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效果评价

2019-03-11王柳

医药前沿 2019年2期
关键词:颈动脉彩色多普勒

王柳

(上海宝山区罗店镇罗店医院超声科 上海 201908)

颈动脉狭窄是颈动脉管腔缩窄导致脑梗死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单侧肢体无力、失语、偏盲以及感觉障碍等,导致该疾病的因素通常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纤维肌肉增生症等[1]。该疾病发病急,导致患者肢体偏瘫,影响患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该疾病较为有效,但进行手术前后需检查患者颈动脉病变部位、狭窄程度、斑块性质,这些都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2]。本文对在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效果进行研究,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治疗时间在2017年9月—2018年7月期间的7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各37例患者的参照组和研究组。收集资料可知,参照组患者中男19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41.63±3.12岁;平均血流速度为426.61±16.64cm/s.研究组患者中男22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43.85±3.89岁;平均血流速度为417.37±13.97cm/s。研究组性别、年龄以及血流速度等一般资料相比于参照组,组间不存在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1.5 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医师引导患者采用仰卧姿势通过磁共振扫描仪进行颈部造影,由颈动脉根部到虹吸取冠状位,获取三维容积显示图像。对形成的颈部血管对角度观察,分析颈动脉狭窄状况。

研究组则用迈瑞mindray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患者做仰卧位,颈部偏向一侧,放松伸直,探头置于胸锁乳头肌的前缘,从上往下分别对双侧颈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进行横切面扫描,检测显像观察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

1.3 评判标准

对比两组术前术后颈动脉狭窄情况,(狭窄处原血管管径-狭窄处残留管腔径)/狭窄处原血管管径=颈动脉狭窄度。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手术中检查出研究组的颈动脉狭窄度为78.89±9.54%,参照组的颈动脉狭窄度为79.13±9.36,以手术中检查出的结果为标准。参照组结果与术中结果的Kappa=0.761,研究组结果与术中结果的Kappa=0.862,说明研究组诊断准确度高于参照组;且两组对比术后的颈动脉狭窄度,研究组低于参照组,说明手术效果好,P<0.05,组间差异显著,具体数据如表所示。

表 两组手术前后的颈动脉狭窄度对比(±s)

表 两组手术前后的颈动脉狭窄度对比(±s)

注:与术前相比,aP<0.05;与参照组相比,bP<0.05。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 t值 P值研究组 37 77.92±8.31 23.64±3.21ab 8.13 <0.05参照组 37 75.23±10.34 26.89±4.36a 11.11 <0.05 t值 - 1.23 3.65 - -P值 - >0.05 <0.05 - -

3.讨论

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会引起脑血管阻塞,是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的主要病因。颈动脉狭窄可引起患者偏瘫,该病好发在老年人身上。临床上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检查方法有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核磁共振血管造影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等[3-4]。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无创性检查心内分流和返流的一种技术,安全性高,且具有测量高速血流的特点,对于分析心血管系统中分流、狭窄以及返流性病变具有明显优势。核磁共振血管造影价格高,虽能用于冠状动脉分支血流狭窄阻塞诊断的显示已有成效,但对动态和血液动力学的观察以及空间辨别能力与彩色对普勒超声相比,还需进一步提高,在临床上只能作为疾病初步的诊断[5]。本文中分析对比彩色多乐普超声和核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手术前后颈动脉狭窄情况,研究组与参照组手术前的诊断结果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颈动脉狭窄度(23.64±3.21%)高于参照组(26.89±4.3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手术中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相比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性高,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有较高的诊断水准。

总结以上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有较高的诊断率,准确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相比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费用低廉,还能有效促进手术治疗效果,是术前诊断和术后检查的重要技术。

猜你喜欢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
彩色的梦
彩色的线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车随人动系统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基于多普勒的车辆测速仪
一种改进的多普勒雷达跟踪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