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验探究的生物学概念教学
——以“酶活性受温度和pH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例
2019-03-12杨红兰
杨红兰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浙江杭州 311121)
1 基于实验探究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提出
生物学概念是对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一个概括或者总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组织生物知识的基本单位,也是形成和发展抽象思维的基本单位。在生物知识体系中,生物学概念是构成生物学知识基本单位,是支撑生命观念形成的基石。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成效会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影响到学生整体知识体系的建构,最终影响到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高中阶段的生物学概念大多比较抽象,专业性强。高中生由于认知和思维能力的不完善,对一些抽象的、不常接触的概念不容易理解。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提供丰富的生物学事实和实验证据,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整理,主动建构自己的概念体系,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传统生物概念教学,教学的着力点大都放在概念文本的理解上,比较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师一般将概念的定义直接给出,然后从正例、反例、特例不同角度挖掘剖析概念的内涵、外延。这种概念教学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到大量的知识;弊端是,学生对习得的概念无法顺利迁移,不能灵活运用生物学概念去解释、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究其原因,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只认识了概念的表象,没有认识概念的本质。学生要真正理解并掌握概念,就需要自己主动探索,建构概念体系,控制对概念的本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教学过程重实践”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主动参与的过程,倡导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生物学概念大都建立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实验教学是生物学课程的特点。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都是先介绍概念再进行验证,缺乏探究性,且缺少真实情境,无法真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基于实验探究的概念教学,是指将概念教学与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有机结合,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景中展开实验探究,并在问题解决中完成概念的建构。在该教学模式中,概念、问题、探究、实验四个部分紧密相联,问题中蕴含着概念,概念支撑着问题的解决、探究的开展,实验是探究的载体,探究是实验的核心。
2 基于实验探究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基本流程
2.1 课前准备
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从教材、生产、生活中挖掘学生感兴趣的、蕴含着特定概念的探究内容,设计出研究性课题,发放给学生,并在课前汇总学生探究的结果。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前、课中探究。
学生自主选择课题,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包括资料查阅、社会调查、课前实验等科学探究任务。
2.2 课上探究
这是概念建构的核心环节。教师以科学探究为主线,实验活动为载体,科学思维为中心,帮助学生经历“问题—猜测—探究—理解—应用”的实践过程,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和活动,不断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具体过程如下。
2.2.1 问题情境,引出概念
教师结合学生课前探究的结果,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出新课的概念。学生针对情境中的问题,根据已有的概念或经验提出自己的推测和猜想。
2.2.2 探索研究,形成概念
各小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药品与器材,求证自己小组的推测与猜想。实验结束后,各小组如实客观地呈现与分析实验数据或实验现象,得出探究的结论,构建新课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参与指导,只是提供充足的材料,留出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探究,必要时可以适当引导与帮助。
2.2.3 理解体会,抽象概念
教师根据概念建构的需要,精心设计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交流讨论,这是学生思维碰撞的一个重要环节。交流内容既可以围绕实验结果(找共性结果、分析异常现象等),也可以分享本次探究过程中的收获,甚至可以组间点评。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倾听、质疑、综合意见,逐步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最后,通过小结,自然而然地归纳出本节课的概念。
2.2.4 应用拓展,深化概念
对概念的掌握并不是以能描述为最终目的,教师需要创设出基于生产生活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新建构的概念尝试进行解决,通过学以致用,深化概念。下面以“酶活性受到温度和pH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一概念的建构为例,谈谈基于实验探究的生物概念教学的教学实践。
3 基于实验的探究式生物概念教学的实践
3.1 教学目标
“酶活性受温度和pH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一概念从属于新课标概念2下面的一个次位概念,教学提示建议开展“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探究性实验。根据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能够建构起“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这一概念,并能运用这一概念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调控酶活性的影响因素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够习得概念建构的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提升科学思维的品质。
3.2 教学过程
3.2.1 课前准备
在上课前,笔者要求学生从身边寻找跟酶有关的生物学现象或事件,并以小组为单位联系生活或生产实践,提出一个跟酶有关的探究性课题。如,其中有个小组提出:“苹果削皮或榨汁后为什么会迅速变色,如何让榨出的苹果汁不变色?”学生探究欲望很强,查阅资料发现,这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酶促褐变现象,主要是跟细胞中的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密切相关。除了苹果,很多果蔬也存在褐变现象,如土豆、茄子、莲藕等。因此,“降低果蔬褐变的发生率”这一课题对现在的净菜加工行业有指导意义。基于以上想法,教师决定以“探究苹果褐变的原因及降低褐变发生率作为课堂主线”,帮助学生建构“酶活性受温度和pH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一重要概念。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并探究苹果变色的原理,从生物学角度出发,提出延缓苹果变色的措施。学习小组设计简单实验加以验证(特别交代无关变量的等量控制),将将实验过程和结果拍照或录视频上交。
3.2.2 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
3.2.2.1 问题情境,引出概念
教师播放学生课前录制的实验视频1:把一个苹果削皮后均匀切成4块,一块放在白纸上,其余三块分别浸泡在等量的柠檬水、清水和沸水中;分别观察并记录4块果肉颜色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放在白纸上果肉一会儿就开始发黄变褐,而浸泡在清水、柠檬水和沸水中的果肉几乎没有颜色变化。
教师提出问题:
①为什么苹果果肉会变色?究竟是什么导致苹果果肉变色呢?
②浸泡在清水、柠檬水和沸水中的苹果块均不变色,基于这一现象你如何解释?
通过褐变原因的介绍,教师顺利引出导致苹果果肉变色的幕后主使——酶(多酚氧化酶)。
教师继续播放视频1:将清水、柠檬水和沸水中的苹果块取出分别放在白纸上,10 min后,来自清水的苹果块褐变比较明显,而来自柠檬水和沸水苹果块果肉颜色变化不明显。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浸泡过柠檬水和沸水的苹果块,暴露在空气中也不变色了?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提出“高温和酸性环境可能使多酚氧化酶失活”的猜测。
教师告诉学生:理科观点的提出一般需要实证的支持。刚才的猜测是“温度和酸碱度会影响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为了验证猜想否正确,可以通过科学地开展实验来验证。
3.2.2.2 探索研究,形成概念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利用以下实验器材,自行进行探究:质量分数为1%的儿茶酚溶液、不同pH的缓冲液、蒸馏水、恒温水浴锅、冰块、纱布、试管、榨汁机、量筒、烧杯、滴管、移液器等。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变量分析,完成表1;然后,指导学生完善实验步骤,完成表2。
表1 变量分析表
表2 实验记录表
为方便比较不同组别儿茶酚溶液褐变的程度,按照表3设定褐变的4个等级(“+”的多少表示褐变等级的大小)。
表3 儿茶酚溶液褐变的程度
学生利用实验室仪器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教师指导学生处理并分析数据,并按照图1,以温度或pH为横坐标,褐变等级为纵坐标进行数学建模。
3.2.2.3 体会理解,抽象概念
教师提出系列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1)结合图1中曲线,概述温度和pH跟酶活性的关系。
(2)请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举出温度和pH对酶活性产生影响的实例。
(3)多酚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根据蛋白质的特性,高温、强酸、强碱以及低温条件下,酶活性下降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4)课前探究中,部分组发现用白醋或柠檬酸与苹果一起榨汁的实验中,苹果汁颜色还是在缓慢加深,这该如何解释?
(5)课前探究中,有些组合尝试用盐水浸泡削皮的苹果,发现防止褐变的效果也很好。对这一实验结果,怎么解释?
(6)通过本次实验,你对酶的作用条件形成了哪些认识?
(7)结合酶的特性,请从生物学角度,提出防止苹果褐变的措施。
3.2.2.4 应用拓展,深化概念(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本堂课建构的概念,周末回家鲜榨苹果汁,要求请拍照上传,附上榨汁的材料、处理的方法、实验结果说明。
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出谋划策:为防止褐变,有些净菜加工基地超标准添加亚硫酸钠等含硫食品添加剂,导致蔬菜制品中的二氧化硫超标,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他们迫切希望寻求到安全有效的护色保鲜方法。请利用本堂课建构的概念积极献计献策。
在可能的情况下,学生走访中国茶叶博物馆,了解绿茶、红茶等的加工工艺;走访汇源果汁等果蔬加工基地,了解实际生产中的护色保鲜流程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基于新课标“教学过程重实践”“通过探究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理念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进行概念教学的尝试课。整个概念形成经历3个环节:课前,学生在生活原型中感知概念;课中,学生在探索交流中建构概念;课后,学生在应用拓展中深化概念。由于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来自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学生探究热情很高。通过真实问题的探究,学生不仅对概念本质有了深刻地理解,更关键的是习得了概念建构的科学方法,发展了科学探究的能力,提升了科学思维的品质,强化了社会责任意识。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问题的收集还是探究活动的组织,都需要精心筛选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