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类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
2019-03-08林玉锋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大众所熟知,体育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教学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在随之发生改变。通过对体育教学中诸多创新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分类教学这一创新模式在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提升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对体育分类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体育分来教学的具体实施方式,希望能够为广大同行在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起到一定借鑒作用,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阶段 体育教学 分类教学 方式
一、分类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中体育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而备受关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的是教学的效果,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增强学生的体能,注重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数据我们发现,大部分地区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都相差不大,采用的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学生对于体育课业没有太大的兴趣,这个趋势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从高一到高三,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逐渐下降。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的高考压力比较大,在校时间安排的非常紧张。小学阶段以及初中阶段相对而言学习压力比较小,学生年龄刚好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是以对体育课比较感兴趣。到了高中阶段,由于家庭以及社会对高考的重视程度不断加重,学生在这个大环境中,不知不觉就忽视了体育课的重要性。
学生由于长时间在教室伏案写题,并且保持同一个姿势的时间比较长,该现状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长时间趴在桌子上以及长时间坐在凳子上, 缺乏运动,对于学生的视力以及骨骼发育、血液循环等都是不利的,没有良好的身体,也很难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部分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的原因,对于体育课会产生排斥心理,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加,排斥心理越加严重。而分类教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以上问题进行较好的解决。
二、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通过调查以及询问等方式,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比较感兴趣,体育课活动内容中,与以上相关的项目参与度也更高。然后就是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热情不高,多数体育教师并没有对此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而是视该种现象为上课态度不端正。大部分女生认为体育相关的运动不适合自己,更加适合男生,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女生对体育课会由不感兴趣逐渐转为排斥,从而导致身体机能开始下降,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少部分男生对于体育运动也不感兴趣。导致这一情况的出现,不仅仅是自身身体素质的原因,还有部分原因由于上课方式太过传统,课堂内容枯燥缺乏创新,不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从而使其觉得体育课存在性不强,可有可无。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为教学任务服务,无法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以及兴趣进行激发,因此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排斥的情绪是不可避免的。
三、高中体育分类教学的运用策略
1.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了解,科学制定分类方法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比较大,再加上学生的爱好以及兴趣的不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这些方面加以考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教学。分类教学主要可以分为班级组合式以及集中组合式。班级组合式主要指的在室外体育课堂中,将班级进行组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到对应的体育项目当中。例如女生喜欢排球以及啦啦操、体操类型的体育运动居多,教师可以为女生安排此类的体育活动进行教学。男生喜欢足球、篮球的较多,这时教师就可以将男生安排在篮球场和足球场进行体育教学。部分没有明显运动偏好,以及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可以安排跳绳 或者踢毽子、羽毛球等没有难度或者难度较小的运动。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则可能会出现热爱篮球运动的学生参与的是排球运动或者足球运动,热爱足球的学生参与的是;篮球运动等。这样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此举即可以让学生对体育 运动的兴趣得到提升,又能将资源在最大程度上进行合理利用,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集体分组式则是将学生集中到一起,对某一项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和要领进行讲解,例如投篮的规范动作或者排球打击规范动作等。讲解完毕之后,在根据学生的体能以及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分组,让水平相当的学生在一组进行训练。此举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同一组,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能力较弱的学生在一组可以较好地保护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
2.对体育运动的项目进行丰富,增加学生的选择面
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是由于体育课的运动项目太过呆板,没有自己喜欢的运动,因此对待体育课比较消极。由此可以见,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还必须从体育活动项目上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对传统的项目进行创新教学,还应该对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进,使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既能满足学生身体锻炼的要求,又可以达到新课改标准的要求。教师在体育课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对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等进行调查,最好列举一些学校有条件开设的项目,让学生自主进行选择。为了让调查更具针对性,最开始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项。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推进 ,结合学生的训练实际情况,当学生对该项技能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让学生对项目进行适当的增加。体育项目选择除了教学目标必要的项目之外,在增加其他项目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选择数量,对其他项目的比例进行合理的控制,以达到不同爱好以及不同性别的学生的不同的需求。丰富体育项目在扩大学生选择性的同时,会让学生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尤其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训练之后,学生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身体的变化,这些变化不论是对于学习还是生活而言,都大有裨益,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3.创新教学活动的设计,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新课程教育改革中,明确提出学生在课堂 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因此在学生的引导方面就显得不足。教师在实施分类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对此问题加以注意,必须明白还学生主体地位并不是放任自流式的消极教学,而是对教师自身的能动性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学习 情况进行考察,以便对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实际情况进行更加清楚的了解。然后再将以上信息进行搜集和分析,最后对体育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进度做出科学的调整。分类教学模式针对性很强,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极大的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对自己所感兴趣内容进行珍珠掌握,提升学生自身的体育水平,培养坚持不放弃的体育精神,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活动长足的进步。
结 语
高中阶段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更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创新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采用分类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帮助学生清楚认识到参与体育活动的益处以及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另外该教学模式还能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同时,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向东.分类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2013,(5).
[2] 肖健欢. 推进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实践的途径探析 [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 156.
[3] 公彦国,杨焕峰.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D]. 中国校外教育,2015,(01): 147.
[4] 钱强、高融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的现状与优化[J].当代体育科技,2015, (21): 75-76.
[5] 张德国分类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7, (04): 168 - 169.
作者简介:林玉锋(1991—),男,汉族,籍贯:广东博罗,单位:广东省博罗县杨侨中学,研究方向:体育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