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推理讨论模式”在《国际金融》课程中的应用
2019-03-13周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周超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一、协作推理讨论模式及国际金融课程特点
协作推理讨论(CRD)是一种新兴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包括5个主要环节:(1)设定讨论主题;(2)学生分成观点截然相反的两组;(3)组内分工;(4)进行课堂辩论;(5)总结。CRD的教育理念是转变知识传授为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包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协同合作的能力[1]。
《国际金融》课程中,大多数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如国际收支、宏观调控、、风险、汇率等概念,国与国之间的经济金融关系及内外均衡等问题等。同时目前传统金融学科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较差,而《国际金融》学课程本身需要从实践角度来了解。如果仅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来教学,其结果很可能是教师讲得繁复琐碎,学生听得了然无趣,教学质量自然会大打折扣。金融学科教学必须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方向转变。
二、《国际金融》课程协作推理讨论模式应用
学生知识来源于教师、同学、自我三方面,因此可以在金融学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讨论,通过对金融现实问题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金融学的课程教学中引入协作推理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讲授单一性的知识来源,学生可以从不同的分析视角、分析思路及团队协作中学到知识,以及在互动交流中经由别人的启发获得知识[2]。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及周围其他环境的交往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
目前CRD教学方式已经被很多课程所应用,方法思路基本清晰,由学生主导的,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包含以下重要环节。
1.第一是讨论的主题选定环节。核心问题选定应该注意:倾向性不明显,也就是说对错并不那么显而易见,这样才有讨论的意义和可操作性。当倾向性非常明显的时候,学生在选择立场时就会出现一边倒,少数的一方往往在心理上处于劣势,持续讨论难以继续,学生讨论的热情打折扣,无法达到教学效果。另外选定的核心问题是基础,最好能够引申出一系列其他相关问题的思考。这阶段以老师为主,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具体情况来具体选定,此时学生们对课程内容还不熟悉,需要老师根据章节的重点难点进行初步介绍和梳理。例如《国际金融》第一章外汇与汇率,引申出题目“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目前经济发展还是人民币贬值有利于目前经济发展”?
2.学生分组环节。本阶段由老师主导,学生为辅。不同性格的学生混合在同一组,同时也要询问学生自己的意见。每个小组建议在6~8个学生之间为佳。人数太多效率不高,人数太少交流碰撞机会太少。
3.组内分工环节,学生进行相关材料的搜集、讨论内容的设计。本环节是协作推理模式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学生自主根据题目,讨论和辩论的需要,结合各人的特点进行组内分工,培养相互协作的能力,老师尽量不要参与太多。学生们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完善观点。搜集资料形式多样,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搜集资料方法和路径,供同学参考,展开思路,在设计讨论内容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这部分工作主要在课外进行,有助于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4.课堂的讨论和辩论。本环节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不足,在形式上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们在激烈的辩论环节,互相促进不同的观点形成,例如对于汇率问题,可以引导大家最后认识汇率的具体影响因素,过于升值贬值对一国经济都会有不利的影响,辩论过程中也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对基础知识多方面角度思考与掌握,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除了表明自己的观点,还要求学生仔细倾听、评价别人的观点,并作出相应的回应,这个非常重要。
讨论开始时,老师可以设计让所谓“少数派”先发言,保证正反两方话语权的平衡,使小组能够展开充分的交锋。在讨论的末尾,学生陈述自己对于核心问题最终的立场,并给出自己认为最强有力的支持论据。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从旁协助学生,通常情况下教师不要进行过多的直接干预,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讨论时间,是在某些特殊时候,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介入和指导,例如讨论偏题,双方观点没有交锋时教师可以及时介入[3]。
5.点评和总结环节。每个小组要对互动和论证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和评价,并回顾与对照讨论开始之前的目标,总结哪些做到,哪些做得不够。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反思并彼此给出反馈。当学生有机会评估自己的表现,并自己设定改进目标时,他们往往会有更大的收获。
三、几个关键技术
1.协作推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每位学生都要有所贡献,可以参与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讨论、陈述观点、总结等不同环节。尽力促使每位同学的各项能力都能得到锻炼。目前《国际金融》课程采取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学生的课程最终成绩有三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70%,期中测验占15%,平时成绩占15%,平时成绩主要考察作业完成情况和考勤次数,引入协作推理讨论模式后,主题讨论课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最主要构成部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4]。
2.《国际金融》课程有很多主观性问题,不是全部客观的问题,绝大多数国际金融领域的问题在社会和学术界都存在争议。因此在协作推理讨论的过程中,就没有正确与错误的观点之分,但需要每一组同学都能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符合逻辑的论证,对不同的观点要进行有力的回应,最终做到自圆其说。不要让同学钻牛角尖,老师选择问题的时候应该基于真实问题,每一章都有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联系密切的主题。例如第二章国际收支问题,可以就此问题展开对于中美贸易战问题的探讨,设计题目“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一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收支逆差有利于一国经济的发展”,最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更深层次意识到中美贸易问题不单单是“国际收支”的贸易问题,而有更深层的含义。
3.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搜集材料、整理资料,也为了协作推理模式能够在国际金融课程中连续开展,延续下去,确保CRD教学过程中讨论环节的方向可控,建立《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资源库,老师平时注意积累资料,将有代表性的素材纳入其中,并及时更新,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既大幅度节省了课堂时间,达到了课程的延续性,提高学生学校效率[5]。
四、总结
《国际金融》学课程传统课堂教学有诸多缺点,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没有自己的思考,《国际金融》课程在经济管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课程知识点非常多,如果只是课堂学习,老师讲解,学生很难对现实金融问题做到准确深层次认知,而协作推理讨论模式在《国际金融》课程中进行应用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协作能力,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