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国家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2019-03-13
国家形象问题关乎国家利益和荣誉,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一直是国际传播领域研究的重点。然而,既有的关于世界各国媒体如何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仍然较多关注英美等西方主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果从国家官方语言的角度来看,大部分研究对象国都是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
本研究首次尝试以“非英语”作为官方语言这一维度为作为切入点,选择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南亚、拉美和非洲等国家地区的八个非英语国家的主流媒体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强调纵横对比的内容分析方法了解中国国家形象在非英语国家媒体中的总体特征。
研究问题与方法
(一)研究问题
针对非英语国家主流媒体如何构建中国国家形象,将会围绕以下研究问题展开:
1.报道主题分布
整体上,本研究将报道主题分成:政治、经济、外交、国防军事、社会、科学技术、医疗卫生、文化艺术、教育、体育、人物特写专访、华裔相关以及其他。
2.报道客观性
本研究通过对涉华报道的引语来源分析判定报道的客观性程度以及变化趋势,具体分为五种来源:(1)中国消息源;(2)本国消息源;(3)第三方消息源;(4)模糊引用或无明确消息源;(5)混合消息源。
3.报道倾向性
倾向分析是基于对全文的通读和理解从而判断新闻报道对中国报道呈现出的情绪和态度。这一分析不以报道的主题或事件本身表现出来的态度或情绪属性为依据。本研究将倾向性分为五个类别:非常否定、一般否定、客观报道(倾向性不明显或无明显倾向性)、一般肯定和非常肯定。
4.解构式框架分析
本研究运用框架理论对非英语国家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中的一些重要议题从“质”的层面进行解构式分析,以更为全面和细致地了解中国国家形象如何被构建。这种框架分析不但强调纵向的跨时间分析,而且还可以进行跨国家(语种)的横向比较分析。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选取八个非英语国家的八家主流媒体进行分析(见表1)。这八个国家共使用七种语言作为官方语言。从国家地理分布来看,这八个国家涵盖了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四个主要大洲。所选择的八家媒体在各自国家均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其中孟加拉国所选媒体为通讯社,其余七家均为全国性日报。
本研究强调通过历时性分析追踪中国国家形象在非英语国家主流媒体中的嬗变。此外,考虑到进行国家间横向对比分析的需求,因此对八个国家媒体新闻样本的选择设置了相对一致的时间框:2008—2015年。2008年作为时间起点是因为党的十七大在前一年召开,并正式提出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而在2015年,国家建设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得以制定,其中关于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战略措施的制定对于我国国家形象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建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最后,从内容分析研究的适用性角度看,八年的时间跨度足以见证和承载一定的变化趋势,同时也不至于因为时间跨度过大造成抽样和数据分析上的困难。
表1 样本国家相关信息统计
研究采用复合周抽样方法(Constructed-Week Sampling)进行抽样。八家媒体的抽样主要通过Factiva数据库、LexisNexis数据库以及媒体官方网站完成(见表1)。
研究结果
(一)主题分布
从主题分布来看,除孟加拉联合通讯社以外的七家媒体都把“经济”议题放在首位,其中占比最高的是荷兰《电讯报》,达到了59%,八家媒体关于经济的议题总占比达到了39.1%。如果把德、西、荷、奥和意大利五国归入欧洲,把肯、墨和孟加拉三国归入亚非拉地区,同样,两大地区国家均把经济议题摆在了涉华报道最重要的位置。其中,欧洲相比于亚非拉更加重视经济报道,总占比达到了40.8%,而亚非拉只有36.3%。
总占比排在第二位的是“社会”议题,达到了15.4%。其中,意大利《晚邮报》对社会议题的报道占比排在首位,达到了28%。欧洲和亚非拉各国对于社会主题的报道较为接近,占比分别为14.2%和17.7%。
外交议题总占比略低于社会议题,总占比达到了14.3%。亚非拉各国明显比欧洲更重视外交议题的报道,占比高达26.1%,而且排在所有报道主题的第二位,而欧洲占比只有7.3%。
政治主题虽然排在第四位,但实际上和社会以及外交议题相差并不大,占比也达到了13.9%。但是,没有一家媒体将政治主题放在报道比重的首位。整体来看,欧洲各国相对亚非拉而言更关注与中国相关的政治新闻,除了意大利以外的其余四国均将其放在报道占比的第二位,平均占比达到了17.3%。而亚非拉各国政治主题报道平均占比只有8.4%。
综上所述,非英语国家主流媒体涉华报道普遍更重视经济主题,而对社会、外交和政治三大主题的报道综合占比较为接近。欧洲和亚非拉各国对涉华社会主题报道的重视程度较为接近,但是欧洲更为重视经济和政治主题,亚非拉各国则相对更加倾向于对外交主题进行报道。除了这四大主题以外,排在第五位的是文化艺术主题,综合占比5.2%。其余主题占比很小,平均在1%~2%之间。
(二)客观性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非英语国家主流媒体对华报道消息来源分布较为均衡,客观性整体处于比较折中的水平,部分国家在2012年后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提升趋势。此外,报道主题、倾向性与消息源选择三者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八家媒体在进行涉华报道时首选消息源还是来自本国,占比达到30.9%。中国消息源的使用比例略低于本国消息源,达到了28.9%。第三方消息源的使用占比排在第三位,达到18.6%。某些国家过多使用第三方消息源,这是对中国重视程度不够的表现。例如,奥地利《萨尔茨堡新闻报》在四个抽样年份里使用本国消息源的比重都不及第三方消息源,这与中奥两国交往不那么密切有关。类似地,意大利《晚邮报》在2008年的涉华报道对第三方消息源的依赖相比其他抽样年份要高,这与早期中国在意大利媒体报道中的地位较低有一定关系。实际上,在2010年之前,《晚邮报》对中国并不是很重视,编辑部没有专门报道中国的记者,驻华记者数量也很少,需要通过其他国家媒体的报道来协助还原新闻事件。
使用模糊消息源和混合消息源的比例很接近,但整体占比都较小,分别为10.7%和10.8%。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和孟加拉国两国的媒体在2012年前后都出现了消息源使用的转折。在这一年,两国媒体对混合消息源的使用比例开始逐年上升,而对模糊消息源的依赖开始下降。孟加拉国出现这一转折的原因是2012年后开始与美联社合作,而意大利则是在2012年后逐渐加大了对华报道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驻华记者的数量。
非英语国家主流媒体在消息源使用上有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即报道主题、倾向性与消息源选择三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对于某些主题的报道素材只能从中国获取,因此中国消息源成为了唯一的选择。墨西哥《改革报》在经济类报道中主要采用中国消息源,这与中国经济的重要数据都由中国相关方面发布有关;而意大利《晚邮报》的中国消息源中,来自中国政府和官员的官方消息较多,这与《晚邮报》作为外国媒体在华新闻采访受到的客观限制有关。
在报道倾向上,引用第三方消息源在某种程度上会受到第三方消息源报道倾向的影响。2012年,孟加拉联合通讯社开始和美联社合作,因此在2012年之后的涉华报道中,大部分消息来源都与美联社有关,第三方消息源使用比重也随之上升。与全球最强大的美联社进行合作确实可以帮助联合通讯社提升报道专业性,但也不免掺杂着美国的意识形态和对华立场。而当非英语国家主流媒体对中国进行负面报道时,往往会刻意选择第三方消息源,以“巧妙地”隐藏自己的立场。例如,在报道中国政治问题时会刻意引用外国媒体或者外籍专家等消息源。同样地,肯尼亚《民族日报》在对关于中国社会猎奇性质的新闻进行报道时,多选用法新社稿件作为消息源,用以展现中国社会的负面问题,包括用身体骨血制作“艺术品”的中国行为艺术家,以及藏獒在中国卖出惊人高价等。
(三)倾向性分析
八家非英语国家主流媒体对华报道的倾向性可以概括为中性偏负面。具体而言,“客观报道”总体占比达到60.9%,而“非常否定”和“一般否定”占比都明显超过“非常肯定”和“一般肯定”(见表2)。“非常肯定”的报道整体上占比较小,主要集中在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人物特写专访等主题上。
在报道倾向性上,不同国家之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亚非拉国家媒体对华报道客观性程度更高,整体占比都超过了50%。其中,孟加拉国更是高达94%,而且孟加拉国和肯尼亚“非常肯定”的比例都超过了“非常否定”。而在欧洲国家中,德国和意大利两国涉华“客观报道”占比低于50%。
在报道倾向性的变化趋势上,八个国家没有表现出较为统一的趋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到了消息来源变化的影响,德国《南德意志报》、孟加拉联合通讯社以及肯尼亚《民族日报》表现出否定倾向的涉华报道随着时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如前所述,联合通讯社与美联社的合作,以及《民族日报》大量采用法新社消息都对这两家媒体涉华报道的倾向性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2012年以后,联合通讯社涉华新闻中否定报道的比例开始逐渐高于肯定的比例,而肯尼亚《民族日报》在2013年以后客观报道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而一般否定则呈上升趋势。
倾向性除了受到消息来源以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报道主题。基本上,八家媒体对华报道的负面倾向集中于政治和社会主题。其中,社会主题则受到不同年份中国国内负面社会现象多少的影响。例如,荷兰《电讯报》2011年持“一般否定”态度的涉华报道数量陡增,因为在这一年该报集中报道了人口拐卖等社会现象。此外,同年发生在中国国内的“郭美美事件”和网络安全问题等有国际影响的议题也引起了荷兰媒体的关注。相对而言,客观中立的立场则多体现于经济报道中。如前文所述,荷兰《电讯报》涉华经济报道在八家媒体中占比最高,达到了59%。而该报的客观报道之所以占比很高与其重视经济议题这一事实不无关系。
(四)解构式框架分析
上文对于主题分布的分析表明,非英语国家主流媒体更多地是通过经济、社会和外交议题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因此,在这一部分,研究运用解构式框架分析对非英语国家主流媒体如何建构中国的经济、社会和外交形象进行总结。
1.经济形象:经济飞速发展,负面问题和困难开始出现
非英语国家主流媒体在塑造中国经济形象时表现出一定的矛盾心理。首先,他们普遍惊羡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指出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此外,各国对华贸易大幅增长,不但成为欧洲摆脱经济危机的重要推动力,而且有效促进了亚非拉各国的经济发展。因此,非英语国家都十分积极地与中国展开双边贸易合作。例如,2015年,随着中欧铁路的开通和运营,西班牙《国家报》开始大力报道丝绸之路与中欧之间的铁路贸易。而亚非拉各国媒体则普遍强调要学习中国经济成功转型的经验。
但是,以欧洲国家为主的非英语国家也表现对中国资本扩张的恐惧。在这种恐惧心理的支配下,欧洲各非英语国家媒体也开始批评中国经济的负面问题,并担心这些问题会影响到本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当2012年起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时,批评报道逐渐增多。这些被放大的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增速放缓、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环境污染等。
2.社会形象:环境和贫富差距有待改善
非英语国家主流媒体对中国社会问题和现象的报道总体占比仅次于经济报道,但是,报道覆盖面和主题却较为集中和单一,主要集中于自然环境和社会贫富差距方面的报道,而且在报道倾向上整体偏负面。
通过横向对比分析发现,非英语国家主流媒体最关注环境污染和人民生活水平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问题。在环境污染方面,以西班牙《国家报》为例,该报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上升。随着2013年后雾霾问题在中国北方各地逐渐严重,其他国家也开始加大对中国环境问题的报道力度。
非英语国家主流媒体对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也较为关注。西班牙《国家报》甚至指出中国的贫富差距悬殊比美国还严重。意大利《晚邮报》则指出,中国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根源是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不够完善。
3.外交形象: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与不断对外扩张的企图
对外交议题的报道,亚非拉和欧洲诸国在报道重点和倾向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分野。在欧洲诸国的眼里,中国在外交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推进国际合作新秩序方面,例如对抗索马里海盗、助力欧盟渡过债务危机、反对伊朗拥有核武器等,起到了较为积极正面的作用。“主动”“积极”“第一次”以及“特别的一步”等用语体现出欧洲诸国媒体对于中国如是举动的赞同,塑造了一个开始担负起国际责任的大国形象。
表2 涉华报道倾向性分布(单位:%)
但是,另一方面,面对中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军事实力,欧洲诸国媒体也开始表现出对中国不断“扩张”的担心,毫无根据地将中国对非洲和拉美地区的援助和国际贸易描述为“新殖民主义”。这些对中国“新霸权”的猜度也都是源于西方世界面对中国崛起而生出的失衡心态,他们总是主观地把中国塑造成一个进攻性很强的国家。
相反,亚非拉诸国都积极地评价了中国近年来对推动建立国际外交新秩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认为中国对于第三世界国家表现出了积极合作的态度,对非洲和亚洲一些国家的援助与合作也富有成效。因此,媒体频繁使用诸如“非常好”“非常美妙”等词语来形容中国同亚非拉各国的外交合作关系。
研究结论
本文是以官方语言为切入点对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传播格局中如何呈现进行研究的首次尝试,同时也是对中国在多个国家媒体中的整体形象进行综合分析的为数不多的研究,从研究层面对“外媒中的中国形象”这一研究谱系进行了有益的补充。此外,在我国全新的外交战略布局下,本研究填补了“一带一路”沿线、南亚、拉美和非洲等国媒体如何呈现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空白,对当前我国如何进一步做好对外传播、树立我国真实健康的对外形象以及进一步推进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发展产生了重要借鉴意义。
本文采用“质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并且强调进行纵横对比分析,从而更为全面和细致地反映出非英语世界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及其嬗变轨迹。实际上,随着全球社会发展节奏的不断加快,类似“国家形象”研究都应当注重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研究框架和具体方法。
研究结果发现,首先,中国在非英语世界中主要通过经济面貌展现自己的形象,这有别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媒体在构建中国形象时“政治泛化”的倾向。同时,这也表明中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正逐渐以经济为主要纽带,而中国自身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我国迅速融入和引导国际新秩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非英语国家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在客观性水平上处于较为折中的状态,但在倾向性上整体偏负面,尤其是体现在政治和社会相关议题上。这表明非英语国家媒体在对中国进行报道时仍然是以本国视角和利益为出发点。最后,非英语国家媒体中的中国形象整体上在2008—2015年间并没有特别显著和统一的变化规律,但是部分国家在2012年后涉华报道的客观性和倾向性有所改善。
与其他同类研究相类似,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中国形象的背后反映的是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和外交等方面彼此之间利益关系所形成的动态张力。这尤其体现在八个国家在呈现中国形象时所做出的不同选择。通过横向对比分析发现,在很多研究结果上出现了所谓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欧洲发达国家两大阵营的分野。
具体而言,首先,在报道主题上,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重视对外交议题的报道,而发达国家则更关心中国的政治问题。这背后的原因应当是发展中国家同中国拥有相对更良好的外交关系,而发达国家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则更关注政治话题。其次,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对华的客观性和肯定性报道更多,并且尤其体现在外交和经济议题上。相反,由于担心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所造成的威胁,欧洲各国在经济问题上对中国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恐惧心理。
虽然经济和政治因素对中国形象的媒体建构产生了更大影响,但是也有一些迹象表明,以官方语言作为切入点可以观察到世界各国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由此对中国形象建构造成的影响。例如,由于西班牙在历史上曾经殖民墨西哥达300年之久,因此西班牙《国家报》对于今天仍然使用西班牙语的墨西哥仍然十分关注。尤其是在报道中国对拉美地区进行投资的这一主题时,《国家报》大量表现出怀疑和焦虑的负面态度。此外,在报道倾向上,西班牙《国家报》和墨西哥《改革报》表现出了较高的一致性,五种倾向的占比的接近程度在八个国家里最高。这些研究发现也印证了前文所展现的论断,即语言的背后隐藏的是来自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影响力。
本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报道主题、消息源以及倾向性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体制的对立,八家媒体对华报道的负面倾向集中于政治和社会主题。而这种负面态度的表现有时候是媒体“主动”选择第三方消息源用以隐藏自身的立场,有时候则是与第三方消息源合作后的“被动”结果。很明显,在这一动态关系链中,消息源成为了关键的扭结点。因此,对于如何提升中国国家形象这一命题,大力提升我国媒体在世界新闻传播格局中的地位和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突破口。只有牢牢把握住消息源头,才能更加客观公正地向世界报道中国。此外,进一步健全我国新闻发布制度,提升消息发布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