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2019-03-11刘杨何杰邓军忠

医药前沿 2019年2期
关键词:骨干股骨髋关节

刘杨 何杰 邓军忠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巴中 636000)

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多是由重力冲撞引起的,在股骨干骨折患者中,占比约为2%~9%[1]。相比于普通四肢骨折,该类患者伤情较重,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临床治疗难度大。因手术治疗不当,术后可能出现骨不连,引起肢体功能障碍。为了进一步探讨PFNA手术的治疗效果,本文对我院56例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56例,时间段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包括男性15例(53.6%),女性13例(46.4%);年龄位于33~70岁,平均(44.6±5.7)岁。实验组28例,包括男性14例(50.0%),女性14例(50.0%);年龄位于31~72岁,平均(45.8±6.3)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不大(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依据《骨与关节损伤》[2],纳入标准:(1)经X线或CT检查确诊;(2)骨折时间在48h以内,满足手术指征;(3)患者知情,签署治疗同意书。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患者;(2)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3 方法

1.3.1 实验组 行PFNA手术,患者取仰卧位,切开股骨干骨折部位,复位并利用骨钳临时固定,促使患肢呈现15°夹角。纵向牵引,对患肢外展,复位粗隆间骨,辅助利用C型臂X线机观察。在大转子近端切口,钝性分离并使用空心髓腔锉开孔,以大转子为顶点进钉,置入导针,在C型臂X线机下插入PFNA主钉,安装远端锁钉。确认复位良好,引流并关闭切口。术后,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床上运动,例如踝关节活动、股四头肌收缩运动等;术后1周不负重行走,定期X线复查,观察骨痂生长情况。

1.3.2 对照组 行DHS手术,从股骨大粗隆端点延伸,切开15cm长的切口,对骨折进行复位,并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辅助利用C型臂X线机,将DHS螺钉打入股骨颈内,并置入侧方钢板,确保骨干和钢板紧密贴合。确定复位良好后,引流并关闭切口。术后处理同实验组一致。

1.4 观察指标

(1)比较患者的手术指标,以手术用时、出血量为代表;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时间。(2)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利用Harri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3],包括疼痛、功能、下肢畸形、关节活动范围等条目,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功能恢复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手术指标、Harris评分属于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手术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不大;实验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用时(min) 出血量(ml) 骨折愈合(周)实验组 28 67.5±6.7 104.6±15.5 14.7±2.3对照组 28 84.0±9.4 128.0±21.3 16.0±3.5 t值 - 7.563 4.701 1.642 P值 - 0.001 0.001 0.106

2.2 髋关节评分比较

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实验组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2。

表2 患者手术前后的髋关节评分比较(分,±s)

表2 患者手术前后的髋关节评分比较(分,±s)

注:和术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实验组 28 52.4±8.7 70.3±5.5# 84.2±3.1#对照组 28 53.1±8.3 66.8±5.2# 80.7±3.4#t值 - 0.308 2.446 4.025 P值 - 0.759 0.017 0.001

3.讨论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其骨折部位多为粉碎性,大粗隆会出现肿胀、压痛等征象,考虑到该部位血运丰富,治疗不当容易造成严重后遗症,例如髋内翻、骨不连、肢体运动障碍等。手术治疗时,选用一种内固定物,对两处不同骨折进行固定,是理想的治疗方案[4]。DHS手术采用钢板固定,粗隆间骨皮质是主要受力点,在钢板压缩下会影响关节恢复,且手术操作时间长,会导致出血量明显增多。

相比之下,PFNA手术采用加长型内钉,可对两处骨折进行同时固定,其一主钉规格符合股骨的解剖形态,对患者的创伤小;其二满足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防止骨折部位旋转;其三螺旋刀片的表面积大,能对松质骨组织产生挤压作用,增强骨质填压强度。本次研究中,选取56例患者分组对照,结果显示实验组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低,术后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和相关研究结果一致[5]。说明,相比于DHS手术,PFNA手术的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PFNA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能改善手术指标、提高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骨干股骨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骨干风采展示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