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2019-03-10宋志华陶漫程康

丝路视野 2019年5期
关键词:太极拳心理健康大学生

宋志华 陶漫 程康

摘 要:教育是国之大计,大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随着社会竞争力的增强,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常常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出综合素质较强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太极拳作为我国的一项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预防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詞:大学生 太极拳 心理健康

近年来,随着学业水平的变化、就业压力的增加、人际矛盾关系的复杂、学生自身抗压能力的下降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普遍降低,各类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00后已经登上了大学的舞台,00后大学生虽然思维活跃,但也富有个性,叛逆心理较强。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是高校培养学生过程中主要任务。太极拳运动作为我国一项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它强调的是阴阳协调、刚柔并济的效果和天人合一的境界,可对练习者起到意、气、形、神的锻炼。2009年10月实施的《全民健康条例》将每年的8月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2019年7月,我国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文件,表明了国家对国民健康的重视程度。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同时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培养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组织高校学生开展太极拳运动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原因

(一)学业问题

一方面,2018年高考录取比例达到81.13%,2019年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显著提高,但是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这就意味着一部分学生高中基础并未打牢,进入大学之后,如果不能继续保持刻苦学习的态度,将无法跟上正常的上课进度,造成学习困难。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相比高中轻松了很多,没有班主任和家长的时时监督,开始放松自我,缺乏奋斗的动力,失去前进的方向,认为大学毕业证很容易获得,造成学生自甘堕落,不思进取的态度,最终导致学业困难,一无所学。第三方面,部分学生学习动机过强,自尊心过高,在各方面都想比别人优秀,不能保持平和的学习心境,降低学习效率,一旦出现学业失误,便懊恼、责怪自己,陷入自卑,进而导致学业困难。

(二)人际交往问题

高中阶段,学生基本上来自相同的地区,性格和生活习惯基本相近。大学,是一所容纳来自五湖四海各地学生的象牙塔,同学之间的性格不同、生活习惯也大不相同,在与同学相处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摩擦,如果矛盾无法及时解决,学生就容易带着忧伤或愤怒的心情,进而影响学习效率,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人际交往恐惧症,不敢与人交往。另外,一部分同学性格内向,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表现自己,唯恐出错,受到同学嘲笑。此外,部分同学家里经济不充裕,无论是衣着或者就餐质量都要略低于同学,因此产生自卑感,为了避免被其他同学看到,就会有意识地远离同学,不敢与人交往。

(三)适应能力问题

大一新生刚入校门时,面临的是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同学和老师、全新的学习课程,远离了家乡、远离了朋友、远离了亲人,常常产生孤独感,无法适应大学生活。另外,一些同学的依赖性比较强,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可能都会找父母帮忙解决,现在上了大学,离开了父母,遇到挫折时,都要一个人面对,再加上部分同学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所以,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进而产生厌学的念头,严重者可能会退学。

二、太极拳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一)太极拳的发展历史

太极拳起源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家住陈家沟的陈王廷自幼勤奋好学,白天练武,晚间习文,熟读诸子百家,而且精于拳械,有着较为深厚的功夫。晚年,他收集整理民间的武术,吸收各家武术之长,并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将易学、中医等思想融合在一起,创造性地编出一套集“身”与“心”一体、刚柔并济、动静结合于一体的新拳法,并将其命名为太极拳。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传承,后被模仿学习并衍生出武式、杨氏、孙氏、和氏等多家流派。

1982年,国务院将太极拳的发源地——温县确定为“甲级对外开放县”;1992年,温县又被国家体委列为第一批全国“武术之乡”;2006年,太极拳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温县被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2011年,温县被评为“最受全球网民关注的中国武术之乡”之一,且名列榜首。

(二)太极拳的特点

与跑步、打球、体操等体育运动不同,太极拳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它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道和速度,而且为攻防格斗训练奠定基础。太极拳属于一种技击术,该法遵循阴阳之理,“顺其势而改其路”。

1.全面性

太极拳可以称得上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它是汉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一个代表,它蕴含有养生学、医学、武学、运动生物力、生理学、心理学等,充分展现了东方文学的人生观、竞技观、生命观、宇宙观。

2.适应性

与华尔兹、拉丁、芭蕾等舞蹈不同,太极拳招式难度不大,容易学习,而且动作柔和、速度平缓,运动量的大小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质而有所调整,对年龄、性别无特殊要求。不管是参与武术比赛还是调养身心,还是为了强身健体排除烦恼,都可以练习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3.安全性

与攀岩、蹦极、潜水、速降滑雪等危险性较高的运动项目不同,太极拳具有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速度可快可慢,避免练习者肌肉、关节或者其他器官受伤,由于太极拳安全性较高,所以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4.灵活性

太极拳各动作虽然由直线贯穿,但是,步法圆活而柔顺,虚步、弓步、独立步等在起承转折中错落有别,轻灵稳健。在运动时,掌不空出,腕不轻缠,拿、绕、拧、压、缠等,手法变化多端、灵活多样。

三、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太极拳对大学生性格的影响

部分同学性格内向,不敢与同学间交往。有研究发现,通过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运动,逐渐接受慢节奏行为,可以促使人变得开朗、乐观,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变得从容镇定。此外,太极拳运动讲究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心态,因此,太极拳练习者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乐于与人分享心理感受,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太极拳对大学生意志力的影响

随着国家的强大,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部分同学形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散状态,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犹如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日晒,怕苦怕累,遇到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意志力薄弱。通过太极拳运动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形成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韧的品质,改善急躁、懒散的不良品质,在“日复一日”的联系中,可培养学生顽强、果断、自信的优秀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三)太极拳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

自我意识,即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对自我的认识和实践认识有正确的评估。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成熟,所经历生活的复杂多样,会带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而这种矛盾会造成个体选择困难症或者形成激烈的内心冲突,导致学生焦虑不安。而学生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形成明辨是非、自我评价较高、自尊、自信的心理状态。有研究表明,太极拳练习者对自我有积极的接纳和认同感,减少自卑心理学生数量。因此太极拳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结语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作为三项标准之一——运动,尤其要引起我们的关注。随着“全民健康日”的提出,“健康中国,体育在行动” 等相关主题文件的出台,表明了运动的重要性,全民健身,个人受益、家庭受益、国家也受益。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更应该积极锻炼身体,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太极拳文化发扬光大,同时也促使自身形成健全的人格,为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保驾护航。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加强利用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引导和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理性平和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陈朋,闫路波.普通高校太极拳文化的传播[J].中华武术(研究),2015,4(04):58—63.

[2]冯雷.杨班侯64式太极拳的特点与传承[J].中华武术(研究),2019,8(05)11—13,10.

[3]王勇.太极拳运动对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5,29(02):130—132.

[4]乔亚军.太极拳锻炼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8):203—204.

猜你喜欢

太极拳心理健康大学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光影视界
42式太极拳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