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家住在天楼山下,芙蓉江畔

2019-03-12丨■

遵义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镇生活

文 丨■ 杨 韬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题记

人在年轻时,总是像青青的秧苗,极尽所能朝着更高更远的地方生长,渐渐就忽视了脚下站立的这片土地。当这颗小小的秧苗终于长成了成熟的稻穗,这才谦虚的低下头,仔细而深情地凝望这个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地方。

故乡,回不去的地方才叫故乡。

吃米皮or走山路

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

一条芙蓉江穿过崇山峻岭,穿过泱泱四季蜿蜒而来,逐水草而居是从原始人开始的生活习惯,而我的祖先们远道而来,走过城市,走过山村,终于选择在此歇脚,并开始繁衍子孙后代,估计是这清幽幽的山,绿莹莹的水打动了他们。

屋后面是山,山的后面还是山,再往后就是天楼山。传说在几百万年前的天楼山也是一片汪洋大海,地球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形形色色的高山与丘陵,大海与陆地在某个时刻相互交换了位置,山不转水转。

童年的时光总是和煦而温暖的,屋前屋后果树成行,绿树成荫。曾祖父在当地横向比较之下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能背论语诗词,懂礼教,民国时期教过私塾,后来又当上了国民党的保长,童年很多时候都在他与文友的唱诗中度过,唱诗知道么?

故人西辞涩,黄鹤楼哦;烟花三月涩,下扬州嘞。

……

爷爷是民办教师,会拉二胡,一把自制的二胡能拉出人间百味,《春苗出土迎朝阳》《红梅赞》《江河水》,特别想听《二泉映月》可是拉不了,毕竟是自制的二胡,每到高音区就会破音甚至拉不出声音来。

四世同堂,十几口人,春耕秋收,秋收冬藏,生活怡然自得。

农闲时节,父亲和他的其他三兄弟就开始围着一张桌子,打一种地方牌叫大贰,和麻将类似,却比麻将复杂得多,要算符。大贰柒拾九符,小二七十六符……

每逢三六九,会随着父母去正安县城里赶集,没有车,只能步行十多公里山路,去到城里也是漫无目的随便瞎逛,消费对于那时候的农村人来说,是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唯独有一样东西不能缺,那就是回家的时候东门垭口的一碗蒸米皮。郁闷的是,有时候妈妈会让我做选择题,是选择花两块钱坐货车回去,还是选择吃一碗蒸米皮,走路回去。而我,往往会选择后者,农村孩子,脚力是充沛的。

夏天,门前的院坝晒满金灿灿的包谷,后檐沟三棵整齐划一的梨树已然结满果实,有鸣蝉在竹林里浅唱低吟。

河边有一大片鹅卵石,在河水经年累月的冲刷下变得圆润无比。小河潺潺流过,清澈见底,偶尔有白鱼跃起,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从家里出发开始脱衣服,当脱完最后一条内裤的时候,刚好到达河边,然后一跃而下,这个过程我们精心计算过很多年。

多年后仍会想起,那一年金黄的油菜花儿,青草覆盖的田埂;那一年青涩的少年,还有飞得很高很高的纸鸢。

小镇生活

后来,我们搬到了镇上。

这是一个新建的集镇,是乡政府的所在地,我们是搬迁进这个集镇的最早的一批人。早到什么程度?一条坑坑洼洼的“街道”,姑且称之为街道,不过三百米长,两边尽皆是荒草丛生、乱石横斜刚从老百姓手上征收过来的土地,就连乡政府都还在修。

偶尔有车辆经过,在门口的人就会惨叫着往屋里跑,不然溅起一地污泥能将人打湿得透透的。当有一次清晨醒来发现内裤被打湿的时候,我明白,我已经挥别童年,走向更为骚气的青春期了,而此时我应该前往镇上的中学读初中。

不知不觉中,这个小镇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在不断扩张,我们刚刚搬进来的时候不过十来家人,慢慢的三十多家,一百多家,小镇变得空前热闹。

生活在小镇上的人是最值得探究的,他们比起村里的人有着更为明显的优越感,毕竟他们都自认为是村里的成功人士,不然怎么可能搬迁到镇上;相比起县城里的人,他们又略显自卑,于是他们极尽所能地用物质来弥补这一心灵上的缺憾,粗粗金链子,或者是一件来自三线品牌的衣服,总之这个镇上的居民开始方方面面的比较和追逐。

镇上的变化越来越大,从一条街修到两条街,从两条街修到四条街,人们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不断有人进来,然后又出去,新的人又进来。周边的人越来越陌生,曾经的攀比与计较在此时变得单薄无力,无法搞清楚对方的来历,就没有任何比较的依据,更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大家已经有了我行我素的自信。

小镇生活在某个平静的九月被打破,我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26°四季

遵义这座城,不了解的时候认为只有遵义会议,了解之后发现遵义之外,还有很重特别重要的东西。

一条湘江河穿城而过,将这座城市一分为二,恰如阴阳两极,包罗万象。

那一年的大学校园,樱花开得肆无忌惮,一个少年,白色宽大的T恤,牛仔裤,板鞋,抱着一本厚厚的古代文学史,缓缓走过操场。

寝室住着六个人,其中五个来自农村,从大到小,依次互相称呼为大叔、二叔……幺叔,都没有便宜可占,相当公平合理。

当年寝室里聊得最多的莫过于,今天谁又在大街上看到了一辆宝马车;谁又数了一遍一栋高楼,一共30层;谁又看见了大街上有人亲嘴……

一件件,一桩桩的事情,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城里的五叔不说话,眼睁睁地看着我们聊这些他日程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漫长的时光不但能教人成长,也在深化认识,当这个城市楼越修越高,当这个城市的豪车越来越多,当社会越来越开放,当现代文明和尖端科技蜂拥而来的时候,当年吹下的牛逼也只能一笑了之。

从学习伊始,来到这个城市十年,恍如隔世,亲眼见证了这座城市从小到大,从大到更大,从繁华走向繁华,当年寝室的同学纷纷都在市里安家落户,娶妻生子,偶尔也在大街上亲嘴,过上了26°温暖如春的四季。

26°四季或许是一种生活状态,26°是人体最为适宜的温度,起码能证明几点,在家的26°有自己的房子,上班途中的26°有自己车,办公室的26°证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关于未来,大家都有了更多的打算,最近一次见面,聊的是川黔渝结合部中心城市对遵义区域经济的影响和城市品位的提升。

我们明白,不管你是否参与,是否身在其中,这个地方都将以一种全新的姿态,一种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好的动力,快速发展下去,最终隐匿于一片片霓虹之中,望尘莫及。

生活在继续,只是在阳光穿透树叶的清晨,你开着车小心翼翼地穿行在大街上,不经意间想起,在白云深山处,有一个地方,叫故乡,这个词,已经渐渐犹如坚硬躯壳下柔软的命门,触碰不得。

在那个山顶的小学里,木棉花开得正艳,破败的教室结着蛛网,翻开作文本子,在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我家住在天楼山下,芙蓉江畔……”

猜你喜欢

小镇生活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小镇
忙碌的小镇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