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的广播剧传播新业态
——以“白洋淀故事”为例

2019-03-11杨雪梅

传媒 2019年3期
关键词:广播剧白洋淀新区

文/杨雪梅 贾 蓓

广播剧是以广播电台或音频媒体作为制作和播出平台,由播音员或配音演员播出的,以人物对话和解语为基础,并充分运用音乐伴奏、音响效果来加深氛围的戏剧作品。在传统媒体时代,广播剧是单纯依靠广播电台而存在的;新媒体时代,广播剧依靠广播电台+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在融媒体时代,广播剧不仅依托广播电台和互联网传播,还可以在移动客户端、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播出,这是广播剧传播平台多样化的表现,也是作品表达方式的进步。由新华网、河北省网信办与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推出的“白洋淀故事”是雄安新区建立后打造的融媒体产品,它以广播+漫画的形式,为受众呈现了白洋淀民间故事、历史传说、手工艺术、风景人文等。

多主题原创内容生产

融媒体时代,广播剧的传播新业态不仅表现在传播渠道的拓展,还包括文本内容的创新和表现形式的多样等特点。相对海量化、复制化的信息资讯而言,生产原创内容可以说是融媒体时代媒体作品制胜的关键。从2017年4月播出到2018年11月,“白洋淀故事”已经公开播出了90余期,每期广播剧内容都围绕着白洋淀展开,具有原创性,这让受众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眼前一亮,迅速抓住了受众眼球。

“白洋淀故事”,90余期的主题涵盖了雄安新区历史、传说、人物、诗词、文化、生活、饮食、民俗、工艺、地域等十多个方面,给受众呈现了雄安新区、白洋淀地区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故事。例如,康熙与白洋淀40余次的不解之缘,刘秀利用白洋淀芦苇智退王莽兵,纪晓岚在白洋淀造字,“容城三贤”的燕赵风骨,小兵张嘎的人物原型等历史故事等;光淀村的“空城计”、造船之乡马家寨、“天下大庙数州”、千年地下奇观“宋辽古战道”等雄安特色地区;白洋淀鲶鱼炖豆腐、白洋淀熏鱼、白洋淀杂烩、荷花宴、鸭蛋黄月饼等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安新剪纸、雄州黑陶工艺、白洋淀面塑、传统手艺打苇箔等高超手工技艺;郭里口音乐会、永生高跷、白洋淀民间花会、船轿迎亲等传统民俗风情。通过这些典型历史故事和文化元素的呈现,广播剧具有了丰富的人文底蕴与区域特征,传播了白洋淀地区的历史和人文知识。

多形态跨媒介呈现

说书式广播剧具有感染力。广播剧有多重种类型,以小说为原作改编的广播剧具有连续性特征,以情景喜剧改编的广播剧具有戏剧性特征,而说书式广播剧以评书的表达方式将内容呈现给受众,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白洋淀故事”是典型的说书式广播剧,它以评书的形式进行故事讲述,每期开始主持人或播音员口播时都会说“今天我们来说说……”,这种形式无形中拉近了主持人与受众的距离,是吸引受众的重要手段。在说书式口播的基础上,栏目还穿插着背景音乐和音响效果,给节目营造了一种历史感,也为内容的制作提供了巧妙的表现形式。同时,“白洋淀故事”契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以每集时长约5分钟的内容,将悠久的历史文化故事、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浓缩成简短明快的微型故事,再以说书式的形式呈现出来,符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简短化的传播新业态,也适应了移动互联网用户碎片化信息接受特征。

漫画+广播剧形式。传统广播剧只与诉诸听觉的媒介形式联系,较少与诉诸视觉或其他感官的媒介形式联系。在融媒体时代,广播剧也呈现出新形态,能够利用多媒体形式服务受众多种感官,满足受众多样化审美需求和兴趣爱好。“白洋淀故事”每期的节目除了说书式传播,还有与主题相吻合的漫画,穿插三到四幅漫画对故事内容进行补充,以此增加广播剧的视觉感和色彩感。一是节目前后有每期固定画面的节目名称,二是根据每期故事不同而创作的贴合故事主题的漫画。漫画具有原创性,且与原创内容一致,而这种原创的手绘漫画不仅有静态的画面,还有动态画面,如泛舟在白洋淀之上的游船、迎风摇曳的荷叶、妇人巧手编芦苇等。漫画的利用使广播有了动态性和视觉性,突出了融媒体时代内容产品的交互性。

文字配合增强节目可读性。在“广播+漫画”的基础上,每期节目还会以文字的形式将内容完整呈现给受众,方便了受众阅读。在文字表达方面,每期节目都会在最开始播放康熙的《白洋湖》,以此增添历史氛围;在页面中将文字与漫画相配合,用文字解释漫画,也用漫画配合文字,细致生动地讲述故事;而在每期最后还会放置关于广播剧的介绍。通过这种“广播+漫画+文字”的表现形式,不仅增强了可读性,还形成了不同媒介的互补,为传统广播剧的业态创新提供了参考。

多渠道融合传播

传统广播媒体时代,广播剧的传播为单向传播,电台播出,听众收听。而融媒体时代,广播剧不仅可以通过电台播出,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传播。媒体深度融合的进程中,综合性的媒体平台都拥有多样化的传播渠道,能够满足不同媒介平台上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作为新华社河北分社、新华网、河北网信办以及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打造的融媒体产品,“白洋淀故事”充分利用全媒体平台——中国雄安官网,既在新华网河北频道的融媒体专栏进行展现,又在新华网河北频道的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还在中国雄安官网的人文雄安专栏进行呈现,体现了三位一体的分发传播模式。通过传统官网、微信公众号和全媒态的新闻信息服务平台的多渠道联动,打造桌面端与移动端的交互配合,“白洋淀故事”形成了立体化、多渠道的传播,形成了“官网+微信+平台”的新传播平台,打破了时空界限,听众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收听广播节目,使广播剧有了互联网特色。

紧跟时政热点的取向

自2017年4月1日党中央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以来,雄安新区的发展建设、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以及未来走向等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官方发布信息以外的众多的社会因素中,媒体成为雄安新区信息发布和传播的重要平台,中央级媒体和河北省内媒体纷纷设立雄安新区工作机构,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融合传播,向世界推介雄安新区。由河北日报报业集团运营的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官方微信账号“雄安发布”,也推出了头条号、企业号、大鱼号和新浪微博等多渠道的发布平台;中国雄安官网则是由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新华网承办的官方门户网站,目前已经形成了PC端与移动端交互发展的格局。

从媒体平台的角度看,“白洋淀故事”所在的播出平台——中国雄安官网和新华网河北频道,具有官方化与权威性、原创化与多样性、立体化与独家性的传播优势。在该平台上,“白洋淀故事”系列广播剧立足于白洋淀地区,广泛深入挖掘故事素材,从历史故事、文化传说、风土人情、民俗饮食,区域地理等多方面向受众推介雄安新区。紧跟时政热点,能够以融媒体产品的传播新业态形成广泛的社会效应,充分吸引受众、满足社会关切;也能够为雄安新区和白洋淀地区的城市推广和传播提供内容资源,创新传播形态,丰富城市传播手段。

猜你喜欢

广播剧白洋淀新区
宜宾市三江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论融媒体时代广播剧的可持续发展性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白洋淀人家
2018中国广播剧年会在辽宁丹东召开
雄安两赋
白洋淀深冬挖藕人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宁波三门湾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