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与智者
2019-03-12王兆贵
□ 王兆贵
在通俗历史读本中,有关曾子的事迹很多,说的都是大贤人曾子懂礼貌、重孝道、讲诚信的小故事。还有一件事是说“曾子杀人”的,但出场人物不是曾子,而是曾子的母亲。
据《战国策·秦策二》记载,秦国大将甘茂承武王之请攻打韩国的三川,可他却在去魏国结盟时变卦了。武王纳闷,问甘茂不愿出征的理由。甘茂说:进军三川必须先拿下宜阳,而宜阳是韩国的重镇,破险阻劳师远征的难度太大了。更难的是,我能对付前方的强敌,却无力对付后方的政敌,特别是在出师不利的情况下,难免会有人进谗言。到那时,大王将如何应对呢?樗里疾、公孙衍等都是秦国权臣,他们若倚仗同韩国的关系,在攻打宜阳时从中作梗,大王必会听信。那样,大王就欺骗了魏国,我也会招致韩国怨恨。
为了说服武王,甘茂引用了曾参杀人的典故:曾参在鄪邑时,有个与曾参同名同姓的人犯有命案。有人对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母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杀人,神态自若地织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母仍不相信,照旧埋头织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跑来报信说,曾参杀人了。曾母这才害怕了,扔掉梭子,翻过矮墙跑了。甘茂讲的这个故事,史称“三告投杼,贤母生疑”。甘茂说,就连曾参这样的贤德之人,他的母亲都会产生疑惑。现今来说,我不如曾参贤德,大王对我的信任又不如曾参的母亲,而非议我的将不止三人,我担心大王到时候也会扔掉梭子啊! 武王坚定地说,我不会听信他人的非议,让我们歃血为盟吧!于是,武王就同甘茂在息壤订立了盟约。
但当兵临城下后,征伐的难度果如甘茂战前所料,围困宜阳达五个月之久,也未能攻陷。樗里疾和公孙衍二人趁机在武王面前进谗言,武王就提议让甘茂撤军,待时机成熟后再行举兵。甘茂不同意休战,他知道武王灰心了,不想再打下去,就指着息壤的方向说,息壤在彼。意在提醒武王,不要忘了我们有约在先。武王于是把国内兵力都调来,让甘茂继续指挥作战,最终攻克了宜阳。
关于曾母的“三告投杼”的故事和那个著名的“三人成虎”的典故一样,其实就是现实世界的写照,说明语言传达出来的信息经过累积后会产生叠加效应,以至左右事实真相。同一件事,一两个人说,可能不足为信,但若三个以上的人都这么说,就有可能裹挟人们的良知,改变人们的判断。孔子为何告诫子贡要谨慎地使用语言的力量,道理也在这里。
由此联想到手机中的微信,不能说所有信息均不可信,但也正是因为可信与不可信的内容掺杂在一起,才让人们一时真假莫辨,无所适从。在网上传播信息的人,有些是为了引起关注,以便带动广告,有些是为制造轰动效应,成为所谓“网红”一夜成名。这也没什么,只要不造谣生事、中伤他人,信不信由你。可是,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传播的内容是有靶向的。为达不可告人的目的,处心积虑地加工剪辑、编排出一些耸人听闻的事件,标题极尽刺激之能事,内容谙熟春秋之笔法,况且又是闻所未闻的隐秘,一旦被人一再转发,原本是昨天的事,传来传去变成了今天的事;原本是彼地的事,传来传去变成了此地的事;原本是个别现象,传来传去就成了普遍现象;原本是没影的事,传来传去就变成了真事;原本是发帖人的观点,传来传去变成了名家的论断。不论是我国古代三告投杼、三人成虎的典故,还是西方现代的戈培尔效应,都告诫人们:谎言重复的力量极具杀伤力。真假难辨的信息累积多了就会产生叠加效应,不由你不信,不由你不转。
同古代相比,现代信息的传播,不论载体与渠道,还是模式与手段,不知要先进多少倍、便捷多少倍。鼠标一点,手指一触,你要传递的信息就能即时飞到千里之外。可是,这样的优势,同样能被流言制造者利用。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对付流言了呢? 不仅有,而且并不复杂,这就是苏格拉底教给门生的“三筛而后定”理性判断法则。
一次,有位门生匆忙来见苏格拉底,兴奋地说:告诉您一件事,您绝对想不到……苏格拉底打断他的话说: 等一下。你先告诉我,这件事你用心过滤了没有?门生说,还没有。苏格拉底说,你听到的事,在传给别人之前,至少要用筛子过滤三次。首先要过滤一下:这件事是真的吗?门生说,我是在街上听说的,大家都在传,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苏格拉底接着说,那就再过滤一次: 你告诉我的事是善意的吗?门生说,正相反。苏格拉底继续问,你这么急着告诉我的事,很重要吗?门生说,并非很重要。苏格拉底概括说,你所要告诉我的消息,经过筛子三次过滤后,既不重要,又非善意,更不知真假,说出来只会造成更多人的困扰,又何必再去传它呢?
正如荀子所云:“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滚来滚去的弹丸,遇到坑洼的地方就停住了;传来传去的谣言,到了智者那里就失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