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的临床护理
2019-03-12熊佩文
熊佩文
(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江西 南昌, 330003)
牙颌面畸形是由于遗传基因异常或后天性因素导致的颌骨发育不良或过度发育所致,在多种不良因素的作用下引起的颌骨体态与颅面其他骨骼之间、上下颌骨之间、上下骨骼与颅面其他骨骼之间的关系异常,内部伴生口颌系统功能异常,外观表现为颌面形态异常[1]。牙颌面畸形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在影响咬合功能的同时也会影响面部整体外形,主要临床变现为咬合关系紊乱,部分患者也会出现面部比例失调情况[2]。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治疗矫治严重的牙颌面畸形,可通过正颌手术截骨、移骨不同颌骨的方法,纠正上、下颌骨不协调的异常关系,并通过正畸治疗调整牙弓与牙颌的不协调关系,排除牙颌干扰,矫正错位牙,使牙列整齐排列[3]。本研究探讨了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的疗效及不同术后护理措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矫治牙颌面畸形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中,女7例,男8例,平均年龄(32.70±1.50)岁,病程0.5~7.0年,平均(2.10±0.40)年; 研究组中,女8例,男7例,平均年龄(32.50±1.30)岁,病程0.5~6.0年,平均(2.10±0.30)年。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2组患者均符合牙颌面畸形的治疗标准,且了解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治疗的矫治方法。⑴ 对照组围术期护理: 手术前,护理人员监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 手术后,护理人员将患者安稳移动到病房中并保持病房安静,环境适宜,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用药指导,叮嘱用药的重要性,告知其他相关注意事项,实施常规护理。⑵ 研究组围术期护理: 采用新型优质护理模式。① 手术前护理。从患者确诊开始,护理人员即开始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术前向患者宣教手术须知,进行心理建设,帮助患者克服恐惧感,树立治疗信心,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与心理状态等,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就诊动机,向其普及牙颌面畸形及相关矫治知识,告知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治疗的矫治方法的优点、必要性、重要性,本院该手术相关仪器设备的先进性,手术医生娴熟的技术,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相关顾虑。② 手术中护理。护理人员提醒患者提前与相关医生预约手术住院时间; 在患者住院前,将患者手术所需的颌板模型提前准备好,住院后直接交给医生,从而减少患者等待手术的时间; 向患者讲解手术流程,必要时可在手术室内播放轻松、缓和的音乐来缓解患者的情绪与压力,使其将注意力转移到音乐上,更好地配合手术与护理措施。③ 手术后护理。术后,患者由于安装矫治器,无法正常刷牙,加上食物易残留,会导致患者口腔内滋生大量细菌,易诱发牙周炎等并发症,进而影响矫正效果。因此,护理人员术后应详细告知患者如何进行口腔护理,每天进行1次口腔冲洗,指导患者牙缝刷的正确使用方法,每天定时查看患者的口腔清洁、口腔护理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指导。监督患者餐后有效漱口,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牙缝刷,可大大改善患者术后口腔清洁情况,从而加快患者手术后恢复进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评价标准[4]: 包括显效(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术后恢复快)、有效(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术后恢复较快)、无效(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与术后恢复情况均未达标),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满意度评价标准: 包括病房管理、心理护理、服务态度、技术操作、基础护理及病情监视6个评价项目,每个项目评分1~4分(4分为非常满意, 3分为满意, 2分为一般, 1分为不满意),依据总分划分等级, 18~24分为非常满意, 11~<18分为满意, 6~<11分为一般, 0~<6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n(%)], 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14/1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3.33%(11/1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牙颌面畸形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分布群体和患者年龄段均较为广泛[5]。单纯的正颌治疗或单纯的正畸矫治,基本无法对牙颌面进行彻底改善与修复,改变牙颌面的不协调状态[6-8], 故近年来临床多采用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治疗矫治牙颌面畸形。本研究随机选取30例牙颌面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参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及术前沟通需求,更多地了解患者本身的症状及问题,选择截骨术式后再进行骨块的移动、固定与矫治,对于部分上、下颌都存在着严重骨性错颌畸形的患者则需要两个或以上的术式进行正颌治疗[9-11]。
2组患者接受联合矫治手术后,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选择专员实施优质护理[12-14]。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因护理周期较长,不良情绪、口腔问题、伤口感染、疼痛剧烈等问题出现较为频繁,对患者的康复效率与康复进程造成严重影响。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采用优质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则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相比常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大幅节省医疗时间,缩短患者的治疗与恢复周期,节省住院费用,并改善正颌联合正畸矫治术后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15-16]。
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使正颌联合正畸矫治术后恢复效果显著增强[17-18]。优质护理模式时刻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不断加强基础护理措施,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更加程序化、细节化,充分强调护理责任制的应用,将患者责任落实到人,使护理人员意识到自身责任,有效加强风险意识并提升服务质量,进而使整体护理水平得以提高[19]。
综上所述,在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治疗矫治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治疗中配合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改善术后恢复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