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中统计与概率的教学
2019-03-10国辉
国辉
摘 要:数学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艺术,更是学习生涯中的重要科目,而其中的统计与概率这一部分的内容更是在生活中经常被运用,因此,提高该部分的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培养他们严谨的思维和工作技巧,让其受益无穷。笔者想通过相关的研究和分析来探讨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在教学中采用策略来提高它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图形;抽象思维;兴趣;自主学习
统计与概率在小学数学新课标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数字时代的迅速发展,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和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而这些都离不开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学好它不仅对工作还是生活都大有裨益[1],而这一部分的知识和以往的内容相比更为抽象些,所以我们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寻找效率更高的方法。
一、生活入手,培养抽象思维
以往的内容往往是教学生们将一个书面的公式或者模型具体化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例如小学低年级学习数字的时候,让孩子们用手指头或者小火柴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后来让学生们自己做圆锥或立方体来加深对该内容的理解。但是,统计与概率却不然,它要求我们将具体的事物抽象化,并借助图表、模型之类的工具进行计算,以此获得想要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从生活入手,方便学生们对该内容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在体育课测量身高后开始教学,将孩子们的身高分为五个不同的组,然后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身高在各自的组做好,这时候教师可以板书出坐标系并根据人数进行画出数状图,然后向同学们教学什么是坐标系、什么是组、整个图表意味着什么、在绘图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更简便的让孩子们学习统计的知识,而对概率的学习也可以在此课堂加深,比如,在绘图之后,让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身高,然后让同学们找出属于哪一个组,和他一样身高的同学有几个,在全班所有人中随机抽出这个身高的概率是多少。笔者认为通过以上相关案例对于统计与概率的入门学习大有裨益,从我们的生活入手,方便理解,从而逐渐培养起抽象思维。
二、兴趣引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笔者多年的经历来看,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对于自己热爱的事物不仅会主动进行学习,并且乐在其中。因此,如果能够建立起孩子们对于统计与概率的兴趣,那么对于今后的学习和教学来说是事半功倍的。那么如何去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呢?
1.开展趣味教学课堂。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传输大量的知识方面确实有不错的效果,但是仍然是一种填鸭式教学,而不是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开展趣味课堂可以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在师生的互动中增进对数学的热爱,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会知识,并且学会如何“玩”,比如我们在概率时会遇到的一個经典案例,那就是随机扔硬币正面或反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固定为二分之一吗?这时候可以让孩子们带上硬币随机扔几次,看看结果,会发现,每个人的结果都千差万别,甚至有人一直都是一个面朝上的,这时,孩子们会产生疑惑,难道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吗?这时继续让孩子们扔硬币,次数多一点,然后再统计一下结果,看看有什么不同,我们会发现,更靠近二分之一的概率了,但是大部分同学的结果仍然不是二分之一,这是为什么呢?这时我们教师就可以揭晓答案了:硬币只有正反两面,所以结果只可能是这两种情况,故为二分之一,但是因为是随机事件,每一次落下的结果都不知道,并且不受之前结果的影响,所以结果并不一定为二分之一,但是随着次数越多,就会越接近二分之一。通过这样的趣味课堂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质疑、动手实践能力。
2.多鼓励、多表扬。
这个时期孩子们的心理普遍是比较敏感和脆弱的,因此,批评这种方式要谨慎采用,而鼓励和表扬却可以展现不错的正激励效果,对于孩子们取得的不错的结果和进步,教师们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于暂时的失败或错误,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帮助,让他们重拾信心、发现不足、解决问题,渐渐地,孩子们会喜欢上这样的老师,也会喜欢上数学,面对挫折和难题也不会像当初一样有畏难心理,而是会鼓起勇气,一次次向困难发起挑战。笔者认为这种方式不仅仅在数学中是这样的,而在整个学校教育中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笔者特地将其提出,希望广大教师可以予以注意,并不是单纯的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运用。
在提高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效率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如上的一些措施,此外还有许多前沿的、未知的方式等待我们去探索。21世纪是一个迅速变化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3],数学也逐步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框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教师可以停止对数学教学的探讨和学习,我们也要随着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毛秋明.当代小学生心理机制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6).
[2]吴莉、徐平秋.小学教育研究的理论调查[J].教育青年报,2016(11).
[3]魏坤.学习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