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水域交通安全现状图设计与制作
2019-03-12苏旭婧
苏旭婧
摘 要:Adobe Illustrator(AI)与ArcGIS结合制作的《珠江口水域交通安全现状图》,在实践中探索专题图更艺术化的信息传达方式。本文通过对此图设计制作关键流程的说明,总结和思考设计软件在制图表达丰富化所展现的优势。
关键词:专题图 制图表达
1.前言
近年来,海图产品的市场需求已不再满足于数据的精准化,多元化、艺术化、精品化需求推动着我们制图人员改进制图技术:引用平面设计软件来丰富要素的表达形式;加紧建设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数据的灵活调用,加快成品。
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研究课题的提出,以提高水域内海事安全管理效率、加强水域区域间协作和执法联动、增进水域内应急反应和搜救合作为目标,要求研究者在全面掌握水域内通航相关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高效能的整改方案。《珠江口水域交通安全现状图》作为课题的直观参考,将水域内相关通航要素的分布、统计跃然于图面,方便研究者全盘掌握现状,有利于整改决策的制定。
2.编绘流程
ArcGIS数据库调用了制图水域内重要通航要素,如航道、警戒区、锚地、报告线、横越区界线、调头区、桥梁等;补充数据包括海事局、海事处、海巡执法大队等机构所在地及其管辖范围、监管力量分布情况(如海巡船舶、工作船浮码头、应急设备库等)、航道和桥梁通航能力、要素统计数据等。
由ArcGIS完成全部数据入库和编辑、更新工作,自动生成图例列表,并制作DEM地形晕渲和统计数据图形,导出到AI完成所有数据成果套合、整饰、设计、输出。由于ArcGIS能够直接导出AI文件,并完整保留了图层结构和注记文字格式,大大方便了后期编辑。
3.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上遵循主次要素用色由浓到淡、由深到浅,同时注重色彩象征性的运用,通过色调冷暖、明暗、对比等调节力求图面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明确传达出数据信息。
整图由一张主图和两张附图(广州港、珠江口航道图)排列而成,图幅后叠加了AI描摹后的船舶和灯塔图片,调节色彩使其既匹配整图淡雅清新的色调,又增加图幅层次感。地形晕渲图通过选择性晕渲、色彩和透明度调节来衬托通航要素。海事专题要素作为主角,但种类繁多,还需根据其重要程度做出有层次感的表达,如,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上的伶仃洋大桥作为珠江口水域的特色桥梁,用AI手绘出图片配以说明文字来传达通航信息;灯塔作为重要通航要素、桥梁作为通航能力的标志、巡逻船作为监管力量分布,用立体写真符号配以与底色对比鲜明的色彩实现最上层感;航道通航等级配以浓烈的色彩来表达其重要性;VTS、AIS、VHF等次要物标按照其地位顺序采用由深及淡的剪影符号来表达;海事机构符号则套用了通识的海事徽图形来表示,并通过符号大小、颜色关联来体现机构间的从属关系。
纸质专题图完成后,将进行制作电子专题图,在单位内网通过WebGIS将本图作为底图发布海图服务接口,同时将各种要素发布成要素服务叠加显示。使用者打开指定网址登陆,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某种要素的显示、查询等。
4.编绘思考
结合此次A I制图比较往年CorelDRAW制图,AI优势体现在:AI的多图层级管理较CDR的一级图层更符合海事专题图的要素管理需求,要素检索更快捷;AI的线段扩展功能与路径查找器下的合并功能连用可快速符号化线状要素如道路,同时避免了道路交叉處的冲突问题;AI散点画笔功能能便捷地制作复杂海事线状和面填充符号,如禁渔禁锚线和礁石区;AI的扩展可能性更好,通过设计数据转换,将GIS数据信息及要素配置规则等处理技术嵌入到AI中,扩展Al的数据处理及制图功能,以提高制图效率,缩短制图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