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与CT在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2019-03-09田玉策铁岭市中心医院介入科辽宁铁岭112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3期
关键词:癌肿敏感度肝癌

田玉策 铁岭市中心医院 介入科 (辽宁 铁岭 112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MRI与CT在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介入治疗肝癌患者100例,均接受MRI与CT检查,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在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诊断检出情况。结果:MRI检查方法共检出156例病灶,敏感度为98.73%,准确率为96.79%;CT检查方法共检出141例病灶,敏感度为89.24%,准确率为84.40%;MRI早期诊断敏感度高于CT检查,χ2=12.5997,P=0.0004;MRI早期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χ2=13.7739,P=0.0002。结论:在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诊断过程中,实施MRI检查的早期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

肝癌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属于全球范围最常见的多发性恶性肿瘤疾病。肝癌疾病的病情隐匿性强,病情进展快速,且恶化率高,疾病致死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生命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结合肝癌疾病特点,早期肝癌以实施手术切除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案,而中晚期肝癌患者则运用经肝动脉灌注导管化疗栓塞术作为常用治疗方案。但由于介入治疗为临床姑息性治疗手段类型,因此患者经过长期性、反复性的介入治疗后,依然不能彻底清除全部肿瘤病灶,需给予多次治疗、重复治疗,以及多次评估其治疗效果,从而取得较理想治疗效果。随着临床医学技术持续发展进步,临床借助影像学技术如CEUS技术、CT技术及MRI技术等被越来越广泛运用于临床进行介入治疗评估[1,2]。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MRI与CT在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介入治疗肝癌患者100例。研究组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患者有15例;年龄37~77岁,平均(55.68±10.20)岁;肝癌分级:肝癌A级有27例,肝癌B级有23例。对照组男性患者有37例,女性患者有13例;年龄35~78岁,平均(55.70±10.10)岁;肝癌分级:肝癌A级有26例,肝癌B级有24例。纳入标准:①均已经过临床相关检查及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符合由全国肝癌学术会议(第8届)通过的关于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②患者单个结节直径为5cm或以上;③患者肝功能分级为A级、B级,且实验室检查凝血酶时间25s以上,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活动度40%以上;④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且无相关资料禁忌症。排除标准:①不愿意或者不配合本次研究工作的患者;②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顽固性腹水患者、肝性脑病患者、静脉曲张出血史患者、胆管癌患者、静脉血栓患者及肝外转移患者;③为敏感体质,且对本次研究工作所用药物敏感的患者。两组介入治疗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肝癌分级等一般资料均无差异性,提示组间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工作目的及内容知情了解,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完成本次研究工作。本次研究工作均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1.2.1 MRI检查方法

操作者选择核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扫描患者膈顶至双肾;使用TIWl扫描(GRE序列)、T2WI扫描(FSE-XL序列)、DWI扫描(SE/EPI序列)及增强扫描;造影剂给予0.2mL/kg,常规注射造影剂,20s后进行肝动脉扫描,50s后进行肝门动脉扫描,3min后进行延迟扫描。操作者仔细观察病灶数目、具体类型,并作详细记录保存[3]。

1.2.2 CT检查方法

操作者选择64排CT扫描仪进行检查,调整电压参数为130kV,调整电流参数为220mA,调整层厚参数为2mm;接着给予强化CT扫描,造影剂给予1.5mL/kg,常规注射造影剂,25s后进行肝动脉扫描,70s后进行肝门动脉扫描。操作者仔细观察病灶具体数目及类型,并作详细记录保存[4]。

1.2.3 后处理

由2名临床阅片经验2年以上的放射科医师进行观察阅片,包括CT检查、MRI检查,并详细记录其病灶数据与病灶类型。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在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诊断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分析两组数据,P<0.05为数据有差异性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2.结果

MRI检查结果显示,检出病灶156例,包括真阳性病灶122例、假阳性病灶3例、真阴性病灶29例、假阴性病灶2例,检查敏感度为98.73%,检查准确率为96.79%。CT检查结果显示,检出病灶141例,包括真阳性病灶97例、假阳性病灶13例、真阴性病灶22例、假阴性病灶9例,检查敏感度为89.24%,检查准确率为84.40%。MRI检查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P<0.05,见表1。

表1.MRI与CT在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诊断结果比较(n=100,n)

3.讨论

肝癌为临床常见肿瘤疾病,属于恶性肿瘤疾病类型。目前临床结合肝癌疾病特点,以采取综合治疗为常用治疗手段。但由于肝癌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诊时已为中晚期,丧失综合治疗的最佳治疗时间。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变,临床医疗技术持续提升,微创技术被越来越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中,目前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为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且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可提高患者生存率[5,6]。

但由于介入治疗未能一次性灭活所有肿瘤细胞,容易残留肿瘤细胞,因此需给予重复多次介入治疗以及多次评估介入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100例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均接受MRI检查、CT检查,从结果表1可知,MRI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MRI检查方法、CT检查方法均可以进行肝脏横断面组织观察、肝脏矢状面组织观察、肝脏冠状面组织观察、肝脏任意角度切面组织观察,且MRI的细胞组织分辨率更高于CT检查。MRI检查方法、CT检查方法均可以相对降低个体身体的电离辐射损伤,而MRI还可以延长扫描时间,因此其明显提高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检出率及复发检出率[7,8]。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肝癌患者的疾病特点,在实施介入治疗肝癌后,运用MRI检查诊断方法的术后癌肿残留及复发检出率更高于CT检查方法,可以给予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癌肿敏感度肝癌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前后对比敏感度分析
忌口与否 请君斟酌
一种特殊的癌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