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收拾整理习惯的培养
2019-03-08王月
王月
摘要:幼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将伴随一生,为此,如何培养幼儿的收拾整理能力,进而培养自理、独立、选择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幼儿收拾整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培养幼儿收拾整理能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幼儿 收拾整理 培养 习惯
2012年,《3-6歲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指南》从五个领域对幼儿在不同年龄段提出了合理期望。在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目标中,指南提出,让幼儿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收拾整理物品习惯,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的标志之一,更是幼儿轻松愉快适应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其它方面发展的基础。
一、收拾整理,影响一生
收拾整理,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平凡到每一天、每一人、每一处都会碰到,他贯穿生活的点点滴滴,因此才更显得它的重要性。生活中,如果不会收拾整理,处处凌乱不堪,将影响我们休闲、睡觉,进而影响心情。工作中,如果不会收拾整理,到处堆,随处放,那么大部分时间将花在“找”上,影响工作效率。所以收拾整理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或学习,影响我们一天的悲喜忧愁,甚至影响我们的一生。
二、收拾整理,孩子学会独立的第一步
学会收拾整理物品是孩子自理能力中的良好习惯之一,对于幼儿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而是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家长的全权包办,剥夺了幼儿动手的机会,限制了幼儿自我独立能力的发展,容易养成幼儿过分依赖的性格。因此,大胆放手,让孩子从收拾整理自己身边的物品开始,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培养孩子独立性至关重要。孩子一旦养成收拾整理的好习惯,独立性也会与日俱增,同时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自信心和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收拾整理,培养孩子其他能力的前提
学会收拾整理,一是培养孩子取舍选择能力,在反复分类、处理的过程中,学习如何选择需要或重要的东西,判断优先级,培养对事物断念和正向的积极态度。二是培养孩子即刻处理能力,不玩的玩具马上收拾,用完的东西立刻物归原位,渐渐地,马上行动的习惯也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三是培养孩子的专注与持续力,人都容易被周遭的东西吸引,学会收拾整理,让周围没有多余的东西,不被不相干的东西吸引,就能集中注意力于眼前的问题并顺利完成,持续不懈的动力也会因此涌现。
四、收拾整理,幼儿阶段该如何培养
被自己喜欢的东西包围,能够给幼儿带来安全感,因此收拾整理,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收拾整理习惯。
(一)以身作则
孩子的可塑性和模仿性非常强,父母、老师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以身作则,当好表率,需要孩子做什么,自己就先做到什么,让孩子每天处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中,让幼儿从小就萌发出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
(二)提供机会
好习惯的培养不容易,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包容心,把“替他做”变成“耐心引导他做”,提供机会让孩子做。比如专门清理出一个有透明玻璃门带分区的小橱柜,告诉孩子这是他的玩具展览馆,他必须把玩具分门别类放在里面。同样,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准备很多不同颜色的纸箱,让孩子把不同颜色的玩具放在对应颜色的箱子里,这不仅教会了孩子收拾整理,也教会了孩子识别颜色,一举两得。
(三)鼓励为主
孩子刚开始学习收拾整理时,往往做得很慢,或者不愿做,即使做也会经常“闯祸”,我们不能为此就不让孩子动手,或者打骂孩子,而要给孩子做示范,耐心的教孩子该怎样做,当孩子做得很好的时候,必要时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以增强孩子收拾整理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得好。
(四)反复训练
反复练习是培养习惯的唯一方法,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里,都必须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早晨自己穿衣、刷牙、洗脸,玩具自己收拾,自己吃饭、睡觉,同时,我们要一次又一次的为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不厌其烦地教,直到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收拾整理习惯为止。
五、结语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始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家园配合,共同发力,培养幼儿有序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为幼儿以后的学业、处事和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