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海洋贸易与蜑民研究综述
2019-03-08辛月
辛月
摘 要:明清时期的东南沿海,在科技力量和明清政府的渔业政策的推动下,海洋贸易得到发展。东南部地区蜑民文化信仰独具特色。本文对明清海洋贸易与蜑民信仰做综合论述,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东南地区;洋贸易;蜑民信仰
明代福建惠东地区渔民与海洋社会联系,明早期民户以近海渔业与建筑工匠为主,晚期渔业生产从本地的近海作业,转变为到舟山渔场的远海作业。清初广东社会受清前期的海防影响,使广东海盐业发展受到破坏,广东社会管理秩序失控, 严重地阻碍了海洋经济的发展,迁海使广东损失了大量的劳动力,广东海外贸易受到了严重打击。
《海上人家:海洋渔业经济与渔民社会》第二章叙述明清海洋经济的发展轨迹。欧阳宗书认为明清海水养殖业在养殖规模,技术,商品化程度上都有很大发展,由天然捕捞向人工养殖发展,具备比前代更为发达的远洋渔船制造技术和远洋航海技术,存在着因渔禁产生的刺激远洋渔业发展的动力,这一时期渔业促使传统海洋渔业的板块体系发生巨大的裂变,大幅度驱动了中国传统的生产力较为落后的近海渔业向着现代化远洋渔业迈进。高志超从海洋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分析明清时期伶仃洋區域各类人群的社会经济活动,并揭示其对中国社会发展变迁所产生的历史效应。总述明清时期伶仃洋区域各类人群在该地区海洋社会经济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伶仃洋区域的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之间的关系。
学术界还就渔业进行专题研究,下面就学界所关注的渔民信仰论题作一叙述。陈仲玉认为自古生活在中国东南与东南沿海的所谓“蜑民”,他们是古代百越族的后裔,也可能是“南岛语族”的遗留。詹坚固对“蜑民”进行界定,辨其名实。指出蜑作为族群名称,在不同历史时期内涵不断变化,并非始终都指代同一族群。同时指出,宋代是水居蜑民历史时代的开端,宋代政府初步建立起的制度基本为后世政府继承。徐世康针对宋代渔民生活,政府管理及宋代砂岸税收等方面的论述,指出宋代渔民是整个中古时期社会经济史的重要一环。
“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水上人家发展出独特的生产模式,海上蜑民维持族群认同与传统的方式,主要是独特的神明信仰与仪式传统。”傅贵九就明清时期蛋民对封建统治压迫的反抗,作探究。[10]叶显恩就蛋家种族和陆上汉人做区别,对明清时期蛋家独特的文化特点并就其文化固化原因进行分析。萧凤霞、刘志伟揭示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强宗大族对蛋民的打压和经济资源的争夺,在国家和地方社会的缔造过程中,汉蛋、农商、民盗、沙田区与民田区分类是如何出现的。赵莞丽对明清时期蛋民做整体性探讨,把广东疍民放在明清海洋经济的大背景下探讨其生产、生活的变化。探讨明清疍民的族源、分布及明清时期疍民的政治、经济地位。明清时期政府对疍民的管理,疍民和海盗及疍家民俗。夏远鸣以方志为主,对明清时期东江干流及其支流上的水上居民历史作简要概述。白斌从国家管理制度的角度出发,以浙江海洋渔业生产为基础讨论明清中央和浙江地方政府出台海洋渔业制度与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唐元平等人以肇庆府为例,通过对明代西江下游渔民的生活和作业河泊所的设立、鱼课的征收等论述,窥见明代西江下游渔业经济的繁荣,以及明后期河泊所制度废撤导致渔民生活的困顿。
陈衍德通过对澳门渔民生产、生活的论述,阐明澳门渔业经济是在传统的渔民社会架构内运行的,渔民的宗教信仰难免带上经济利益的色彩,对妈祖的崇拜免不了受利益的驱动。王荣国以海神信仰为研究对象切入中国海洋人文社会科学与海洋社会经济史。以海神信仰为逻辑起点,构筑我国的海洋神灵结构体系,以此反映海神信仰不同区域的特点和信仰群体的祈盼。
海洋贸易和蜑民研究作为渔业史的一个分支,相关资料较少,还有赖于进一步的发掘整理。学术界目前缺少社会学、海洋学、史学结合的研究方法,需要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才能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石亦龙:明代惠东地区的海洋社会经济及其变迁[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3):20-29.
[2]刘正刚:清初广东的海洋经济[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106-115.
[3]欧阳宗书.海上人家——海洋渔业经济与渔民社会[M].南昌市: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14-22.
[4]欧阳宗书.明清海洋渔业及其重要地位[J].古今农业,1998(04):28-37.
[5]高志超:明清时期伶仃洋区域社会群体与海洋社会经济变迁[M].沈阳市:辽宁大学出版社,2010.
[6]陈仲玉.闽江流域的“曲蹄”族——兼谈马祖列岛的曲蹄[J].闽商文化研究,2014(02):20-32
[7]詹坚固.试论蜑名变迁与蜑民族属[J].民族研究,2012(01):81-91+110.
[8]詹坚固.宋代蜑民考略[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05):147-151.
[9]徐世康.宋代沿海渔民日常活动及政府管理[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3):248-254+228.
[10]傅贵九.明清疍民考略,史学集刊,1990(1):16-23.
[11]叶显恩.明清广东蛋民的生活习俗与地缘关系[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1):56-62.
[12]萧凤霞,刘志伟.宗族?市场?盗寇与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与社会[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3):1-13.
[13]赵莞丽.明清时期广东的水上居民[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14]夏远鸣.明清时期东江水域的蜑民[J].惠州学院学报,2015,35(02):10-14.
[15]白斌.海洋安全与渔业生产——近代浙江海洋护渔制度的变迁[J].海洋史研究,2014(02):210-229.
[16]唐元平,沈佳嗳,范程琳.明代西江下游的渔业经济——以肇庆府为中心[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01):19-23.
[17]陈衍德.澳门的渔业经济与妈祖信仰[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01):70-76.
[17]王荣国.明清时代的海神信仰与经济社会[D].厦门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