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2019-03-11李佳
李佳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 300085)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搏骤停的有效方法。研究显示,当心搏骤停持续时间达到4~6min时,会对患者的脑部、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组织形成不可逆的严重损伤[1]。经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康复状况主要受到其临床护理的影响。为了分析急诊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将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急诊科于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89例心肺复苏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分成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50.2±2.7)岁。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0.1±2.6)岁。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干预:(1)按摩护理。心肺复苏患者入院后,遵循高效、安全原则,积极给予患者急救护理干预。以双手指腹按摩患者头部、胸腹部等部位,合理把握按摩力度,以改善患者周身血液循环,促进其康复。(2)呼吸道干预。于2~3min内完成气管插管,做好患者气道的湿化,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为保障患者的正常呼吸,给予患者吸痰护理前,给予患者持续高浓度吸氧(以3min为宜)。(3)心脑功能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脑组织再灌注、脑代谢及心电图状况。如发现患者的脑部相关指标存在异常,为减少脑组织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可采取颈部、额头湿敷、遵医嘱合理用药等方法进行控制。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状况。
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2.0软件为统计工具。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 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状况
出院前1d,评估两组心肺复苏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对照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
表1 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状况[分,±s]
表1 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状况[分,±s]
组别 例数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观察组 45 3.91±0.78 71.46±5.88对照组 44 2.06±0.72 67.25±5.93 t-4.95 5.04 P-<0.05 <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2例心房颤动,1例反应迟钝,3例胸部不适,观察组仅1例胸部不适,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2 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n(%)]
3.讨论
心肺复苏后患者易产生不良预后的原因为:心搏骤停状态的持续存在,容易损伤患者脑部、神经系统,进而带来心房颤动、记忆减退等并发症,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持续下降[2]。心搏骤停患者的预后与护理及时性、护理质量息息相关。常规护理用于心肺复苏后患者,效果尚可。
急诊护理干预将缩短护理时长、提高护理效率等作为主要目标,其要求护理人员立即根据心搏骤停患者的各项监测结果,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实施干预。本研究针对心肺复苏后患者,采取按摩护理、呼吸道护理等方法,保障患者的安全。由于这种护理干预方法充分契合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康复要求,因此,其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本研究为探讨急诊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将89例心肺复苏后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急诊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2.06±0.72)分、生活质量(71.46±5.88)分,均优于对照组(3.91±0.78)分、(67.25±5.93)分(P<0.05)。事实上,心搏骤停的持续存在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形成不可逆的损害。心肺复苏虽然可纠正患者的心搏骤停状态,但患者仍然存在一定的神经功能受损风险,这一变化也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由于急诊护理干预具有高效性特征,其要求护理人员于较短时间内完成呼吸道护理、按摩护理等干预措施,因此,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同理,其生活质量也可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13.64%(P<0.05)。这一结果充分验证了急诊护理干预在保障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安全中的应用价值。二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主要与急诊护理干预在缩短护理时长方面的优势有关。
综上所述,可于心肺复苏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推行急诊护理干预,以减少患者心房颤动、反应迟钝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效果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