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注水处理下香菇氮磷钾运转情况研究*

2019-03-12李云霞韩鹏远柴美清王伟仁原佳敏张锁峰

中国食用菌 2019年2期
关键词:转色菌棒出菇

李 青,李云霞,韩鹏远,柴美清,王伟仁,原佳敏,张锁峰,赵 毅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试验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31)

香菇(Lentinula edodes)是世界上第二大食用菌,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1-2],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且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以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被誉为“植物皇后”[3-4]。香菇中含有高达4.9%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包括磷、钾、钠、钙、铁、锌、锰、硒等,这些矿质元素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及催化生化反应能力,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5-6],是人体新陈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化学元素,缺少任何一种都可能会引起生理失调,甚至致病[7-8]。其中,钾和钠是细胞外液的重要成分,在体液的储留和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9];钙、磷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10]。有报道称,每100 g香菇干品中,磷含量为415 mg、铁为26 mg、钙为124 mg,是人类补磷、补铁、补钙的佳品[11-12]。

香菇是一种腐生性真菌,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分解吸收栽培基质中的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而随着出菇潮次的增多,菌棒开始逐渐萎缩,营养物质和水分也会逐渐减少,无法满足后期香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此时就必须要让菌棒进行“休息养菌”[13]。虽然已经有很多专家对香菇的营养成分做过研究,但是对于如何增加香菇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并提高香菇中的养分利用率的报道却很少。本试验通过在香菇头潮菇结束后,选择不同的时期对菌棒进行注水并补充养分,以此来探索提高香菇养分利用率的养分补充时期和配方。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1月~12月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示范基地进行。试验选择枣木屑为栽培基质,配方为枣木屑:麸皮:石膏=79:20:1。在第2潮菇和第3潮菇出菇前,以不同的注水处理为试验因子,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处理A:糖10%、尿素0.25%、磷酸二氢钾0.10%、钾肥0.075%;处理B:糖20%、尿素0.50%、磷酸二氢钾0.20%、钾肥0.15%;处理C(CK):不做任何处理。按照管理要求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出菇管理。

取样方法:在出菇后提取香菇样品作养分含量(氮、磷、钾)测定。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将香菇菌棒样品烘干粉碎后过60目筛,按照《土壤农化分析》方法对其氮、磷、钾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

氮、磷、钾含量测定,采用硫酸-过氧化氢消化,半微量蒸馏法测氮,钒钼黄比色法测磷,火焰光度法测钾。

1.4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注水处理下香菇菌棒中养分含量的变化

2.1.1 不同注水处理下香菇菌棒中氮含量的变化

不同注水处理下香菇菌棒中氮含量的变化结果见图1。

图1 不同注水处理下香菇菌棒中氮含量的变化Fig.1 Change of nitrogen content of the Lentinula edodes stick under differen water injection treatment

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香菇生长周期的推移,菌棒中的氮含量呈现“M”型变化趋势,在转色完成时达到最大,为31.00 g。随后香菇开始出菇后,菌棒中的氮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在第2次出菇后菌棒中的氮含量有略微增加,随后又开始逐渐降低,到第三次出菇后,菌棒中的氮含量降至最低。只剩下7.07 g。

“一定、一定,魏书记的指示我切实执行,部里布置的任务也要完成。陵矿从破产到现在,在您的领导下变化是巨大的,特别是民生方面,繁荣兴旺,魏书记,喂,喂喂…..”那边电话挂了。

在第2潮菇和第3潮菇进行了不同的注水处理后,由于处理中加入了尿素,菌棒中的氮含量均比对照有所增加,具体表现为处理B>处理A>处理C(CK),说明加入尿素越多,菌棒中的氮含量越多,但是2个处理间氮含量的增加值并不显著。

2.1.2 不同注水处理下香菇菌棒中磷含量的变化

不同注水处理下香菇菌棒中磷含量的变化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香菇菌棒中的磷含量变化趋势和氮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也是在转色完成时达到最大,随后在第2次出菇时菌棒中磷含量有所增加,之后又逐渐下降。在第2潮菇和第3潮菇进行了不同的注水处理后,由于处理中加入了磷元素,导致菌棒中的磷含量较对照有所增加,具体表现为处理B>处理A>处理C(CK),但是彼此之间差异并不显著。

图2 不同注水处理下香菇菌棒中磷含量的变化Fig.2 Change of phosphorus content of the Lentinula edodes stick under different water injection treatment

2.1.3 不同注水处理下香菇菌棒中钾含量的变化

不同注水处理下香菇菌棒中钾含量的变化结果见图3。

图3 不同注水处理下香菇菌棒中钾含量的变化Fig.3 Change of potassium content of the Lentinula edodes stick under different water injection treatment

由图3可以看出,菌棒中的钾含量在转色完成前呈现上升趋势,在转色完成后呈现下降趋势,第1次出菇到第2次出菇阶段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随后随着出菇潮次的增多,开始逐渐下降。在第2潮菇和第3潮菇进行了不同的注水处理并加入不同浓度的钾元素后,菌棒中的钾含量有所上升,且浓度越大,钾含量越多,但是增加值并不显著。

2.2 不同注水处理下香菇养分利用率分析

不同注水处理下香菇养分利用率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不同注水处理下香菇对菌棒中氮、磷、钾的利用率各不相同,其中氮和钾的利用率均在第1潮菇中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39%和7.04%。随着出菇潮次的增多,氮、磷、钾的利用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且第3潮菇中氮、磷、钾的利用率下降较第2潮菇多,下降率均达到了50%以上。

在第2潮菇和第3潮菇进行了不同的注水处理后,处理A中氮、磷、钾的利用率均较处理C(CK)有所提高,而处理B较CK有所降低。处理A中氮、磷、钾的利用率在第2潮菇中分别较处理C(CK)增加了27.27%、21.10%、24.23%,在第3潮菇中分别较处理C(CK)增加了16.23%、2.70%、2.42%,说明在第2潮菇进行注水处理A可以明显提高香菇氮、磷、钾的利用率。

表1 不同注水处理下香菇养分利用率Tab.1 Nutrient utilization of the Lentinula edodes under different water injection treatment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香菇菌棒中氮、磷、钾的含量基本呈现“M”型变化趋势,在转色完成时达到最大,在第2次出菇时有略微上升,之后又呈下降趋势。不同的注水处理,香菇菌棒中氮、磷、钾的含量表现为处理B>处理A>处理C(CK),但处理A和处理B间差异不显著。随着出菇潮次的增多,香菇对菌棒中氮、磷、钾的利用率逐渐下降,第2潮菇下降率较第3潮菇低。不同的注水处理,处理A在第2潮菇中能明显提高香菇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较对照提高27.27%、21.10%、24.23%。因此,在香菇代料栽培中可以考虑在第2潮菇出菇前选择注水处理A来提高香菇的养分利用率。

香菇菌棒中氮、磷、钾的含量在转色完成时达到最大。这是因为转色是香菇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关键环节,是菌丝进行营养物质的转化、合成和积累的过程[14-15]。在之前的试验中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16]。在出菇阶段,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利用菌棒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17],因此会出现下降趋势。由于香菇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菌棒中的氮、磷、钾含量会出现“M”型变化趋势。

试验中,2种不同的注水处理,香菇菌棒中氮、磷、钾的含量表现为处理B>处理A>处理C(CK)。说明注水处理加入的营养元素浓度越大,菌棒中的养分含量越高,但是彼此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加入高浓度的营养元素对增加菌棒养分含量并没有多大作用,而且加入高浓度的营养元素容易造成原料的浪费。

试验中,随着出菇潮次的增多,香菇对菌棒中氮、磷、钾的利用率逐渐下降。这是因为在出菇阶段,菌棒中的养分和水分在逐渐丧失,可供香菇吸收利用的养分也在逐渐降低。通过注水处理补充养分含量和水分,可以让菌棒达到“休息养菌”的目的,为下一潮菇的生长提供养分[18-19]。但是,香菇生长越到后期,菌棒损失的养分和水分越多。第3潮菇再通过注水补充养分,已经无法满足香菇所需的营养[20-21]。因此,第2潮菇菌棒中氮、磷、钾的利用率下降幅度较第3潮菇低。

综上所述,在香菇代料栽培中可以考虑在第2潮菇出菇前选择注水处理A来提高香菇养分利用率。

猜你喜欢

转色菌棒出菇
胶东地区设施栽培奥尼尔和米斯蒂蓝莓花色苷代谢研究
基于加权关联网络分析的辣椒(Capsicum annuum L.)果实颜色转变相关基因的鉴定
香菇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要点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秋栽香菇养菌出菇管理顺口溜
陇西县香菇出菇管理规程
香菇菌棒转色期胞外酶活性变化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