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曲县文笔镇居民宗教信仰调查

2019-03-08窦翌丹

西部论丛 2019年7期
关键词:宗教信仰

摘 要: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同人类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文笔镇居民的宗教信仰进行细致的分析归纳。从中发现在农村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基督教和佛教,对于宗教本身概况人们并不是很清楚。他们信教的初衷大都是想要从信教中获得一种心灵上的寄托。事实上,在信教过程中他们都接受了宗教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基本完成了自己的愿望。

关键词:文笔镇 宗教信仰 信教影响

一、文笔镇基本状况

(一)地理位置

文笔镇地处晋、陕、蒙交界处的黄河东岸,与陕西府谷县、内蒙准格尔旗隔河相望。它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60万平方公里,耕地37210亩,其中水浇地17900亩,辖13个行政村,一个自然村,其中城中村4个,城郊村9个,面积65万平方公里。

(二)宗教渊源

《河曲县志》记载,历史上,境内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明清两代,县设僧会司、道会司(初设在旧县天庆观),专管僧、道事宜,僧会司初设在旧县华严寺,迁治后设城关张仙庙,后废,道会司初设在旧县天庆观,迁治后废。清末,民国初,天主教、基督教相继传入本县,逐渐发展。1951年7月,县政府将全县教徒造册登记,全县有佛教徒10人,点灯教徒11人,浑源教徒3人,白莲教徒3人,黄香教徒5人。[1]1957—1958年,政府对宗教界进行改造,之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境内各宗教活动停止。1985年起一些宗教活动相继恢复。1993年,有宗教合法聚会点6处,合法教徒12人。2004年11月,河曲县宗教事务局正式成立,为县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职能部门,编制一人。2006年10月县内在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登记的合法宗教场所有旧县乡海潮禅寺,楼子营镇香山寺,巡镇弘佛寺,社梁乡新窑村文殊寺,文笔镇岱岳殿,古渡广场禹王庙,娘娘滩圣母庙7处。北元活动点1处。[2]

其中道教在本地的传播较早,县城东北15里娘娘滩出土的圣母庙旧址古瓦,据鉴定为北魏遗物,可见建庙久远。据现存资料记载,旧县城南东岗天庆观,建于宋朝祥符年间(1008—1016).迄今近九百年。[3]清末,民国年间,行教者日稀,中国人民共和国建国初,道教活动基本绝迹。

佛教传入河曲年代无考。依现在保存下来的北魏时期之吴峪石窟寺推断,至少有近1500年历史,民国之前,历代均有修筑寺院,规模不一,多为一村或多村集资。民国初编后各行政村设村公所,国民小学,多撵走僧尼,占用庙院。抗战爆发后僧尼减少到30余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大破四旧,佛神再度遭劫。1985年后,海潮禅寺恢复佛事活动。

基督教在河曲活动于光绪三十年(1904),意大利传教士来河曲县城进行宣传,申请建立教堂,遭拒而去。民国年间,又有传教士前来宣传,此后,基督教在河曲发展加快,后升为河曲教区,工作人员约20多人。[4]众多信徒入教目的是为让教会指导自己发展生产。抗战前,河曲信基督者500余人,抗战开始后,日军轰炸河曲县城,基督教堂遭炸毁,传教人员死难,至此,基督教会组织基本结束。进入21世纪后,基督教活动基本恢复,信徒以女性为多,2007年,北元村一活动点,信教群众及教职人员共68人。

二、调查样本的构成

在寒假期间,对该村的宗教信仰情况进行较全面的访查。在访查的基础上,向有宗教信仰的村民随机发放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发放问卷48份,问卷全部收回,问卷回收100%。本次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年龄构成

70岁以上3人,占6.25%;60-69岁之间21人,占43.75%;50-59岁之间13人,占27.08%;40-49岁之间9人,占18.75%;30-39岁之间2人,占4.17%。

(二)、性别构成

女性31人,占64.58%;男性17人,占35.42%。

(三)、受教育情况

文盲4人,占8.33%;小学学历18人,占37.5%;初级中学学历13人,占27.08%;大专学历11人,占22.92%;本科学历2人,占4.17%。

三、問卷调查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信教者的宗教派别、开始信教的时间、信教的原因或初始动机、参加宗教活动的情况、了解宗教知识的方式、对教义的了解程度等问题。

(一)、信仰宗教派别

信仰基督教14人,占29.17%;信仰佛教34人,占70.83%。

(二)、开始信仰宗教的时间

2000年以后开始信教者6人,占12.5%;1990年代信教者19人,占39.59%;1980年代信教者8人,占16.67%;1970年代信教者12人,占25%;从小就信教者3人,占6.25%。

(三)、开始信教的原因或初始动机

在问卷中关于本问题设计四个选项:(1)消灾免祸,祛病祛邪,身体健康,保佑一生平安。(2)来世可得到回报。(3)生活受挫,从宗教中寻求慰籍。(4)受家庭中信教成员的影响。(5)不清楚。(6)其他

选择(1)消灾免祸,祛病祛邪,身体健康,保佑一生平安者19人,占39.58%;

选择(2)来世得到回报者5人,占10.41%;选择(3)生活受挫,从宗教中寻求慰籍者5人,占10.41%;选择(4)受家庭中信教成员的影响者8人,占16.67%;选择(5)不清楚者2人,占4.17%;选择(6)其他者9人,占18.75%。

(四)、去宗教场所频率

本问题在调查问卷中设计四个选项:(1)每日。(2)每周。(3)每月。(4)每年。(5)偶尔。(6)去过1-2次。

选择(1)每日2人,占4.17%;选择(2)每周10人,占20.83%;选择(3)每月21人,占43.75%;选择(4)每2人,占4.17%;选择(5)偶尔7人,占14.58%;选择(6)去过1-2次6人,占12.5%。

(五)、对宗教知识和教义的了解方式

本问题在调查问卷中设计四个选项:(1)自己阅读宗教书籍。(2)听家庭中信教人员讲解。(3)参加宗教活动听其他信徒讲解。(4)其它方式。

选择(1)自己阅读宗教书籍者11人,占22.92%;选择(2)听家庭中信教人员讲解者12人,占25%;选择(3)参加宗教活动听其他信徒讲解19人,占139.58%;选择(4)其它方式者3人,占6.25%。收回的问卷中3人没有回答该问题,占6.25%。

(六)、对宗教知识和教义的了解程度

本问题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三个答案:(1)非常了解。(2)一般了解。(3)了解一点。(4)不清楚。

选择(1)非常了解者14人,占29.17%;选择(2)一般了解者9人,占18.75%;选择(3)了解一点者21人,占43.75%;选择(4)不清楚者4人,占8.33%。

四、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从问卷调查的汇总结果来看,文笔镇信仰宗教者主要是信仰基督教和佛教。

近50%的信教者是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开始信教,2000年之后信教者减少,只占信教者的6.06%。调查所反映的情况与中国的国情相吻合,因为在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时,国家改变了原有的宗教政策,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并将其写入宪法,恢复了宗教的合法地位,尊重人们对信仰的选择,人们在“文革”期间的压抑得以释放。同时随着近几年教育事业的普及,人们素质的提升,宗教信徒的人数明显有所减少。

关于宗教信仰者信仰宗教的原因或初始动机,调查问卷的结果中,60%的被调查者选择“消灾免祸,祛病祛邪,身体健康,保佑一生平安”。信教者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带有一定的的功利性。问卷调查结果中40%宗教信徒不能完全参加或者不参加宗教活动;70%的信徒不是通过自己阅读宗教书籍了解宗教知识的方式;近70%的信徒对所信仰宗教的教义不是非常了解。这几个结果表明信教者大多数对所信仰的宗教并不甚了解,或者说不了解。主要是想通过宗教来达到消灾免祸、消除疾病、能使自己和家人平安的目的。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两名佛教徒的详细访谈的结果也支持这一点。

访谈对象一,杜女士,43岁,1995年开始信佛。

她说,虽然现在她看着挺乐观的,身体也不错。以前经常发病,很多次都接近死亡,医院多次下了病危通知,感觉到鬼门关转了很多回。那时的她才是一个刚20出头的小姑娘,成天躺在病床上,脸色发青,嘴唇发白,整天吃不下饭,在床上动都动不了,连说话都喘不上气来,还经常梦见鬼,梦见自己被蛇缠绕,梦见身上有很多只虫子在爬动,她感觉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经常一个人偷偷地抹眼泪,感觉真的离死亡不远了。她去医院检查,中医说了很多需要补的地方,不是这虚就是那虚,去西医检查了一大堆以后,不是说疲劳过度就是低血糖、贫血这些原因,检查了半天就是啥大病也没检查出来,到村里的一个乡村医生家看了以后,开了一大堆中药最后也没见成效,家里人就跟着干着急什么忙也帮不上。

有一次她和朋友无意间聊到了佛法,聊到了佛法的善恶因果,于是她便去了寺院拜访,她和佛友们一起诵经念佛,念完以后感觉身体没那么难受了,后来她每天在家诵经念佛,还经常去寺院找师父请教,长期下来她明白了自己得的是因果病,在佛法中她学到了宽容,学到了忍耐,学到了善良,学到了有爱心,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记仇恨,善良热心,长期下来她的身体好多了,也不太难受了,她还经常去寺院帮忙干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坚持诵经诵佛,是佛法拯救了她的身体,拯救了她的内心,让她打开心结安稳生活。

访谈对象二。王先生,年龄66岁,信仰佛教。信教原因和杜女士相似,主要是因为自己孩子身体不太好。信教后孩子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并且在自己劝说下,自己的孩子和妻子也开始信教。

五、结语

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与宗教观念联系在一起。宗教信仰是宗教的灵魂,也是宗教信徒的灵魂。宗教信仰的根扎在信教者心灵深处,在个人生活的诸多方面得到展现。

英国的一位历史学家曾说过:“逆境的加剧会使人回想到宗教。”[5]人们在面对生活的不易、经济的拮据、家庭生活的不满时无法找到一种合理的解决办法,这时宗教中的美好向往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强大的吸引力。此时它充当了一种类似于道德的作用,让人们相信善恶终有因果报应、给人们寄予美好的愿望。在他们面对挫折,心理失衡时,宗教信仰又可以作为一种镇静剂去缓解他们对于世俗功利的追逐,从而进行心理调节,给他们带来希望,指引方向。

事实上,宗教信仰在人生中所产生的影响是相对的。宗教信仰调节人们的心理,让他们内心的不平衡得到最大程度的缓解,但同时它的“前世因果”、“上帝的安排”等内容,容易使人產生宿命思想,盲目的去听从依赖教义、逃避现实,而不去积极地采取合适的方法应对。也会使人盲目乐观,不思进取,给自己虚拟一种理想化的幻境,减少了自身行动力。与此同时,宗教信仰带来的认同感还会深深嵌入他们脑海,致使自身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过分偏激。

本次调查的信教者主要是想通过宗教信仰来达到消灾免祸、消除疾病、能使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一生平安的目的。调查的结果表明,信教者们多数达到了他们的预期目的。他们在信教的同时并未排斥用先进科学的方法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们在生病时除了为自己祈福,也会选择去医院治疗。在工作、生产、生活中遇到不顺利的事,也会在祈祷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方式方法应对。]例如在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他们会去咨询有关负责人来施加肥料来改善情况。不过也有一些人并未达到预期目的,反而更甚加重,他们曲解教义,对教义理解不透彻,使得他们在生病和遇到一些挫折,盲目的采取不正确的方式,贻误最佳时机,耽误了病请。相比他们,调查中从小开始信教的三人对于宗教的了解程度使得他们在生活中有更大的主动性,而不是作为宗教的附庸,盲目做事。他们可以让宗教为他们服务,很好的把握宗教与生活的尺度。

宗教信仰对人生两重性影响,启示着我们要理性的对待宗教。在现代社会里,要注意把宗教的积极影响发挥出来,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它的消极影响。

注 释

[1] 牛少山.河曲县志编撰委员会[M].河曲县志(下),中华书局,2013年,第2303页.

[2] 牛少山.河曲县志编撰委员会[M].河曲县志(下),中华书局,2013年,第2298页.

[3] 牛少山.河曲县志编撰委员会[M].河曲县志(下),中华书局,2013年,第2298页.

[4] 牛少山.河曲县志编撰委员会[M].河曲县志(中),中华书局,2013年,第1879页.

[5] [英]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序言.

作者简介:窦翌丹(1993-),女,汉族,籍贯:山西忻州,学历:研究生,学校: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史。

猜你喜欢

宗教信仰
古代埃及墓室壁画“彼岸时间观”图像研究
简述李维汉关于宗教统战的思想
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问题及其思考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与德育方式解析
“信仰的力量”
传统礼仪与现代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实证研究与对策分析
生命·文学·信仰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话语殖民和宗教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