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和政县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分析
2019-03-12詹磊磊
陶 然,孙 悦,詹磊磊,高 磊,许 平
作者单位:1(014000)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014000)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妇幼保健站医务科;3(100191)中国北京市,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4(200021)中国上海市,国际奥比斯北亚项目办公室
0 引言
白内障是造成老年人视力损害甚至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导致视功能损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1-2]。相关资料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约为15.57%~31.39%[3-7]。国外研究显示,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视力下降密切相关[8]。据我国学者报道,白内障可影响患者的自理、活动、社交、心理等各方面,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9-10]。研究证明,手术是治疗白内障较为有效的方法,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和生活质量,且能够降低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10-12]。甘肃省和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本研究通过对该地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评价甘肃省和政县防盲项目的效用和分析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于2015-10/2016-02期间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结合地理、文化及人口分布特征,将甘肃省和政县覆盖的13个乡镇分为7个大集群,每个大集群中随机选取7个乡,每个乡中随机选取5个村,共抽取50岁以上老年人7515例进行眼科检查。排除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及伴有影响视力的其它眼部疾病的患者,将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并自愿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SIECCE+IOL)术的患者195例纳入本研究,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mo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本次调查研究取得了被调查者的知情同意,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参考美国国立研究所开发的生活质量(QOL)问卷[1],经赵晨等[13]和何明光等[14]使用和检验,信度和效度良好,修订后制成眼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该量表包括7个维度25个条目,其中总体视功能(A)1个条目(5分)、总体身体状况(B)1个条目(5分)、具体视功能(C)7个条目(35分)、身体运动功能(D)5个条目(25分)、独立性/生活自理功能(E)4个条目(20分)、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F)3个条目(15分)、精神心理健康(G)4个条目(20分),总分125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低。
1.2.2 质量控制 本研究获得当地政府的审批和支持,通过标准化统一培训调查员,分发调查问卷,所有问卷以结构式访谈的形式进行填写。调查员协助患者完成问卷并回收,回收后进行复核,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回收问卷195份(100%),剔除无效问卷2份,合计有效问卷193份(99.0%)。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双人录入、互相监督、认真核对)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珋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手术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生活质量各维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术后生活质量情况(珋x±s,分)
表2 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比较(珋x±s,分)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患者193例,其中男122例(63.2%),女71例(36.8);年龄<50岁者 6例(3.1%),50~<60岁者 34例(17.6%),60~<70岁者 67例(34.7%),70~<80岁者 72例(37.3%),≥80岁者 14例(7.3%);汉族 119例(61.6%),回族 65例(33.7%),东乡族9例(4.7%);职业为务农181例(93.8%),经商3例(1.6%),打工2例(1.0%),其它7例(3.6%);文化程度为文盲122例(63.2%),小学53例(27.5%),初中15例(7.8%),高中 3例(1.6%);家庭成员数 1人者 11例(5.7%),2人者10例(5.2%),3人者23例(11.9%),4人者60例(31.1%),5人者52例(26.9%),≥6人者37例(19.2%);视力损伤时间<5a者 142例(73.6%),5~<10a者49例(25.4%),≥10a者2例(1.0%);年人均收入<1 000元者 3例(1.6%),1000~<2000元 48例(24.9%),2000~<3000元者 62例(32.1%),3000~<5 000元者66例(34.2%),≥5000元者14例(7.2%)。
2.2 术后生活质量情况 将量表各维度总分的1/2作为此维度的正常生活质量水平,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总体视功能(A)、总体身体状况(B)、具体视功能(C)三大维度得分均高于正常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在这三大维度方面的生活质量均低于正常水平。但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在身体运动功能(D)、独立性/生活自理功能(E)、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F)、精神心理健康(G)维度得分均低于正常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在这四大维度方面的生活质量均高于正常水平,见表1。
2.3 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术后,本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总体视功能(A)、总体身体状况(B)、具体视功能(C)、身体运动功能(D)、独立性/生活自理功能(E)、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F)、精神心理健康(G)七大维度得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手术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高于术前,见表2。
表3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分)
表3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分)
注:*:采用四分位数法将双眼术后BCVA提高值由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2];aP<0.05 vs视力损伤时间<5a。
组别 例数 A B C D E F G视力损伤时间(a)<5 142 3.6±0.7 3.7±0.7 20.6±2.0 12.0±2.7 7.8±3.1 6.2±2.1 8.4±2.2 5~<10 49 3.6±0.8 3.7±0.6 21.4±1.4a 12.0±2.0 9.9±2.6a 7.7±1.5a 10.0±1.3a≥10 2 4.0±0.0 4.0±0.0 22.0±0.0a 12.5±0.7 8.5±4.9a 8.0±0.0a 11.2±1.4a F 0.429 0.737 3.145 0.240 6.223 8.334 9.292 P 0.732 0.531 0.045 0.868 <0.01 <0.01 <0.01患眼情况单眼 137 3.7±0.7 3.7±0.6 20.9±1.9 11.8±2.3 8.4±3.1 6.6±2.1 8.8±2.1双眼 56 3.3±0.9 3.6±0.7 20.7±1.7 12.4±3.0 8.4±3.0 6.5±2.0 8.9± 2.2 3.035 1.062 0.624 -1.491 -0.044 0.132 -0.217 P 0.003 0.290 0.534 0.138 0.965 0.895 0.828术眼情况单眼 177 3.6±0.7 3.7±0.7 20.9±1.9 11.9±2.5 8.4±3.1 6.6±2.1 8.8±2.1双眼 16 3.1±0.9 3.6±0.5 20.7±1.6 12.2±2.4 6.6±2.2 5.5±2.1 8.6±2.9 t 2.380 0.141 0.258 -0.327 1.884 1.807 0.298 P 0.018 0.888 0.797 0.744 0.061 0.072 0.766双眼术后BCVA提高值*<0.05 44 3.8±0.7 3.8±0.7 21.2±1.5 13.3±2.0 12.3±0.9 8.3±1.0 9.7±1.2 0.05~<0.2 44 3.6±0.7 3.6±0.8 21.0±1.6 13.2±1.4 10.6±1.4 8.0±1.3 9.1±2.3 0.2~<0.4 55 3.5±0.8 3.8±0.6 20.4±1.9 12.6±1.9 7.1±1.5 6.1±1.6 9.0±1.9>0.4 50 3.3±0.6 3.5±0.5 21.0±2.3 9.3±2.1 5.0±0.9 4.6±1.9 7.6±2.4 t F 5.660 2.371 1.832 41.271 332.134 64.337 13.052 P 0.001 0.072 0.143 <0.01 <0.01 <0.01 <0.01
表4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2.4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不同视力损伤时间分组,各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具体视功能(C)、独立性/生活自理功能(E)、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F)、精神心理健康(G)维度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视力损伤时间的延长,得分越来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来越差。以患眼情况进行分组,各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仅在总体视功能(A)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单眼患者得分高于双眼患者,表明单眼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总体视功能方面低于双眼患者。以术眼情况进行分组,各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仅在总体视功能(A)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单眼手术者得分高于双眼手术者,表明双眼手术者术后生活质量在总体视功能(A)方面优于单眼手术者。以双眼术后BCVA提高值(即术前和术后6mo双眼BCVA的差值)进行分组,各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总体视功能(A)、身体运动功能(D)、独立性/生活自理功能(E)、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F)、精神心理健康(G)维度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双眼术后BCVA提高值越高,得分越低,表明生活质量越好,见表3。
2.5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双眼术后BCVA提高值与总体视功能(A)、身体运动功能(D)、独立性/生活自理功能(E)、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F)、精神心理健康(G)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且与独立性/生活自理功能(E)维度得分相关性最强;视力损伤时间与具体视功能(C)、独立性/生活自理功能(E)、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F)、精神心理健康(G)维度得分呈正相关;患眼情况和术眼情况均与总体视功能(A)维度得分呈负相关,见表4。
表5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2.6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以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作为应变量,以Spearman相关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视力损伤时间和双眼术后BCVA提高值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相关,双眼术后BCVA提高值影响身体运动功能(D)、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E)、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F)、精神心理健康(G)维度得分,视力损伤时间影响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F)、精神心理健康(G)维度得分。双眼术后BCVA提高值每增加一个单位使身体运动功能(D)维度得分平均减少1.947分,使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E)维度的得分平均减少2.790分,使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F)维度得分平均减少1.659分,使精神心理健康(G)维度的得分平均减少0.885分。视力损伤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使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F)维度得分平均增加1.055分,使精神心理健康(G)维度得分平均增加1.233分,见表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相对于术前显著提高,其中具体视功能维度方面提高最明显,其它生活质量各维度方面亦均有所提高。此外,与正常生活质量水平相比,本组患者术后在总体视功能、总体身体状况、具体视功能维度方面的生活质量尚未达到正常水平,但在身体运动功能、独立性/生活自理功能、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精神心理健康维度方面的生活质量均高于正常水平。分析原因可能与本研究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是在术后6mo采集,此时患者主观感受的总体视功能、总体身体状况、具体视功能还未达到稳定状态有关。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将对这部分患者进行长期观察。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手术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较为有效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视功能,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与白景山等[11]和钟彩玲[12]研究结果一致,认为手术可以显著地改善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视觉功能。廖伟等[15]研究也表明,视功能的提高有助于患者基本生活能力得到提高。
本研究发现,视力损伤时间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视力损伤时间与具体视功能、独立性/生活自理功能、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精神心理健康维度得分呈正相关。分析可能是由于农村地区各种原因导致患者就医行为的依从性较差,在视力损伤很长时间甚至视力很差时才前往医院就医和接受手术,易并发其它眼部和全身病变,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关于视力损伤时间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同时,我们发现,双眼术后BCVA提高值是影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最显著的因素,其与总体视功能、身体运动功能、独立性/生活自理功能、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精神心理健康维度得分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其中与独立性/生活自理功能维度得分的关系最为显著。双眼术后BCVA提高值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这与马力等[2]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进一步说明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不取决于术眼术后BCVA,而是取决于双眼术后BCVA提高值。关于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某些因素,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前眼底情况等,由于农村地区条件所限未能进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研究表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较术前显著提高。视力损伤时间和双眼术后BCVA提高值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手术是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手段。通过早期发现,提高白内障手术覆盖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社区防盲治盲的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