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集团企业审计云信息平台建设研究

2019-03-13郭华伟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审计中心

消费导刊 2019年31期
关键词:财务信息系统

郭华伟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审计中心

随着集团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据的记录和运算越来越高效,数据量也急剧增加,企业进入大数据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和技术背景下,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环节,必然受到大数据带来的各方面冲击。如何应对大数据对内部审计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使得内部审计在新的审计环境下继续发挥关键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集团企业内部审计要紧跟大数据步伐,将审计系统嵌入到大数据建设中,建设企业审计云信息平台,以审计信息化助推集团企业审计高质量发展,提升集团企业内部审计价值。

一、大数据对集团企业内审工作带来的变革

(一)审计思维的转变。一是计算机思维。要从习惯于翻账本式的手工处理审计数据,转变为优先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注重从简单数据的处理过程中摸索、总结和验证各类技术方法,积极向处理复杂数据扩展迁移。 二是标准化思维。审计人员对各类数据要有标准化意识,及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理整理,积极研究同行业、同类数据标准,按照标准对数据开展格式转换和清洗等工作,以利于数据的存储和分析使用。 三是积累思维。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及时收集相关财务和业务数据,通过全员数据收集,规范整理,审计数据才能从“无”到“有”,从“小”数据积累为“大”数据。 四是实践思维。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际了解大数据审计的方法运用,体验大数据审计的方便、快捷和高效,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步提升大数据审计能力。

(二)审计内容的转变。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大多是指数字,如资产、负债、收入、利润等等,由数字编码或简单数字的简单文本组成,传统的数据分析工具能够满足其需要。而大数据不再单纯指数字,其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传统意义上的“ 数据”是结构化、关系型的二维表数据,而大数据则是指在不同时间生成的多样化、复杂、异构的数据,包括文本、音频、视频和“影子数据”(如访问日志和web搜索历史记录)等。

(三)审计目标的转变。传统审计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是通过财务账簿记载,查找审计疑点,以发现审计问题为目标。大数据审计时代到来时,财务和业务数据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审计人员要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利用趋势分析和同行业对比等分析数据,发现经营管理存在的风险,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改进管理水平和风控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二、集团企业审计云信息平台建设的目的

大数据的到来,给集团企业内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已无法适应企业深化管理的要求,集团企业应抓住机遇,提高企业审计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集团企业审计云信息平台。基于审计信息系统的审计云信息平台的开发,旨在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提高审计监督、过程控制、决策支撑能力,努力抢占审计事业发展制高点。一是可以实现大数据有效整合,实现审计数据的高效收集。审计云系统能够将ERP系统、财务云系统、电子影像系统、资金管理系统有效整合起来,使得集团总部审计人员能够高效收集审计数据。二是可以减轻审计数据整理工作量,降低审计成本。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各类财务数据和审批流得以标准化,审计云系统对财务共享数据的直接抓取能够高效地取得标准化的财务和业务数据,降低审计成本。三是可以提高审计数据分析质量,及时查找审计疑点。审计人员借助审计云信息平台,对收集整理的审计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汇总、关联、分类和分析,能够发现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审计疑点。四是可以提高审计档案管理水平。通过审计云信息平台实现对审计过程的流程化管理,实现审计档案电子化,有利于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

三、集团企业审计云信息平台开发内容

审计云信息平台主要有五部分功能,一是审计计划管理,二是审计作业管理,三是审计项目管理,四是审计档案管理,五是决策支持管理。利用目前运行的审计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进行开发审计云信息平台,实现与ERP系统、财务云系统、电子影像系统、资金管理系统的无缝衔接,消除信息孤岛。审计云信息平台开发后能够实现如下功能:能够实现单点登录后从财务云等系统抓取原始凭证、业务审批流、支付信息等数据,无需在各系统间进行切换;能够实现会计凭证与审计证据一一对应,实现从总账一步步穿透到原始凭证;原始凭证、业务审批流、资金支付等审计证据信息实现不落地,能够直接在审计系统内发送至审计疑点库、审计项目、审计底稿; 实现从审计证据到审计报告、审计整改的审计全流程管理,审计档案实现完全电子化。

四、集团企业审计云信息平台建设的实施步骤

(一)调研与业务蓝图设计阶段该阶段主要完成系统业务调研与业务蓝图设计编写工作,为系统开发提供开发方案。

(二)系统开发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完成与财务共享各系统的数据接口的打通,根据业务蓝图设计完成系统开发工作。

(三)系统测试阶段。该阶段主要是组织审计业务人员对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测试工作,并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完成系统业务培训手册的编写工作。

(四)系统培训阶段。完成对所有最终用户进行系统培训工作。

(五)系统上线运行。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审计预审和审计实施均在新系统内执行。

猜你喜欢

财务信息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WJ-700无人机系统
ZC系列无人机遥感系统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订阅信息
水利财务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