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教育导向谈教学理念的转变
2019-03-10张博慧
摘 要:学生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推进学生学习效果生成的必不可少手段之一。纵观学生教育,我们会发现学生教育在不断的变化中也充分体现出了教学理念上的转变。从最初的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转向注重社会应用方面的考察,由强调学科本位的观念转为学生素养与能力方面的培养。如何让教师来适应这样的教学理念,本文就此分析讨论。
关键词:学生教育;教学理念
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中更应侧重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社交能力、竞争能力的综合化人才。这就需要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教育,从教学理念上做出根本上的改变,树立坚定的、正确的教学理念,与崇高的对于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用全新的眼光与长远的發展思维来看待今天的学生教育与教学理念上的变化。并对此作出分析,以便为了我国学校教育能够发展的更好,发展的更为迅速。
一、学生教育发展变化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围绕着课程标准来进行授课,根据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而学生教育是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考察,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素质方面的提高。而老师在校验学生学习好坏前也会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来进行操作。因此我们说课程标准与学生教育是紧密联系的,而如何来出学生教育,却是需要老师们来认真对待的。拿语文课程举例来说,以往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更侧重于对汉字的考察,而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强调了写字的问题,注意了间架结构,也注意了汉字的形体美。体现出一种内在人文性的强调。这是一名学生应该养成的好习惯。而在当今的语文课程中,我们会发现,现在的学生教育更侧重于对话、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词汇。也就是说在学生教育问题上,课程标准更倾斜于对学生素质方面的教育。
二、从学生教育看教学理念的转变
1.学校教育理念上的转变。
学校教育理念上的改变是总舵头,学校教育要满足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需要,还要应对新的社会变化上的需要。当前,学校的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在学生教育中已经反应出来了。那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学校就应该从单一的注重学科知识方面的学习来转向学生内在素质的提高上。在教育过程中不要单一的只关注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或是拿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也应在学校教育中多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道德情操水平、口语交际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等综合性素质。
2.教师教育理念上的转变。
(1)备课的准备。教师要为上课来做准备,教学工作是一名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重视当今社会教育形态的变化,当然更要注重历年学生教育上的变化。教育理念是前瞻性的,教师只有掌握了相应的、必备的教育学科理论知识,还应在发展的基础上加强教学技能上的训练。例如,教师在上课前不仅要备课,其实还要备学生。备课是老师对教材的审视与理解过程,选择什么样的教材,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就要选择对于学生更为有意义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量这个问题,要通过备课来选取能够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点,让学生对于认知与学习内容之间有个间隔,在扩充知识的同时也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点,真实的来表现备课所出现的有趣想象,从而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2)课堂教学的准备。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与发展,出现了新的知识与技能。这无疑给老师的备课工作带来了革新,一方面备课需要准备的东西相较于以往来讲要多的多,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是课堂教学准备上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备课内容增多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于知识量的需求,学生在面对全新的课堂信息资源时,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带来全新的情感体验。这己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中发现有趣的知识点,再结合着课程内容的需要来进行安排。突出教学问题的实质,巧妙的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引导学生思维的扩展与理论实践结合能力的增强。
(3)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是日常教学中的重要组织者也是引导者,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成功的进行教学,就一定要进行教学理念方面的转变。例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单纯的只想让他做完作业。学生是幼稚的,不论处在哪一个年龄阶段,在他还没有完全进入到社会前时,它的经验是不丰富的,他需要教师这个角色来激发与带动他的情绪。教师这个角色也不是简单的一个行为,他需要奉献精神与综合性的修养,用其所处的角色与魅力来感染学生,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学习兴趣的激发不是一个简单动作的完成,它需要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爱,让学生能够在不自觉中将个人情感融入到课堂。并且教师本身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提倡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在面对新的教育形式中,新的课程标准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认真的学习。在学习中去感悟,教育的最本质要求的是什么,在每一次的学生教育分析中都要做到灵活的分析,分析教育的整体走向,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在分析学生的同时,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育中去学习,在学习中去教育。在满足教育需要的同时不断的向人文性、兴趣性、生活化方面去靠拢。将教育教学与新课程标准紧密的结合,不断的培养出被社会所认可的合格人才。
参考书目:
[1]闫蒙钢,陈波.英国GCSE化学考试探究性技能评价方法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01)
[2]蒋永贵,项红专,金鹏.科学探究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
[3]江晓原.科学文化:时代的呼唤[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5)
[4]韦钰,(加)P.Rowell著.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张博慧,女,唐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