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施工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019-03-12卜祥新

珠江水运 2019年3期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水利工程

卜祥新

摘 要:现阶段科学技术持续进步,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获得了显著的提示,在开展水利施工的时候,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软土地基处理的质量和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要是没有正确处理软土地基,就会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严重的话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所以要想正确选择处理技术,设置正确的施工方案,就需要在地基处理施工的时候,首先需要仔细地勘察软土地基,使得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关键词:水利工程 软土地基 处理技术

如今经济持续进步,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获得了显著的发展,要想给人们提供更加可靠的服务,就需要增加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不过水利工程施工大多数都是在软土地基中开展,所以比较容易出现问题,这样就需要分析水利工程施工的軟土地基的特点,而且需要充分分析处理技术。

1.软土地基的概述

软土地基指的就是包括黏土以及粉土这样的细微颗粒的松软土,空隙较大的有机质土,而且包括泥炭和松散的沙等突出构成的地基,地下水位比较高,构造物不够稳定,因此比较容易产生沉降的情况。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是比较常见的,要是在施工时期没有注意,或者是施工存在问题,就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完整性,建筑也会受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有关的工作人员就需要高度重视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最开始需要掌握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的透水性较低,因此在应对问题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避免产生沉降的情况。

2.软土地基的基本特征

2.1压缩性较高

软土地基有着较高的压缩性,不够稳定,软土的孔隙比大于一,容重比较小,含水量较高,包括较多的有机质,在压缩的时候,相对平缓,要是软土地基压力超出规范,就会产生下降的情况,甚至会突然产生下降的情况。要是其他条件不变,软土压缩性和塑性值有着紧密的联系。

2.2孔隙较大

软土的孔隙明显大于普通土质,一般情况下,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软土含水量较高。软土颗粒间接触点产生胶结的情况,自身土层压实能力会显著降低。

2.3触变性

软土有着较高的灵敏性,属于一种沉积物,主要的形态就是絮凝状结构,要是软土当作原状土,结构强度较高,要是受到破坏或者是被扰动,就会损坏结构,软土强度也会显著降低,进而变成稀释的情况。因此要是软土地基遇到振动荷载之后,就会产生侧向滑动或者是沉降等问题。

2.4透水性较差

软土的透水性较差,垂直层面上透水率较低,在进行排水固结的时候会受到影响,主要就是因为结构物沉降时间较长,在加荷的时候,孔隙水压力也会显著提升,地基的强度也会显著降低。不仅如此,软土的抗剪强度较低,而且均匀性较差。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选择合理的方法,在检测软土抗剪强度的时候,最好是在现场进行试验。

3.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关键部分

3.1作业前准备

在开展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的时候,首先需要检测全部的施工设备,确保各种设备能够正常的使用,接着就是需要根据施工标准来对比设备型号,提升设备运行效率。接着就是正确清理施工现场的杂物,确保水利工程的大型设备能够顺利进入施工现场。在检测施工材料质量的时候,需要确保施工现场材料能够满足施工需求,使得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能够得到更加可靠的保障。

3.2施工处理细节

在处理软土地基的过程中,软土地基加固措施需要按照工程实际情况来选择加固技术,接着就需要充分研究工程现场的环境情况,预算工程的施工量。在开展大型软土地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选择砂垫层作业措施,减少施工成本,要是施工项目较小,能够借助换填法来开展软土地基施工。软土地基处理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整体性能以及质量,因此在进行施工处理的时候,需要显著降低施工隐患的发生概率。

4.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4.1桩基法

要是软土地基中存在较多的淤泥,就很难开展更加深度的处理,在这个时期可以选择桩基法。在早起桩基法里面,选择最多的就是砂石桩以及木桩,不过由于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工具数量越来越多,如今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种措施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会借助机械或者是人工力量来进行成孔,之后把混凝土注入到软土地基里面,在混凝土放热或者是离子进行交换之后,桩基附近的软土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在这个时期就会产生复合型的地基,地基的强度也会显著提升,能够避免产生沉降的情况。不仅如此,由于混凝土承载力较高,所以操作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能够显著提升工程的稳定性,借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能够显著提升抗压力以及稳定性。

4.2加载预压法

这种措施主要就是在基础工程开始之前使用,需要按照预压负载的措施来处理软土地基,增强地基的强度,等到工作结束之后,再开展施工建造。要是在完工之后软土地基没有发生变化,承载力也较强,预压负载就能够在自重的基础上落实。要是施工地区的软土地基渗透性较差,要想避免产生排水距离较差,就需要保障土体的固结,而且需要在地基的土层中挖竖向的排水通道。在竖向排水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塑料排水板法以及袋装砂井法。

4.3换填法

这种方法也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选择和施工需求相符的土质来替换之前的软土,确保地基能够满足需求。在选择换填法的时候,最开始需要挖出不符合规范的软土,之后填入合适的土质,再进行夯实,如此可以使得水利工程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一般情况下,换填的土质主要包括粗砂、碎石以及鹅卵石,要想保障整体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就需要分层进行填充,首先就是矿渣碎石,地基的透水性会显著提升,地基基础也会得到保障。第二层就是灰土层,这层能够保障地基的平衡受力,持续增强地基的稳定性。最后一层就是砂垫层,作用就是去掉淤泥里面的水分和气体,固结地基的土质,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在开展施工的时候,技术人员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选择填入物,这样地基也会更加稳定。

4.4旋喷法

在处理软土地基的时候不仅能够加固土层,而且能够借助旋喷法来进行处理。主要的作用就是借助旋喷机来形成旋喷柱,进而完成对于软土地基的加固以及防渗透处理。旋喷柱主要就是包括高压喷发的水泥浆液以及土体,在进行处理的时候,软土地基的强度以及防渗透性会显著提升。不过这种措施很难有效地处理水利工程软土地基,但是对于有机成分含量较高的软土地基,这种措施不够适用。

在进行水利施工的时候,会涉及到比较多的处理措施,主要的措施包括桩基法,加载预压法,换填法,旋喷法等。这些措施都可以给工程的质量提高更加可靠的保障,最主要的就是可以使得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更加可靠的保障。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有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充分掌握这个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措施来处理软土地基。

5.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时候,软土地基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工程建筑质量,因此要想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就需要正确地处理软土地基。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软土地基处理措施是较多的,因此在选择措施的时候需要联系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软土处理措施,使得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更加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凌汗.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18):178.

[2]李俊俊.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居舍,2018(27):60+80.

[3]郭秀芳.水利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26):142-143.

[4]苏建才.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5):37-38.

[5]范曾超,张璐霏,葛超洋.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分析[J].农家参谋,2017 (10): 225.

[6]于宪.浅谈如何做好水利施工中的软基处理[J].科技与创新,2017(09):127-128.

猜你喜欢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水利工程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浅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