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策略
2019-03-10宋景景
宋景景
摘 要:语文一直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学科,语文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科教师也都在寻找着高效课堂的打造策略。本文将结合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出了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高效课堂
要想使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充满魅力,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水平,制定出高效可行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要能够在备课期间吃透教材,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能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而有效促使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一、精心备课,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共同关注三维目标的教学效果,其中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了使教学目标更加科学合理,教师要充分把握备课时间,首先要“备学生”,要了解学生们的语文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其次是要“备教材”,教师要明确自己要教哪些内容,并找到重难点内容,只有对教学主体以及教学内容做到了然于胸,教师才能更加从容自信地面对学生,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们开展学习活动。
例如在学习到《走月亮》一课时,教师要能看到四年级学生们富有个性、思维敏捷的特点,并要了解到学生们对散文的把握已经具有初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为了达到更为精准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备课期间明确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散文,并背诵重要语段;体味散文所描绘的意境。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们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感知文意,赏读散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们感受作者对于和阿妈走月亮的喜爱之情。另外还要知道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转述文章中的情景,并深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明确的目标引导下,教师会提前预设出学生们在课上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们天性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不易集中,体现在語文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如果整节课没有一点使学生们感兴趣的东西,气氛沉闷,那么学生们就很难专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们开展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当学生们有了语文的学习兴趣,自然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因此,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比如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们能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氛围中,找到能够激发出自身兴趣点的内容,进而使得学习效率更高。
教学情境的种类有很多,比如图像情境、音乐情境、问题情境、活动情境、知识情境等等,教师要能够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制定适合的情境内容。例如在学习到《桂林山水》一课时,考虑到学生们缺乏生活经验,可能未能到实地欣赏过桂林的风景,如果直接开始文章学习,可能难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提前为学生们搜集相关图片资料,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们欣赏风光如画的桂林山水实景图,在相关图像情境中,使学生们可以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激发深入探究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到《虎门销烟》一课时,教师可提前为学生们搜集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们观看同名电影片段,先对其背景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当学生们调动视听感官投入其中时,会比较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三、以生为本,引导合作探究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状态,教师习惯将知识点掰开了揉碎了传输给学生们,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忽略了学生们才是课堂的主体,致使学生们越来越依赖教师,不愿再主动地进行问题思考,久而久之,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会越来越差,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会随之降低,对此,教师要能够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策略。
例如在学习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们自主阅读文章,并把文中的疑难字词标注出来,和同桌间认一认,对一对,解决基础知识问题。在深入学习文章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们出示相关问题,比如:为什么伯父鲁迅先生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本文核心主题是什么?在相关问题的指引下,组织学生们开展合作交流活动,让其开展积极地讨论,切实发挥学生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并着眼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策略,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够充分获得在课上思考、交流的机会,有效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而促使其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不断增强,最终达到高效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袁志伟.创新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活力——浅谈小学语文高效教学[J].学周刊,2016(9):91-91.
[2]赵甫,李伟.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2):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