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床旁超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2019-03-09柳颖大连市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辽宁大连116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3期
关键词:液体通气血流

柳颖 大连市友谊医院 重症医学科 (辽宁 大连 116001)

内容提要: 目的:体会床旁超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液体管理,观察组采用床旁超声进行液体管理,分析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参数、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参数对比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旁超声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管理中,既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参数、临床指标,又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是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诱发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此病症起病急剧,临床表现为呼吸频数增加与窘迫、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在临床治疗中,积极实施液体管理,以减少肺水肿液体的产生与促使肺水肿液的排出,对提高治疗及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2]。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分析床旁超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60例本院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3]。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6~80岁,平均(73.5±3.1)岁,平均体重(66.5±10.3)kg,平均肌酐水平(67.7±18.5)μmol/L;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7~81岁,平均(73.9±4.2)岁,平均体重(67.2±11.4)kg,平均肌酐水平(66.8±15.4)μmol/L。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肌酐水平等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程跟踪。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与本院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确诊病情后,均对其原发疾病给予相应控制性治疗,同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液体管理,即采用中心静脉压指导液体管理,中心静脉置管为锁骨下及颈内静脉,持续监测CVP,待CVP达到12~15cmH2O时作为液体管理指标。观察组采用床旁超声进行液体管理:那患者处于平卧状态下,采用床旁超声机,对下腔静脉呼气末与吸气末最大内径、最小内径进行检测,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后测量值,并计算出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下腔静脉塌陷指数=最大内径-最小内径/最大内径×100%,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低于40%作为补液终止指标[4]。下腔静脉内径测量时由一名固定医师采用床旁超声测量。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分析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参数(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气道平台压、呼气末气道正压、肺静态肺顺应性)、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指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肺损伤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氧合指数=PaO2/FiO2[5]。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参数、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指标)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参数

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参数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参数比较(n=30,±s)

表1.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参数比较(n=30,±s)

组别 心率(次/min) 呼吸频率(次/min)氧合指数(mmHg)气道平台压(cmH2O)呼气末气道正压(cmH2O)肺静态肺顺应性(mL/cmH2O)观察组 95.1±2.1 25.2±1.9 234.2±21.5 22.7±1.3 8.0±3.1 48.2±18.3对照组 103.8±2.9 32.4±2.3 209.1±19.5 29.8±2.6 10.2±2.8 38.8±17.1 t 13.309 13.219 4.736 13.378 2.885 2.056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比较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指标

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指标比较(n=30,±s)

表2.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指标比较(n=30,±s)

组别 机械通气时间(d) 住院时间(d)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肺损伤评分观察组 9.8±2.1 10.7±1.9 19.9±3.6 2.5±0.5对照组 12.4±2.6 13.9±2.4 23.2±4.1 2.9±0.3 t 4.261 5.726 3.313 3.757 P<0.05 <0.05 <0.05 <0.05

2.3 比较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出现心力衰竭1例、急性肾衰竭2例,并发症发生率10%(3/30);对照组出现心力衰竭4例、急性肾衰竭7例,并发症发生率36.7%(11/30),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χ2=5.963,P<0.05。

3.讨论

在临床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液体治疗属于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特别是针对具有基础心脏疾病、休克患者来讲,补液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但液体过多或液体不足时,均会影响治疗效果,再加上多种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易影响液体管理效果,故寻找一项有效的液体管理措施,对提高治疗及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临床实践表明,床旁超声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限制中,对辅助提高治疗及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显示: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参数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床旁超声能较好地显示患者的胸腔积液、肺实变等信号,对心肺功能进行动态评估,观察血管外肺水变化情况,给予针以性处理措施,进而改善患者肺部损伤、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6]。

猜你喜欢

液体通气血流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液体压强由谁定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