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有效性
2019-03-11李庆良
李庆良
摘 要: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教学的重心已经由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学科在教育中起到的作用越来重要。由于其涉及到知识面范围较广,内容较为错综复杂,所以使学生学习起来会存在一定困难。对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希望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 科学教学 有效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人们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科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基础性学科,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要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农村小学和城市的学校相比就会显得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欠佳、学生很少有机会去科技馆等科学宣传场所,这些都时时困扰着科学课教学在农村小学的高效开展。
一、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小学科学在教学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学也更加的多元化,加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在实践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有效性的发挥。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处于主体地位,对学生有着绝对支配的权利,全程控制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科学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进而缺乏自主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枯燥,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对科学知识没有深入的理解。最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比重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占据大量的时间,忽视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操作机会,进而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目标设计中,农村教师考虑最多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的完成与否也往往是以教案为依据,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按部就班地操作教案,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稍有“出格”的表现,就会被立刻拉回到既定的教学设计上来。学生的思想被禁锢在一个封闭的教学框架之中,活动受到制约,个性难以张扬,致使课堂上缺少了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激情。教案的设计也是完全按照教材的安排,不敢做丝毫的调整与改动,这严重的限制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进行科学课教学时,教师要挖掘教材,吃透课程标准的精神,灵活把握教学目标。要明白教学目标是用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而不是衡量教师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标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促进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上,教师必须走出“以教师为中心”的误区,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目标,使农村科学课教学沿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方向前进。
(二)发掘地方课程资源,充实科学课教学内容
农村小学虽然没有城市中优良的科学教育资源,但农村的孩子天天与鸟兽虫鱼为伍,日日与山川草木相伴,生活的内涵一点也不比城市的孩子逊色。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联系他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发挥孩子们丰厚的感性认识的优势来服务教学,自觉充实教学内容,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可以改变教科书中的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力求做到因时而教、源趣而授,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的更为紧密。将《各种各样的花》的教学调整到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教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的大科学课中,放飞在花的海洋里,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就可以掌握花的共性,了解到花的构造,进而认识到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特征及其区别。而《植物的果实》则选择在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进行教学,发动学生到大科学课中广泛收集各类植物的果实,然后带到课堂中观察,采用浸泡、解剖、尝味等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增进、完善学生对果实的认识。科学课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随时而择、因地而栖。
(三)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展课外自然研究活动
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进行考察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教师注意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去上课,自然课中凡是适合在当地自然环境中教学的内容,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植物与环境、能源矿产、岩石、土壤等等,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并注意把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和改变当地自然面貌结合起来,把自然课的教学和课外自然研究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自然课取得了综合的教学效益。如学生通过科学课里的《水》的学习,自觉应用于实践,主动考察研究本地水资源循环情况,找到了本地居民生活用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课堂向课外拓展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学生在课内与课外的沟通中,在学习和实践中,真正学到了科学知识,锻炼了科学实践能力,科学意识不断得到增强。
结语
总之,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发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地域优势,挖掘农村的地方资源,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思路,注重学生的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创造性地为科学课教学服务。这不仅能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也可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建立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胡春燕.浅析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知識文库,2018(17):92-93.
[2]张光凡.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6):75-76.
[3]李廷彬.浅析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6(06):160.
[4]李永臣.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0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