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博物馆的非遗展览

2019-03-08曹翠芳

西部论丛 2019年6期
关键词:展览实践与思考非遗

摘 要:由于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影响,我国大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或逐渐面临着消失的局面,作为一个收集、展示、研究和保护中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场所,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研究中承担着重要的保护者和传承者角色。本文以云南民族博物馆主办的“蓝白之上。三春锦绣”扎染创新展为例,试图从展览的实践意义和实践思考两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未来博物馆的非遗展览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博物馆 非遗 展览 实践与思考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博物馆发展的进步,博物馆的功能也正在发生着变化,同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运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阮成洲提出“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承担着证实、研究、宣传和保护的角色任务,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中坚力量”[1]。王文彬认为“借助于博物馆丰富的历史遗产收藏与动静结合的展示方式,可以推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以及再发展”[2]。赵国兴提出“博物馆的发展应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注重人才培养、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及社会需求的发展[3]”,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人民文化需求的增加和博物馆的发展。大理周城村是目前保留扎染传统工艺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但在市场的洪流和现代染料的冲击下,扎染传统工艺面临着市场、传承、保护等生存的困境。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遗产保护方针指导之下,将民间的扎染搬进博物馆内,依托博物馆平台向公众进行展示、宣传、教育等,让非遗真正的融入人们的生活日常,提高社会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及“非遗”的社会认知度,可助力实现非遗保护的见人见物见生活。

二、“蓝白之上,三春锦绣”扎染创新展简介

“蓝白之上,三春锦绣——白族传统工艺抢救保护与传承创新展”是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资助项目之一,由云南民族博物馆主办,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大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館协办,2018年4月28日上午十点开幕,展览时间由4月28日至5月31日,展览地点在云南民族博物馆一楼机动展厅。展览共分为“源远流长”、“巧手匠心”、“桃李天下”、“传承创新”四个单元:

“源远流长”:介绍了扎染技艺的历史溯源和文献记载、周城村的发展、扎染样卡、部分经典扎染布等,带领参观者“走进扎染”。

“巧手匠心”:以图文并茂的展示方式分为“染料篇”和“图案篇”,“染料篇”介绍了扎染技艺植物染色的所需蓝靛染料制作过程,以及制作完成一件扎染作品需要经过的绘图、制板、印花、扎花、脱浆、染色、拆花、漂洗、晾晒九个步骤的工艺流程;“图案篇”以扎染成品及半成品的方式展示了扎染中的年年有余、蝴蝶花等图案,辅之以手机扫描微信二维码互动的方式通过手机多角度展示图案细节,带领参观者“了解扎染”。

“桃李天下”:以图文并茂和文字说明展示方式分为“传人篇”和“培训篇”,主要介绍了段树坤、段银开夫妇对白族扎染技艺的传承与贡献,独创的花色技巧和创新的扎花针法,对传统扎染图案的设计和改良,与扎染协会开设扎染培训班,与高等院校、中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等,带领参观者感受“匠心扎染。”

“传承创新”:主要以扎染成品的展示了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白族扎染纹样与现代设计衍生出的服装服饰、家居用品、生活用品、装饰品等部分产品,有扎染服饰、扎染家居、扎染鞋包、扎染灯罩、扎染桌旗、扎染围巾等,带领参观者领略“多样扎染”。

整个创新展展示了白族扎染的历史渊源、传统工艺图案色彩技艺、开展的培训和传承活动以及各类开拓创新活动的尝试,并辅之以视频宣传片的播放、微信二维码“扫一扫”观看的互动、现场和非遗传承人进行扎染学习、体验,还有创新设计的特色文创产品的展示及销售等;展览意图用立体的诠释与多元化的传播手段及交流方式,鼓励观众积极参与和体验,通过融合和创新迎合更多人的喜好,呼吁更多人的认识、了解和喜爱传统工艺,助力非遗的光彩见生活。

三、“蓝白之上,三春锦绣”创新展的实践意义

(一)“无形”与“有形”展示的结合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与群众生活休戚相关并且是世代相传相承的。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非物质性质,“但如果人们想要触摸和感知它们,必须通过其载体或物化形式来实现,这取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依附性特征”[4]。云南民族博物馆在此次扎染创新展中,一方面通过图片、文字和工作人员讲解的方式深入挖掘扎染的历史溯源、丰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内涵等传达给观众,另一方面通过扎染图案成品、扎染创新产品等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物化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引起参观者的情感共鸣。

(二)基于互动体验的非遗参与

非遗的到场参与和体验,是让参观者近距离的亲身参与到非遗的生产、制作和表现的制造过程中来,以便于加深参观者的获得感受和体验,拉近非遗与参观者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再如往常一般以简单的参观者角度去了解非遗文化。通过观察、倾听、交谈、动手等参与活动,可以形成形象生动的的理解和认识。当参与者向其他人讲述这一事项时,就会更加生动形象、更加真实全面[5]。在此次扎染创新展中有专门的互动体验区,每一位参与者都可以参与到扎染小方巾制作的体验中,段树坤、段银开夫妇作为扎染技艺非遗传承人的表演者会向参与者介绍扎染的相关知识和具体操作方法,参与者利用博物馆准备好的扎染工具和材料,在传承人的指导下选择自己喜好的图案,按照图案形状进行折叠、捆扎的扎花造型,然后将捆扎完成的作品通过脱浆、染色、拆线、漂洗、晾晒等工序流程等待最终作品的呈现。在等待染色的过程中,参与者表示对自己动手制作的作品非常期待,纷纷表示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在展示和互动体验中,传承人传达和表述信息,而参与者本人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又可以是信息的表达者,还可以将参与过程中的所得所感传递给其他人。

(三)“以人为本”的关注点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作为一个非盈利的永久性机构,博物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博物馆职能主要是对珍贵文化进行保护、修复、展示和收藏,所有的这些职能都是围绕着“物”来进行的,而在此次扎染传承展中,云南民族博物馆将“人”作为策展的主要关注点,展览的陈列、环境营造和互动体验均围绕“人”来进行,用非遗传承人的表演将非遗文化传递给参与者,将特色扎染文创产品的销售把非遗带进参与者的生活,利用“人”的参与性体验加深参观者的印象,将可触可摸的扎染成品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实现了博物馆由“以文物藏品为本”向“以人为本”的理念转换”[6]。

四、“蓝白之上,三春锦绣”创新展的实践思考

(一)完善场馆硬件设施,提升服务质量

参观者对博物馆的青睐不仅是馆内文物藏品的知名度和历史文化价值,除开馆内的文物藏品不谈,其所附加的服务质量和体验的舒适感对参观者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云南民族博物馆位于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内,距离国家AAAA级景点云南民族村仅100米的步行距离,很多来昆旅游的游客都将云南民族村和云南民族博物馆列入同一行程中,其服务质量是游客对博物馆评价好坏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在此次创新展中,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发现馆内的硬件设施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蓝白之上,三春锦绣”创新展的展览地点位于云南民族博物馆的一楼机动展厅,初入博物馆正门,没有放置显眼的指示标志牌,对于初次前往博物馆的笔者在工作人员的提示下方才找到展览;讲解人员设置不足,笔者是开幕式当天十点到达的展厅,在展厅内停留了近4个小时,可能由于工作人员配备不充分等问题,没有观察到有专门的講解人员对观众进行讲解服务,只有个别的工作人员对前来的领导、学校等人员进行简短的讲解,或是听到参观者提出了疑问会上前进行解答,许多参观者进入展厅大多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互动体验区场地不够,本计划扎染的制作与体验可以在展厅旁的一块照壁前的空地上进行,当天由于下雨的原因,只好移到走廊,走廊同时也是通往展厅的必经之地,再加上人群的聚集,容易造成拥挤、嘈杂的观展环境,不利于观展体验的提升。云南民族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今天,在自身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雄厚的藏品实力基础上,完善馆内硬件设施,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提升观众的观光游览体验是博物馆当前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二)新媒体的兴起,多元化的宣传

新媒体在博物馆的展示、传播中的应用使博物馆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为公众了解博物馆的信息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博物馆形象、文物、文化的宣传。现在,很多的博物馆开始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和官网通过文字、图片、视频、H5页面等进行宣传工作。笔者在云南民族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和网站接收和查询到了展览预告通知和新闻简报,通过新媒体途径了解到展览时间、内容、动态等信息,采用此种方式可以很好的提升博物馆的宣传效果,同时有的人还会将微信文章转发、分享到朋友圈,从而会吸引到更多的人来博物馆参观、学习。

(三)设立新的职能部门,培养专业人才

“当博物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业务工作后,博物馆的管理者首先要注意其对工作分工、部门设置、业务考核和部门关系的影响”[7]。现在,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进入博物馆,但其保护工作的对象和场所一般都在博物馆外,而且大多都是在非遗传承人的聚集地和非遗存在地,这就需要专业人员进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对其进行调查、记录和保护,也就是田野调查,即前往非遗文化留存地,对非遗文化的主体人群、历史溯源、基本内容、主要特征等,通过实践、参与、记录和研究等方式来保护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需要博物馆去招聘专门的从事非遗研究和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丝缕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但一些需要依靠传承主体的口头传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的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度、肆意滥用来谋取经济利益等现象时有发生,在博物馆自身新的转型实践中融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拓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视野,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等工作搭建了实践平台,同时贴近生活、贴近民众的创新展陈方式及优质的服务也必将引导观众对非物质文化的认知和喜爱。

参考文献

[1] 阮成洲.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的作用[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6),97-98.

[2] 王文彬.试论地方博物馆“非遗”展览[J].博物馆研究,2016(3),14-23.

[3] 赵国兴.新形势下博物馆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J].文物世界,2016(11),69-71.

[4] 牛慕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3.

[5] 李富荣.浅析非遗参与和体验活动对非遗保护的作用[J].人文天下,2017(9),38-40.

[6] 谢小娟.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以南京博物院非遗馆为例[J].东南文化,2015(10),113-118.

[7] 柴士清.博物馆管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D].宁波大学,2017.

作者简介:曹翠芳(1993-),女,汉族,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展览实践与思考非遗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自主展评”课堂不容忽视的四个之“最”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汾阳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展览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