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融合发展
2019-03-09刘福强
【摘 要】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最早起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发展思想,该理论具备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以及坚实的实践基础。然而,当前,我国在城乡协调融合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生产要素的流向不均衡等。基于此,我们应当推动城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立健全与此相关的政策制度,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的物质基础,积极促进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 城乡融合 新时代 乡村振兴 习近平
一、习近平城乡融合发展基本内涵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从更深的层次上的意义来讲,这一个新的战略的核心实践在于实现城乡的和谐融合。然而,事实上,当人类的历史发展进入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人类社会”的时代的时候,城乡之间的差别以及对立就会完全消失的。但是,这种对立和差别的消失,以及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都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1]在这次报告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明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意味着乡村振兴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广大乡村地区将迎来新一轮的重大发展机遇。[2]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由于在自然共同体当中的生产力十分的落后,所以分工是纯粹自然产生的。分工只是单纯的存在于两性之间,男子从事狩猎、打仗等活动,女子从事制衣纺纱等工作。这种简单的分工是自发形成的,所以,并不具有使得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之间形成相互分离的要素,而且,也不能让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方式和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根本的、本质的革命性变革。在这里,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是一种无差别的、同一的关系,最终所呈现出的城乡关系图景是城市乡村化。[3]
然而,随着近现代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也是从未停止过。人类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的文明社会时代。从一方面来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大发展,促使农民开始不断的向着城市集聚,“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4]。而另一方面,它也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统治之下,逐渐形成了城乡对立的局面。只有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城乡对立。“城乡之间的对立是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5]
在新时代,通过城乡融合,将城市与乡村看作是一个有机互补的整体。城市和乡村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资源、功能、产业、文化等的互补,最终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新局面。
二、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上,城乡差距比较大。虽然党中央在推进均等化等方面上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是相对于城市来说,这些仍然是农村的短板所在。所以,推进城乡均等化是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之一。
第二,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比较大,城乡二元经济问题较为突出。“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在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经济过度到现代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农村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方式同城市不断发展进步的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方式之间的,不对称的一种组织形式和社会存在形式。
三、如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1.推动城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首先,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我们不能再走“城市兴起,乡村衰落”的老路。我们要让城市和农村都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走出一条城乡协同并进、互利互惠共赢的新路。再者,要共享文化建设成果。用创建优秀城乡文化示范区,创建文明村镇,选举劳动道德模范,打造文化旅游乡村等方式。使优秀的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流传和发展。最后,也要共享人力资源开发成果。我们应该将管理技术、营销技术以及科技人才都引入乡村。鼓励大学生和农民工回乡创业。政府也要多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村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努力构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由此提升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2.要在新时代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和机制与政策体系。首先,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体系体制,以此,可以更好的处理工农关系以及城乡关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能否成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处理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中美贸易摩擦等问题上,也有很大的成效。城乡融合发展既要积极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也要让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
3.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空间上的融合是城市规模化和利用城市带动乡村的一种表象特征,也是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现如今,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还将进一步的融合。然而,这种融合不只是简单的一种物理位置的拉近,而是包含着产业发展、文化交流、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内的一种全方位的融合。
我们应该通过对农业人口的市民化,来减少农村人口的规模,增加人均土地占有面积,积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农业生产规模化以及现代化的经营提供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由于城市是乡村发展的领头羊,所以应该大力积极的推动生态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平安城市以及文明城市等的建设。并且一直要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强劲的质量水平,引导和带动農村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5.
[2] 张雅迪.习近平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20):107-108.
[3] 吴美川,马立志.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当代新释[J].大连干部学刊,2019,35(11):30-36.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4-185.
作者简介:刘福强(1995-),男,汉族,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职务学生,学历研究生,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