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的真相
2019-03-13张丽钧
文/张丽钧
在W市作讲座时,我提到“明智的父母对孩子往往有些绝情”。到了互动环节,有个父亲质问我:“难道绝情的父母才称得上是好父母,不绝情的父母就是坏父母吗?”我说:“请允许我先来点评一下您的这句话。显然,您犯了3个逻辑错误。首先,您偷换了概念,我说的是‘明智的父母’,您把它偷换成了‘好父母’;其次,您所运用的是典型的‘二元思维’方式,也就是认为做父母非好即坏,中间地带是不存在的;第三,我所说的‘有些绝情’本是‘明智父母’的必要条件,而您将它改换成了充分条件。另外,为了严谨,我还特意用了一个限制词‘往往’,所谓‘往往’就是时常,而时常不是全部。”
我何尝不明白,多数的中国父母并不明智。我们的高中坐落在市中心的位置,每到放学时,原本就路窄车多的交通要道,被开车前来接孩子的家长霸了道。交管部门多次出面协调,希望家长能将车停得稍微远一点,不要堵着道路,可基本没什么效果,家长们就是要在第一时间接上宝贝,就是要让别的车绕道而行——谁让那是咱的亲孩子。
在家长座谈会上,我多次讲过这个故事:一个母亲,一次开车路过儿子的学校门口,正好看到儿子放学,本来想停下来带上他,转念一想,还是让他自己回家吧。那天儿子回去得很晚,母亲问他干嘛去了,孩子说因为等公交车——有空调的车2元钱,没空调的车1元钱,为了等1元钱的车,孩子足足等了半个小时。这位母亲,就是格力的掌门人董明珠。董明珠对孩子“狠”,孩子对自己更“狠”,这两个“狠”加在一起,使他们母子成为令人仰视的风景。
对孩子爱得多一点、再多一点,直至“溺爱”,这差不多是人的本能。武志红在他的书中提到了“溺爱的真相”。他说,溺爱的心理真相其实是“宠爱自己”,为人父母者无限制地满足孩子,其实是无限制地满足自己。
理性的爱,往往伴随着痛苦,但这种痛苦,恰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刚性需求”。给孩子一点“不方便”,从而激发出他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孩子一点“不安逸”,从而激发出他艰苦奋斗的能力;给孩子一点“不顺遂”,从而激发出他逆境图强的能力。
说到底,孩子,是另一个自己。谁在与自己欲望的“拉锯战”中败下阵来,谁就亲手埋葬了家庭的幸福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