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019-03-12李换旗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7期
关键词:企事业内审独立性

李换旗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基本特征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政府对企业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以及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也变得迫在眉睫。但是在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内部审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独立性因此被大部分管理层忽略,内审部门就成为管理层为了维护企业和自身利益的工具,这在国内企业中屡见不鲜。具体而言,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可以分为以下两点:1.独立性较差。就公司结构而言,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事业单位内部职能部门的组成部分,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总会受到一些人员的影响;从所属部门来看,审计人员是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从内部审计人员自身来看,很大一部分人员没有自己的原则,没有遵循独立性的严格要求,甚至以此进行不正当行为。除此之外,有些企业在聘用内审人员时没有走正规的招聘程序,其胜任能力令人堪忧,审计的独立性也必然受到严重影响。2.职能界定不明。企业管理层、内部审计人员自身以及企业内的其他人员对内部审计的作用认知不足,内部审计可以对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审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对这样的行为无法理解,甚至对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都产生了疑问,这势必会导致内审部门和其他部门存在冲突,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利润。

(二)内部审计的基本特征。1.审计服务的内向性。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是为了实现对内部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从而降低自身企业的财务舞弊和造假等现象产生的可能性。因此我们既可以将内部审计部门定位为本单位的财务等方面的监督型部门,也可以将内部审计部门看作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必要信息的服务型部门。现阶段内部审计部门的基本职能主要都是为管理层提供必要信息,所以审计服务的内向性成为内部审计最本质的特征。2.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内部审计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企业的管理层,事实上内部审计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涵盖到企业经营的各个领域,可见审计范围的广泛性。正因为如此,内部审计的职能就不仅限制于查找企业的财务问题,还应该观察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以企业的长远利益为目标,针对企业风险进行保护性审计。

二、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受限的影响因素

(一)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各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所遵从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这部法律为1994年颁布,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这部法律已经跟不上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截至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意义上的法律去对内部审计独立性做一个全面以及系统的阐述,企业内部也没有相应的制度以及规定,这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当。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从根本上是要求企业可以设立不受任何限制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事实上很少有企业能够做到这个基本要求,绝大部分企业的内审部门还是受制于管理层和相关部门,决策会受到其他一些人的影响,这就会导致内审部门在开展工作时无法顺利的获取相应的材料,无法客观的做出判断,进而导致无法查找潜在的财务问题。这也进一步的说明,即使内审部门能够在工作中发现财务舞弊及造价等问题,也可能最终因为受制于管理层或其他相关人员,导致问题被掩盖,最终的结果是在企业的管理中以及整个公司的运行中留下隐患。在这样的机构设置中,内部审计部门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更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三)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欠缺。不管是外部审计还是内部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中都有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专业胜任能力,因为在工作中会遇到多变的情况,所以就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职业判断能力和较高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也就对审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没有办法获得固定审计机构的组成人员,这往往导致企业无法培养出足以胜任的审计人员,外部招聘也吸引不到高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另外,由于企业管理层缺乏相应的意识,也会忽视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这也是导致内部审计人才流失和难以胜任的最主要因素。最后,由于内部审计的结果往往不是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控制的,会很大程度上受到管理层和其他因素及人员的影响,这也会导致审计人员的工作无法继续开展,导致审计人员没有工作的动力,进入自我放弃的一种状态,而且一些审计人员对自己的职能定位也不明确。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内部审计独立性受到限制。

三、针对我国内审独立性问题的对策

(一)加速推进内部审计的法制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内部审计也需要依法治理。只有相关的法律制度得到完善,才能够促使相关负责人以及管理层摆正内部审计的位置,赋予内审人员应有的权利去获取需要的证据和资料,提出保护政策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而完成相应的工作。另外,企业内部也应该制定出相应的制度或规定,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首先企业的管理层以及其他部门应对内部审计有足够的重视,同时各企事业单位合理有序的设置相关机构,简要的说就是将内审部门的利益剥离出这个单位,也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这使得内部审计人员能够无后顾之忧的做出准确的审计判断,这就是内审独立性的具体表现。同时,企业也应明确强调各部门需要配合内审部门的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和评价。另外,我们还需加快完善整体的内部审计制度,为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素养。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者,所以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审计工作的多变性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是内部审计工作得以有效进行的最主要的前提条件。作为内部审计人员,我们需要不断地去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以适应新的会计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另外企业可以聘请优秀的、专业素质高的人才加入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培训和进行定期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法律常识。

四、结论

综上所述,独立性可以比作内部审计的灵魂,如果内部审计失去独立性,那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不管是政府,企事业单位还是相关工作人员,都应该意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对于国家以及单位的重要作用,有意识的去加强内部审计的工作。现代会计逐渐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延伸转变,同时随之而来的就是内部审计的工作也不仅仅是只关注企业内部的财务问题,其范围要涵盖到内部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所以我们要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使企事业单位持续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企事业内审独立性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独立品格培养
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责任要素及功能分析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方向研究
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进探析
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有效策略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浅谈企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