员工需求充分符合,例如,员工加班有补贴,老员工有住房补贴、享受医疗保险等待遇,但这些福利均是针对个人,且一成不变,毫无新意。部分企业每当年节到来时发放节日礼品,过年发奖金,这些福利待遇人人有份,没有突显出不同员工之间的差异,因此很难起到激励作用。
二、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构建合理的薪酬设计体系
对人力资源薪酬管理进行优化改进中,首先需要建立起规范合理的薪酬设计体系。要求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人员,需要按照具体岗位具体分析的原则,在主动与企业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并深入用人市场了解当前的具体薪酬情况下,分析出同行业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以及现行的薪酬结构。以此为基础,围绕企业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要求,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制定出相应的人力资源及其薪酬管理方案。在实际设计薪酬体系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员工的学历水平、职业能力、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考量,按照岗位需要统一确定员工的薪酬结构、工资形式等,利用科学完善的薪酬设计体系,有效达到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促使员工主动提高工作成效的目的。
(二)完善薪酬分配制度
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企业可以通过主动学习其他优秀企业在人资薪酬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立足自身实际,制定出完善的薪酬分配制度。在以往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为了保障薪酬分配的公平性,习惯采用平均分配的薪酬分配制度,但在这一绝对公平的薪酬分配制度下,也使得企业员工之间出现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情况,进而影响了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不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本文认为,企业需要在现有薪酬分配制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制度的弹性。如通过根据具体工作岗位、级别等,在充分结合当前市场平均水平下,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设置弹性的薪酬分配制度,使得员工的薪酬与其绩效完成情况相匹配。同时企业也需要主动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到薪酬分配的监督管理中,实现薪酬分配的全程公开透明,以此有效消除不必要的误会,在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措施下,员工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
(三)创新薪酬结构
在改进当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需要,主动创新薪酬结构。例如可以通过采用基础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金与补贴相结合的薪酬结构。并将其与员工绩效考核进行深入结合,根据具体绩效考核结果,分层次设计相应的奖金金额[2]。如在员工年终奖的设计与分配中,则需要结合当年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表现等,对于其中表现优秀的员工可以给予双倍工资作为年终奖金。而对于未能完成绩效考核指标的员工,则可以将其绩效奖金留至下一届,或是均分给其他顺利完成绩效考核的员工,以此有效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另外,企业也需要结合员工的实际需要,对薪酬结构进行适当优化调整。例如针对家里距离公司较远的员工,企业可以通过为员工提供一定的车费补贴,或是将其折算成住房基金,每月按时发放给员工,进而在有效解决员工实际问题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增强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人性化,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
结论:综上所述,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发展与竞争力提升具有直接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才逐渐成为竞争的实质所在,企业应积极构建合理的薪酬体系、完善分配制度、创新薪酬结构,使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得到显著提升,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