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KP联合过伸位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2019-03-12曹峰幸永明李纯志程继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节段椎体骨质

曹峰 幸永明 李纯志 程继伟

椎体多节段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压缩性骨折导致的身体疼痛和后凸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如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等,常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且疗效相对较差[1]。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逐渐普及和发展,为骨质疏松性多层次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最常用的外科手术之一[2]。结合术前过伸位复位,可以更好恢复伤椎高度,并减少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探讨PKP联合过伸位复位治疗椎体多节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多节段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老年患者62例,男27例,女35例;年龄(71.2±6.3)岁。所有患者于术前完善影像学检查,以明确受累椎体。纳入标准:(1)病程≤3周;(2)骨折节段≥2个;(3)腰背疼痛明显影响患者日常生活;(4)患者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排除标准:(1)因其他原因所致的病理性骨折;(2)合并神经根或者脊髓损伤,或椎体爆裂性骨折;(3)不能配合完成治疗及术后随访的患者;(4)单个椎体骨折。将患者随机分为PKP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1例。PKP组:男13例,女18例;平均年龄(70.4±6.8)岁。2节段椎体骨折23例,3节段6例,≥4节段2例。联合组:男14例,女17例;平均年龄(72.0±5.9)岁。2节段椎体骨折21例,3节段7例,≥4节段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伤椎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PKP组按患者病情选择麻醉方式,俯卧体位,在X线机荧屏监视下行PKP手术治疗[1]。将穿刺针刺入椎弓根内,后建立工作通道,并将球囊置入通道,加压膨胀,抬升椎体终板至椎体高度恢复,后拔除球囊,再向病椎内注入骨水泥,注意观察有无骨水泥渗溢发生,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联合组患者麻醉成功后,先行过伸体位复位,再行PKP手术。术者于术前仔细分析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了解患者病椎情况及其周围组织损伤程度,以预计复位时所需力度。手法复位时,通过在上胸部和髂前上棘处垫横枕,使脊柱保持过伸。两名助手分别在头侧和足侧牵引,然后缓慢抬高下肢,使身体上下部呈近30°的过伸位,术者用双手掌交叠垂直按压伤椎,缓慢加压至后凸畸形消失时即可停止,复位后采用相同方法进行PKP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记录术中单个椎体的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及术中有无发生脊髓、神经根损伤和骨水泥渗漏等情况;(2)分别于术前、术后3d和术后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系统(VAS)对患者腰背疼痛程度进行评分;(3)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4)在X线片上测量手术前后的Cobb 角,及椎体前缘高度和中部高度比,即病椎椎体前缘(或中部)高度/相邻正常椎体前缘(或中部)高度×100%;(5)随访两组患者术后邻近椎体发生再骨折情况[3]。为减少测量误差,所有测量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并取二者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单个椎体)术中出血量(ml)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ml)骨水泥渗漏[n(%)]PKP组 31 35.93±13.25 8.74±3.21 4.21±1.26 3(9.68)联合组 31 40. 85±16.83 8.27±3.83 4.45±1.57 2(6.45)t/χ2值 -1.279 0.524 -0.664 0.217 P值 0.206 0.602 0.509 0.641

2.2 腰背痛和ODI比较 术后3d及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前和术后VAS评分在PKP组和联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d及术后6个月时联合组ODI评分均明显低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和ODI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和ODI比较(±s)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PKP组比较,#P<0.05

组别 VAS评分(分) ODI(%)术前 术后3d 术后6个月 术前 术后3d 术后6个月PKP组(n=31)7.14±1.23 2.43±0.67*1.59±0.73* 73.45±8.12 36.83±6.81* 16.85±4.76*联合组(n=31)6.89±1.36 2.30±0.58*1.43±0.61* 72.29±7.39 30.43±6.13*#13.32±4.61*#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和Cobb角变化情况比较 术后3d及6个月时,PKP组和联合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和椎体中部高度比较术前有所升高,同时Cobb角较术前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3d及术后6个月时的椎体前缘高度比和椎体中部高度比均明显高于同时段PKP组测量结果,而Cobb角则明显低于PKP组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和Cobb角变化情况(±s)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和Cobb角变化情况(±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与同时段PKP组比较,#P<0.05

组别 椎体前缘高度比(%) 椎体中部高度比(%) Cobb角(°)术前 术后3d 术后6个月 术前 术后3d 术后6个月 术前 术后3d 术后6个月PKP组(n=31) 61.16±14.73 75.03±11.37* 74.32±10.93* 73.01±7.83 80.76±5.34* 80.12±5.14* 20.04±5.43 11.64±3.27* 11.73±3.41*联合组(n=31) 60.85±15.15 80.86±10.71*# 79.98±11.13*# 73.73±7.05 83.46±4.21*# 82.71±4.62*# 19.66±5.12 9.73±4.02 *# 9.83±3.86*#

2.4 骨折再发生率比较 随访期间,PKP组新发相邻椎体骨折2例,发生率6.5%,联合组有1例出现再发骨折,发生率为3.2%,两组骨折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多样,严重压缩骨折可导致明显的腰背疼痛和脊柱后凸畸形,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单个椎体发生骨折后,由于相应椎体应力改变常继发序贯性的脊柱骨折,加重患者病情。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如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等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且疗效相对欠佳,同时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4]。因而如何有效快速止痛、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并促进患者早下地活动是该病治疗的关键。

PKP是近年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常见微创技术,不仅创伤程度轻,且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痛苦,术后可早日下地活动,有利于患者恢复[5]。相对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PKP借助球囊扩张器在病椎内形成空腔后向内注入骨水泥,其骨水泥的渗溢率低[6],而结合术前过伸体位复位,有利于更好地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临床上,评估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治疗疗效的常用指标为患者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情况。本资料结果显示,联合治疗和PKP单用均可明显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和ODI指数(P<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并有助于患者术后身体功能的恢复。PKP术减轻患者疼痛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骨水泥固定能减轻骨折块微动对神经的刺激,同时骨水泥能栓塞椎体中的小血管,并破坏椎体内的感觉神经末梢,这有助于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及疼痛[7-9]。此外,联合组术后的ODI评分明显低于PKP组(P<0.05),提示相对于单独PKP治疗,术前辅以过伸位复位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明显改善椎体前部、中心高度比和Cobb角(P<0.05)。治疗3d、6个月后,PKP联合体位复位组Cobb角明显低于PKP组,同时椎体前部高度比和椎体中心高度比均明显高于同时段PKP手术组,提示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PKP治疗,有利于纠正椎体高度和脊柱后凸畸形,与既往研究结果基本相同[10]。由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多无明确创伤或仅有轻微外伤,因此椎体的嵌插较轻,通过术前过伸位复位后,可恢复部分椎体高度,减少骨折碎片嵌插,并减少球囊扩张所需压力。防止高压注入骨水泥引起渗溢,并可进一步恢复病椎高度及纠正后凸畸形,表明在PKP手术前行过伸位复位有重要意义。

本资料PKP组及联合组,术后随访期间均有患者发生邻近椎体新发骨折,故对于此类患者,一方面强调抗骨质疏松治疗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应完善术前检查,针对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骨水泥,并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以及出院后及时随访,以降低椎体新发骨折发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PKP联合过伸位复位是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措施,与单纯PKP术比较,该法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恢复和维持椎体高度,并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节段椎体骨质
高速铁路节段箱梁预制场规划设计研究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