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党建引领医院文化建设
2019-03-11严建军肖鑫
■ 文 严建军 肖鑫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地处浦江之滨,陆家嘴以东,洋泾腹地,始建于1943年,历史底蕴深远,文化积淀厚实。长期以来,医院把文化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坚持长抓不懈,取得丰硕成果。医院已发展成为“全民健康管理示范医院”“国家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无烟医院”“上海市花园式单位”“上海市优秀志愿者服务基地”“WHO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并连续9届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
一、努力传承“公益利民”文化基因
医院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坚持制度创新与观念更新相结合,进行整体规划,统一部署,不断将医院文化“传统因子”与“时代元素”有机融合,为医院文化及全面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注入“公益利民”时代元素,打造“公益利民”文化品牌。公利医院最初的院名“公利”为“公众福利”之意。在医院发展长河中,不论是初创期的“施医布药”,还是50年代在浦东地区麻疹大流行救治工作中的贡献,都体现了福利救济的公益之心。步入新世纪的公利医院,更是大力弘扬公益利民文化。2005年,公利医院第一批援摩医疗队进驻塔扎,因工作出色获得“国家先进援外医疗队”称号,并获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亲切接见。2008年,医院在浦东新区率先牵头成立陆家嘴医疗联合体,探索医联体成员单位间的资源共享和技术帮扶,特别在医联体内开展影像互联传输辅助读片,帮助社区医院免费读片诊断数量累计突破万张。2000年开始对口帮扶重庆万州上海医院,无私地输出人才和技术,通过12年建设,重庆万州医院成功晋级二甲医院。2009年以来,医院先后派遣10余名援疆、援滇医疗队员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自2009年开始,医院组织专家下社区每年开展“健康公益讲座”100场以上,迄今累计8年,受众6万余人次,“百场公益讲座”已成为传播医学知识,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平台和品牌,先后荣获上海市医伦会“优秀科普教育案例奖”、浦东新区“十佳好人好事提名奖”。
创建区域化医疗党建联盟,助力建设“健康浦东”。2015年11月,由医院牵头,携手周边洋泾、金杨、张江、孙桥、金桥等7个街镇,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搭建起区域化医疗党建联盟大平台。医院充分发挥党员和员工志愿者专业特长,在医盟所属各街镇开展巡回大型义诊近20场,受惠人次3500余人次,并发展出“健康面对面”“慢病工作坊进社区”“生命护航”社区急救培训等品牌项目。同时,医院还在每年学雷锋日、国际社工日、国际志愿者日等,开展“至善公利+”项目系列活动,如爱心义卖、募集捐赠、慈善拍卖,相关报道多次见诸《健康报》《解放日报》等中央和上海主流媒体,金桥医盟的经验总结刊载于党建网、光明网等中央媒体,引起很好的社会反响。医院红鸽志愿服务基地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志愿者服务基地”。以医院红鸽志愿者孙炳元为原型拍摄的微电影《心履》获得“美丽上海公益广告大赛银奖”,孙炳元本人获得“浦东新区十佳好人好事”荣誉称号。
二、倾力打造“公益利民”文化图谱
在一代代“公利人”艰苦创业历程中,医院积淀、孕育、形成独特的“公利医院文化”,以“公益利民”为精神内核,沿着公利院训“厚德立院,严谨治院,博学兴院,创新强院”的脉络,开展医院文化的丰富实践。
以德为先,开展思想文化建设。一是开展公利讲堂。公利讲堂融合道德讲堂、医德医风教育、医院文化建设讲座、学术人文讲座等内容,从潜移默化中传递医学人文思考,净化执业环境。二是建设医德医风电子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员工医德档案,并与职工年度评优相结合。三是建设医德教育的立体宣传阵地。通过报刊、微信、微博、宣传栏、电子屏等多种媒介,介绍锦旗背后的故事,推出援摩援疆故事、公利人物进地铁等宣传专题,挖掘和推介医院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在线上线下营造学习典范的舆论环境,涌现出上海市劳动模范邱建平、浦东新区职业道德模范吴昆仑、浦东新区三八红旗手李文艳等一批先进人物,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上海市青年文明号、浦东新区文明窗口等一批先进科室。四是开展人文主题教育活动。在《浦东时报》开辟“公利医事”故事专栏、开展“视角·身边人”主题摄影展、“塔扎记忆”援摩风采摄影展等活动,去年“公利医事——讲述医生和病家的故事”获得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院训院风带动医德医风”优秀案例奖。
以严为基,夯实管理文化建设。
一是双精管理文化。双精管理指“精细化管理、精深化开发”,“精细化”是指横向注重环节和细节,“精深化”是指纵向注重可持续、开拓性。公利医院是国家较早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医院之一,是上海市最早使用条码卡信息挂号的医院。2008年启动智慧医院建设,2015年完成验收并成为上海市首批获得国家五级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认证的医院之一,目前仍在致力于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是一家患者能通过手机接收影像资料的医院。2013年在全市二甲医院等级复审工作中排名第一,2016年获得全市质控综合第一名;二是廉洁文化建设。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平台、反统方软件建设等工作,每年开展地毯式科室廉洁督查和员工访谈、组织中层和关键岗位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2018年开展的“廉话新声”主题漫画展活动,反响良好。今年将临床科室所有的电脑屏保更换为廉洁行医警示图片,时刻提醒临床工作人员不触碰红线。三是诚信文化。针对国内学术造假行为,医院开展科研诚信教育和管理工作,严防科研造假行为。医院目前是上海市四星级诚信创建单位。
以学为梯,狠抓学科人才建设。一是加强附属医院建设。在临床医学院建设中导入二军大教育管理体系,并将作用辐射至临床学科建设,带动医院整体水平提升。二是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观。出台一系列学科人才建设制度,保障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三是开展国际学科交流。与法国普瓦提埃大学中心医院、加拿大七橡树医院建立“姐妹”医院关系,建有中法合作实验室,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医院已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有3个市重点专科,7个区重点学科,总体科研水平处于上海市同级同类医院领先。
以新为魂,搞好创新文化建设。一是创新平台。成立了汪忠镐、孙颖浩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成浦东新区中医药创促中心,成立西部医学协作联盟。二是创新技术。近5年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4项,获浦东新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获得专利65项,成功实现专利转化1项。三是创新媒介。利用微信、微博、网站和各类报媒,打造融媒体,不断扩大医院影响力和美誉度。
三、齐力收获“公益利民”文化自信
在医院74年的建设发展中,通过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影响和引导,有效调动全员干劲、凝聚全员智慧,为医院科学发展提供先进的文化、思想保证,注入了不竭的发展动力,促进了医院各项建设的全面发展。
以加强文化建设带动人才培养,确保医院后劲十足。各种人才建设举措的推行实施,使医院人才建设质量得到了全面加强。截止2016年底,医院共有高级职称人员236人,博士51名,硕士194人。有博士研究生导师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6名,有3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得省市级劳动模范,170余名医生入选市区各类人才计划。
以加强文化建设助推质量提升,彰显医院特色品牌。医院着眼于患者体验,围绕提升服务细节,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开展细节服务举措征集、医疗服务品牌擂台赛、品质改善项目化等活动,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先后有5个科室获得“浦东新区卫生计生系统文明示范点”称号,泌尿外科获得“上海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区”;立足公立医院公益性,针对本区域疾病谱特点,确立“救心救脑救命”急救生命线为学科建设方向;创新性开展满意度二维码扫码测评体系,全时段、全方位、全真实地反映和呼应患者的诉求,帮助畅通医患沟通,患者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0%以上。
此外,医院还开展员工健康促进计划、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兴趣小组等活动,设立困难职工互助管理基金等互助项目,让广大员工时时处处能感觉到家的温暖,医院先后荣获“上海市模范职工之家”“上海市企事业单位劳动和谐单位”“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院务公开先进单位”等荣誉。
“公益利民”文化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根植于每个“公利人”的心中,各级各类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形成了深厚的学先进、创一流、争第一、扛红旗的和谐奋进氛围,医院全面建设步入健康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