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黑龙江火器营和齐齐哈尔炮台屯
2019-03-12单丽丽傅惟光
单丽丽 傅惟光
摘 要:清初黑龙江设置火器营,齐齐哈尔市区有地名炮台屯,演练火炮之所,现仍称炮台屯。
关键词:齐齐哈尔炮台屯;黑龙江火器营;建制
中图分类号:K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12 — 0109 — 03
一、齐齐哈尔有个炮台屯
齐齐哈尔市区,火车站东南有个地名叫炮台屯,乘火车到齐齐哈尔,马上要进站了,看到一排排红砖的楼房,这里就是齐齐哈尔的门户炮台屯。
炮台屯是一个古老的村屯,据1992年齐齐哈尔《地名志》记载:“炮台屯,在铁锋乡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清康熙元年(1662年)建。聚落与城区相连,呈长方形,面积0.8平方公里。”建屯的历史要早于齐齐哈尔清代驻防城的历史。
二、清代黑龙江火器营的设置有关的历史
自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设置,镇守黑龙江等处地方将军,驻黑龙江城(黑龙江左岸老瑷珲),于嫩江西岸齐齐哈尔屯,始设齐齐哈尔水师营制,设总管。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于江西齐齐哈尔屯又增设火器营,置参领。
黑龙江将军驻地,1684年由左岸迁至黑龙江右岸新瑷珲(今黑河瑷珲镇),1693年迁至墨尔根(今嫩江县),1699年黑龙江将军驻地移驻齐齐哈尔。据魏毓兰所著《龙城旧闻节刊》记载:“火器营旧在内城东北隅,即大人府之左近,清康熙三十二年,建‘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库正三楹。左‘神威将军炮库,又南为铅丸,苘麻库,右为子母炮库,又南为军械库,各三楹。前建楼门一楹,门外左右各建官兵值班堆拨一所。四周缭以土墙,其右厢则木栅围之。又西一面外筑土墙,长十五丈五尺。今改参谋处。”
清代加强了黑龙江的防务,特别注重了火炮的使用。重点的边防重镇,都配置了火炮。关于火炮的配置,西清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前后所著《黑龙江外记》,已有记载。西清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是鄂尔泰的曾孙。西清于嘉庆十一年,从北京来齐齐哈尔,入黑龙江将军衙门,任银库主事兼义学教习。在齐齐哈尔任职期间与谪戍此地的文人广交朋友,遍访民间庶人,所见所闻一一录之,写成笔记体的《黑龙江外记》八卷,开黑龙江志书之先河,其中第172条记载:“齐齐哈尔,墨尔根,黑龙江皆有炮,曰‘神威无敌大将军,齐齐哈尔、黑龙江各四位;曰‘神威将军,齐齐哈尔,黑龙江各十二位,墨尔根八位;曰龙炮,齐齐哈尔六位;曰威远炮,齐齐哈尔、黑龙江各二位;曰子母炮,齐齐哈尔二十位,墨尔根、黑龙江各十位。其雅克萨城所获罗刹炮三位,乌宁克尔、珠尔亨等处所获罗刹炮二位,并残毁子母炮一百九十五位,行营炮四位,皆齐齐哈尔库贮,永远不动。”
清代为了巩固黑龙江的边防已经广泛使用和配备火炮,在抗击外来入侵和保卫祖国北疆发挥了重要军事作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爆发的雅克萨对俄自卫反击战,都统彭春率水、陆军北进,反击沙俄入侵。陆军万人,携巨炮200门,自江西齐齐哈尔屯出发,进击雅克萨。
西清在《黑龙江外记》173记述“《八旗通志?将军郎谈传》:‘臣等愚意,欲取雅克萨诸城,非红衣炮不可破。记奉天府有红衣炮数座,若速遣官得之,十炮即可济用。又言:‘令副都统温岱等潜进红衣炮于城北攻之,护军参领博里秋等于两翼放神威将军炮夹攻之。又言:‘率护军参领马世基以龙炮击之。然则今日库贮炮,具皆平定罗刹故物也。”是时指出,火炮在雅克薩对俄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库贮的大量火炮,都参加过雅克萨对俄自卫反击战,是历史的见证。
三、炮台屯为黑龙江火器营操练之所
黑龙江大清炮队,每年都要到城东十里炮台屯,操练演习火炮。据《黑龙江外记》卷四“炮以霜降日在齐齐哈尔城东十余里演放,将军、副都统或去或不去,事亦责在参领”。即由参领负责,每年霜降之时于炮台屯操练,演放火炮。第174条记载了,演放火炮用火药等事项。“操放枪、炮,每枪例火药六斤六两,轰药一两二分,铅弹五百三十三枚。神威无敌大将军一位,例火药一百八斤。神威将军一位,例火药五斤一两。龙炮一位,例火药一斤六两五钱,轰药一两八钱,铅弹九枚。每岁京师、奉天、吉林递送之数止此。其诸城备用数目,统计火药三万五千七百三十七斤、轰药三百四十九斤、铅弹八十二万四千三百五十枚。而白布三百四十一丈、火绳六百丈、线麻七千九百八十斤,附贮药引火所必需也。”
清代的火炮为前膛炮,从前方炮口填充火药和弹丸,用线麻和布塞紧。炮后上方引信,点火放炮。火药分横、顺,轰药是横起爆炸作用,顺药起发射作用。用药比配很严格,否则出炸膛自伤事故。放炮产生热量,霜降之后进入初冬,火器营在初冬操练。城东十里这处演练靶场,就是炮台屯名称的由来。
火药库在砖城东北角,后来改建北关电影院,现已拆除。
四、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1975年5月,发现于齐齐哈尔建华机械厂。年初,建华厂的宣传干部沙涛到哈尔滨参加学习班,省直文物系统的专业人员讲述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过程和关于“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的情况。沙涛回到齐齐哈尔后,开始寻找铜炮的线索。在原建炮库的所在地,建华厂十五车间废料堆中找到了“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一位。原有四位仅存此一位,报告给了黑龙江省博物馆,省博物馆派专人取走 “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连同一枚弹丸一起在省博物馆展出。
关于沙涛的名字,差不多齐齐哈尔人家喻户晓,后调到齐齐哈尔市检察院,作书记员,1983年11月7日在抢救落水青年时壮烈牺牲,年仅34岁。沙涛舍已救人广为人知,但是沙涛发现国家一级文物“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从来无人披露。我们应该铭记沙涛发现国家一级文物的重要贡献。
“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是雅克萨对俄自卫反击战的历史见证。炮重1000公斤,炮身通长248厘米,炮口内径11厘米,外径27.5厘米,底径34.5厘米。炮身镌刻满汉两行文字为“神威无敌大将军”、“大清康熙十五年三月二日造”。炮身前细后丰,并有相间的五道隆起,中部有左右两个柱状耳,炮口底部正上方有瞄准用的星和斗,后部上方有放火绳的圆孔。遗存实心铁弹丸一枚,重2.7公斤。
五、神威无敌大将军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7世纪中叶,沙俄帝国不断进犯我国黑龙江流域,烧杀掠夺,构筑城池,对我国北疆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清廷决定对沙俄侵略者进行坚决有力的打击。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夏,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奉命率领清军一千人,驻守黑龙江北岸的黑龙江城(老瑷珲,今俄方境内维笑勒依村)。八月,康熙皇帝下令萨布素统领吉林乌拉、宁古塔驻防的满洲八旗兵和增派的达斡尔官兵一千余人,携家眷移往黑龙江城。与盘距雅克萨的俄人呈对对垒之势。由于俄人拒绝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所以清廷不得不采取自卫反击的立场,坚决彻底清剿沙俄入侵。为了决战雅克萨,清军作了充分的准备。康熙二十一军(1682年),前往雅克萨侦察的副都统郎坦,全面了解敌情后,曾上奏康熙皇帝,清拨“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第二年“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经吉林运抵齐齐哈尔(嫩江西岸齐齐哈尔火器营),后随军北上,运至黑龙江城,雅克萨前线。固守雅克萨的俄人不满千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春,清军三千人,有驻防瑷珲的满族官兵、京营八旗、吉林和齐齐哈尔的水陆两军和善用藤牌和片刀的福建藤牌兵。还有齐聚于前线的索伦、达斡尔族官兵。火器营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等巨炮蓄势待发。康熙命令清军分水陆两路进取雅克萨。五月二十二日,清军各路兵马,自瑷珲齐聚雅克萨城下,向俄军发出最后通牒。俄军非但不撤退,反于次日晨发兵来犯,被清军歼灭。对于如此顽敌,当晚,前线都统彭春等遂下今清军合围攻城。一面于城南布兵,设挡牌、土垄掩蔽,施放强弓弩。又一面,将红衣炮潜进城北形成南北夹击,两翼配置神威将军炮,形成火炮夹攻强大的攻击火力。同时另一面进战船于城东南,以水军进攻,堵其退路。郎坦又下死命令,于城下三面积柴火,焚城。在清军强大的攻势下,俄军头目托尔布津,出城投降。清军以必胜的决心和强大的实力,取得了第一次雅克萨战役的胜利。但是侵略成性的沙俄贼心不死,被投降释放后,又拼凑人马重占雅克萨,托尔布津不识改悔,又一次与中国为敌。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爆发了第二次雅克萨之战。六月初,黑龙江将军萨布素,都统郎坦率二千清军,分水陆两路包围了雅克萨城。附近各族群众派来了弓箭手参加支援。俄军凭借洋枪洋炮,死守城池。清军在古城岛高地布置了“神威无敌大将军”等重炮火力群。经过三次激烈战斗和近两个月的围囤,城内弹尽粮绝,匪首托尔布津被火炮炸死,固守的俄军八百多人,仅剩一百多人落荒而逃。“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在雅克萨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雅克萨城夷为平地。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抗击沙俄入侵,保卫祖国北疆的一次重要战役,以辉煌的战绩载入史册。雅克萨停战后,两国举行了边界谈判。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9月7日),中俄签定了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以黑龙江为界,延续了二百多年边界的长治久安。
雅克萨战役后,以“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为首,战功颇丰的众火炮荣归黑龙江将军驻地,兴建炮库于齐齐哈尔封存,爱护有加。直至1975年,沉寂了二百八十九年之久,仅剩一位的“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被沙涛同志发现,才重见天日,人们才目睹了国家一级文物“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的威严尊容。让我们成为永远的记忆,雅克萨之役,“神威无敌大将军”和发现“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的有功之人沙涛同志,让历史告诉未来,千秋永续。
六、炮台屯历史文化名城的传承印迹
保护传统地名,就是保护城市的历史。齐齐哈尔地名志的记载,清康熙元年(1662年),就建有炮台屯,是比齐齐哈尔清代驻防城历史还早的古老村屯。三百五十八年以来,炮台屯的地名一直延续至今,承载了齐齐哈尔城市历史的文脉。炮台屯位于齐齐哈尔中心城区东南,地势较高的砂阜,每年霜降过后黑龙江火器营的大清炮队在这十里之外打靶、演练,又在雅克萨之战,尽显了神炮的神威无敌。火器营成为了久远的历史。炮台屯的存在和仅剩一位的“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是难得的历史见证。
炮台屯作为一个地名,却很少有人知道,炮台屯名字的由来,与炮有什么关系。炮台屯的名称就缘于,这里曾有炮台,是黑龙江火器操练火炮之所。
地名就是城市的记忆,记载了城市的历史,保护地名就是保护城市的历史,一个城市不能没有记忆,失去记忆的的城市将失去魅力。齐齐哈尔的古老地名追述着这个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血脉。齐齐哈尔的名称,是从嫩江以西的齐齐哈尔屯带过来的,卜奎或称西站未自卜奎驿站,龙沙来自三百多年前方式济所著的《龙沙纪略》,是记述黑龙江齐齐哈尔的第一部志书。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忽略了对地名的保护,很多地名丢失了,包括齐齐哈尔数不清的传统胡同名称,洋名怪名干扰了城市的历史。建筑界有一句被建筑师们经常重复的话:“建筑创作从寻找城市开始。”既然是历史文化名城,就是应该不要让城市失去记忆,要尊重历史、敬畏历史。防止在城市建设中,乱拆历史建筑,乱改历史遗留下来的地名,失去城市的记忆。
七、今日炮台屯的守护
炮台屯,有一阵子出名了。1982年前后,齐齐哈尔的铁路部门开发了炮台屯,在这里建起了三十八栋铁路家属居宅楼房。随后炮台名声大振,相继建起了学校、商店、铁路俱乐部、浴池、卫生所……一时间成为了一处繁华之地,还有一所教堂。炮台屯确实火了一阵子!但是经过三十几年市里城区的发展,这独处市区东南一隅的炮台屯,由于闭塞、交通不便,有点儿与世隔绝,并逐渐走向萧条。道路不好,唯一的3路公交车,拒绝驶进炮台屯为终点。因为拉不到乘客,出租车拒载去炮台屯的乘客。炮台屯蜕化为急需改造的老旧小区、棚户区。
由于闭塞交通不便,缺少开发,已致于很少有人涉足炮台屯,这里成了他乡僻壤。通往炮台屯的路上,一处处倒闭的工厂,破厂房接二连三的映入眼帘,更增加了所有的破败。
炮台屯有过光荣的历史,辉煌的过去,现在却成为了城市的一角,没有人再关注这个地方,齐齐哈尔的南大门,南来的火车载的客人,第一眼见到的齐齐哈尔,就是炮台屯。有居民证实,炮台屯靠近南货场一侧,确实有炮台。历史文化名城关键是历史文化,我们不能作没有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规划中,要抓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核心。保护开发齐齐哈尔的门户——炮台屯。
齐齐哈尔炮台屯,是齐齐哈尔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名片,是清代黑龙江的重要史迹。黑龙江清代在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北疆,抵御外敌入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虽然不少历史遗存由于历史的原因已经不复存在,然而齐齐哈尔炮台屯和“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依然保留了下来,成为黑龙江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真实可靠的铁证。
近日,政府相关部门正式将炮台屯列入了老旧小区改造日程。炮台屯楼群和环境整治已经启动,计划三年完成全面改造,炮台屯将再现往日生机。
1984年版齊齐哈尔地图的炮台村
〔参考文献〕
〔1〕齐齐哈尔志稿(地名志)〔Z〕.1992.
〔2〕〔清〕方式济.龙沙纪略.
〔3〕〔清〕西清.黑龙江外记.
〔4〕黑龙江省志(第五十三卷文物志).
〔责任编辑:张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