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人吃喝那些事儿——“李鸿章杂烩”大寻踪

2019-03-09王志坚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李鸿章厨师

王志坚

1968年,泰國总理他侬访问美国,白宫接待官员知道他喜爱吃中国莱,特意向华盛顿“皇后酒店”订了五十份“李鸿章杂烩”。酒店老板甚为惊讶,提醒道:“李鸿章杂烩在中国是下等菜,上不了盛大筵席,不该用这样的莱招待国宾。”白宫官员却笑着连连摆手,说:“不,不!这是美国人公认的中国名菜,只有上了这道莱,才够味儿。”酒店老板无奈,只好照办。中国领导人访美期间,美国总统也特意准备了这道名菜。

李鸿章杂烩采用多种荤素原料搭配烹制,盛装于一盆之内,色彩鲜艳夺目,香味诱人涎下,它好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又犹如一首意味隽永的诗。在各式各样的菜肴中,它博采众长,集精细粗实、蕴雅致俚俗于一体,成为中外筵席上一道几乎不可或缺的大莱、名莱。

李鸿章杂烩属徽菜系,它的别称如同其名,庞而杂,屈指数来有:杂碎、什碎、杂割、相邀、大杂烩、炒杂烩、中国杂烩、中华杂烩、李公杂烩等。

李鸿章杂烩,故名思义与李鸿章相关。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是清代74位直隶总督中,兼衔荣任衔最多的直隶总督。由他姓名命名的杂烩菜传说颇多,海外版本有这么几种:

据传,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俄国参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同时出访西欧和美国。一次,在宴请美国宾客时,厨师做了很多中国莱,客人吃后仍嫌不足,于是,李鸿章叫厨师再添新菜。但厨房准备的正菜已用完,厨师无奈,只得取配莱时剩下的海鲜等余料,下锅混烧上桌。客人食后,竟赞不绝口,并询向莱名,李鸿章答道:“杂烩。”因李鸿章是安徽口音,“杂烩”音似“杂碎”,从此以后,“杂碎”就成了在美国经营中餐馆的一道挂牌名莱。

其二,据《清朝野史大观》载,李鸿章出使欧美各国,在美国的饮食主要由唐人街酒食店提供。记者问酒食店李所食何菜?为了摆脱记者的纠缠,老板随口说了个“杂碎”的菜名来搪塞一番。谁知道记者一窍不通,以为是道了不起的名菜,经他介绍,从此,中餐馆的杂碎在美国社会上享有盛誉。

其三,传说李鸿章出访西欧,在国外生活了数月,每天吃的尽是西餐西点,不对胃口,很是思念家乡饮食。李鸿章回到直隶总督署后,曾给膳食总管董茂山谈及此事。董茂山心领神会,便与师弟长春园掌柜王喜瑞共同研究,二人根据保定府自古擅做烩菜的传统,精选上等的海参、鱼翅、鹿筋、牛鞭等配以安肃的贡白菜、豆腐、宽粉等,加入保定府三宝之一的槐茂甜面酱精心烩制而成,并奉献在总督署东花厅的宴席上。李鸿章品尝后翘指称赞,在旁的美国友人感到很新奇,问他:这是什么菜?李回答说:这是“杂烩”。消息传出,许多美国人都想尝一尝。于是“杂烩”之名,不胫而走。

李鸿章杂烩在欧美登陆已有百余年,久盛不衰。上世纪30年代初,邹韬奋先生在上海主办《生活杂志》,其中有篇美国通讯文中提及:在美国,许多华人餐馆门外闪烁着“杂烩”的霓虹灯广告:“杂烩”几乎成了中国餐馆的代名词。迄今美国各城市的“李鸿章杂烩馆”,林林总总,随处可见。

“李鸿章杂烩”国内版本有这么几种:据清代学者陆辛农《食事杂诗辑》考证,李鸿章所食杂烩,乃为津帮名莱“海杂拌”。李鸿章留居天津26年饮食逐渐“津化”。有一天,李宴请洋人由于时间急迫,仓促之间,家厨难为“无米之炊”,只得将冰桶内所存各种零碎熟料,按津菜制法,烧了一个菜。洋人食罢大喜,连问是什么莱7李也是第一次吃到此菜,只好含糊其辞地称为“杂烩”。从此“李鸿章杂烩”蜚声海外。陆辛农还留有打趣诗一首:“笑他浅识说荒唐,上国名厨食有方:盛馔竟询传杂碎,食单高写李鸿章。”

还有传闻,杂烩是李鸿章在清光绪年间任两广总督时,在家嗜食此食,后由李家厨师传入民间。但是他的家乡人则说,合肥人世传皆能做此莱,非李鸿章所传。杂烩经历代传继、演变,选料烹调益精,已故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在他所撰《李鸿章杂烩》一文云:“此莱先慈亦善制,但用料、做法和风味与今截然不同,相差甚远。”

李鸿章烩菜是许多地区百姓常吃的一种莱品,不过百姓餐桌上的烩莱,大都是豆腐、白菜加猪肉粉条。老百姓就是舍不下这一口,因此李鸿章烩菜是有深厚民间根源的。

李鸿章杂烩虚听有个“杂”字,不那么入耳,然而贵就贵在一个杂字。此菜众料汇聚,不拘流俗,荤素兼备,营养全面,滋鲜味香,醇厚绵长,给人以五彩缤纷的新口味、新感受。“杂烩”不仅是一道美食,而且还是一味滋补珍品。它具有益气补血,补肾益精,养血润燥,除湿利尿,养胃气等功效,对身体虚弱等症有显著疗效。

猜你喜欢

李鸿章厨师
李鸿章
你好,厨师
一顿早饭改变李鸿章
粗心的厨师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李鸿章挨一枪,中国少赔一亿两
略谈甲午之役李鸿章增兵牙山的决策
评李鸿章选择旅顺建立海军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