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策略探讨

2019-03-08胡亦难

法制与社会 2019年3期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摘 要 青少年犯罪、毒品泛滥和环境污染是困扰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难题。其中,未成年人群体犯罪又是青少年犯罪的重灾区。本文从必须分析其原因着手,提出从家庭、社会、学校三方着手,从小时候、从小事情开始,让法律意识从小扎根在孩子们的心里,使每个人都能真正成为知法懂法自觉守法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犯罪 普法教育

作者简介:胡亦难,四川省成都市西北中学。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2.067

青少年犯罪、毒品泛滥和环境污染是困扰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难题。其中,未成年人群体犯罪又是青少年犯罪的重灾区。据全国人大常委会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现有3.96亿未成年人,每年查出的未成年人犯罪有15万人之多,从2000年开始,未成年人犯罪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数量之大,确实令人触目惊心!所以,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当务之急!

要探讨或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就得首先了解并剖析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方能对症下药、行之有效。2017年暑期,我到四川监狱系统亲情帮教信息管理中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幸调研了有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部分案例,深感当前我国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严重性: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30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作案人员的72%左右,这其中中学生约占60%左右!从在四川监狱系统亲情帮教信息管理中心平台见习期间,通过对四川省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原成都少管所)“亲情帮教”历年资料的查阅统计,可以总结、探讨出关于如何有效“预防”、“减少”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途径、方法或者说是策略性的预防方案,本文拟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在我看来,和任何心智正常的人一样,未成年人绝不会无缘无故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未成年人之所以犯罪,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身的原因: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人都是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人“自身”一般都具有如下特征——认知能力低、受暗示性强、情绪不稳定、精力旺盛而好奇心强、缺乏独立思考和正确的价值评判力(三观不健全)、行为方式具有较强烈的模仿性、自控力和自我约束力不够。

2.家庭的原因: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具有不良现象的家庭极易出现具有不良行为(乃至犯法行为)的孩子。具有不良现象的家庭的主要表现,一是家庭不健全,对孩子疏于管教;二是家庭无力管教子女;三是家庭管教不当。

3.学校的原因:学校教育的失误(因忙于应试教育而导致对孩子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教育的不足)也会让学校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温床。我们知道,未成年人至少有75%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学校是负责照顾刚脱离家庭保护伞的孩子的第一机构或场所,是孩子逐渐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媒介之一,学校要教会学生接受由陌生人制定并执行的种种规章制度和各种技能,要教会学生在制定制度和执行制度的专业人员的指导监督下与伙伴们开展智力和体格竞赛。如果学校疏于对学生言行的法制化教育与规范,那这些心智尚未健全的未成年的学生就会去尝试、去模仿社会上的那些不良言行甚至是违规犯法的行为。

所以,学校不仅是教孩子读书的地方,更重要的职能是“育”人,要让未成年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

4.社会的原因: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未成年人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但并没有与世隔绝,即便是实行封闭式教育的“贵族学校”,也不是青丝牙缝的保险柜。现在的资讯那么发达,互联网分分秒秒攻击着人们的每一根神经,未成年人由于本身固有的前述特征,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的“免疫力”本身就不强,如果交友不慎、对外来讯息不加分辨地吸收,再加上“家庭”和“学校”法制意识和守法教育的缺失,也是当前造成未成年人犯罪和犯罪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的重要原因。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况特点

从对四川省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的基本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些基本概况和特点:

1.从犯罪类型来看,种类呈现多元化,除职务犯罪、倒卖军火等特殊罪行以外的种类基本都有。

2.从犯罪形式来看,共同(团伙)犯罪较多。

3.从犯罪手段来看,成人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4.从身份性别来看,在校生居多、男性居多。

5.从犯罪年龄来看,低龄化的趋势很明显。

6.从犯罪后果来看,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性都很严重。

据最新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则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由此可见,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如果未成年人行为不端、举止不轨乃至为非作歹、触犯刑律危害社会,能“智”能“强”吗?一个国家的犯罪率、特别是未成年人的犯罪率,应该是检验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的最直观的指标。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不安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的源头,只有从源头上找出原因,方能正本清源、构建和谐健康、风清气爽的美好家园。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策略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如何预防、而且有效预防,不要让这个问题老是停留在口头上,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不止一次地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真的就那么难吗?以至于这个问题和毒品泛滥、环境污染一起并列成为困扰当今世界发展的三大难题。但我也不止一次地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至于那么难——因为我相信事在人为!既然是“人”的问题、人的“行为”问题,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这些年来,我们提倡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在小学、在幼儿园,到处都听到“人之初,性本善;茍不教,性乃迁……”的朗朗之声,到处都有闻“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的尊尊之语!由此我在想,我们为什么不对这些先贤古语进行现实版的发挥,让它更能够切合时宜、更具现实的教育意义呢?因此我建议:

(一)树立法律意识要从小时抓起、从小事做起

老人们常说:小的时候偷针,长大了就会偷金;圣人还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些都是充满哲理的金玉良言。事实也正是如此,万丈高楼从地起,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大错也是从小错开始的,这就是“量变质变”原理。所以,要做一个有用的合格的公民,就要自觉地树立法律意识,从小时候做起、从小事情做起,预防、远离、杜绝违法犯罪。这里涉及的两个“小”字,是树人的关键。前文分析指出了未成年人的固有基本特征,总体表现就是多方面的“不成熟”、“不健全”,但也正因为如此,未成年人的“可塑性”才更强,才更有教育、培养、规范的意义。

“从小事情做起”不必赘言,“从小时候抓起”怎么抓?小到什么时候?我想这个问题问得很尴尬却很到位——不是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吗?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向父母学习或者父母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孩子,就应该是向孩子自然而然地灌输“法律意识”的时候了:从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什么东西能拿、什么东西不能拿;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等等,以此类推推而广之。

(二)建议教育部门改革课程设计增加法制课程

树立法律意识要从小时候抓起、从小事情做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形式上,而是要有“精准”意识、真抓实干。因此,建议国家教育部改革中小学课程设计,增加法制课程。当然,这其中需要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阶段、学历阶段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适当的法律课程教材。

如果作为过渡,从小学开始,及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在现有的“思想品德课”和“政治课”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加入法制教育内容(甚至单独开设一门“法律”课程)也是一个办法,但必须成为高中以下各教育阶段每个未成年人的“必修课”,使每一个人都能够知法、懂法,使每一个人熟读熟记“纪不允,不越矩;法所禁,不可为……”(作者语),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将所学所记的内容深入到日常生活的行为细节中去,以塑造、教育出知法懂法守法的有用之人!如果离开法律意识的教育而只顾“学术”灌输,谈不上是成功的教育。同样,一个没有法律意识的人,无论你“学业”多么的优秀,都未必是一个社会真正的有用之才!

(三)把未成年人对法律知识的考核成绩载入成长档案

按照上述思路,再把未成年人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核成绩载入必修的课程学习成绩和成长档案,纳入升学总成绩,比如计入小升初以及中考(象体育成绩一样计入总分)、高考(高考中增加法律特别是刑法方面的题目)乃至公招考试(不论哪个部门、行业、阶层都加试法律方面的内容)的成绩,其结果必将是:我国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大幅度提高,犯罪率大幅度下降!如能这样,其实要不了几年,岂止是未成年人、青年人,就是整个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都会大幅度明显提高,整个社会的犯罪率也必将会大幅度下降。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知法懂法了、敬畏法律遵守法律了。如此效应岂不是我们所向往的、追求的吗?

(四)利用社会力量强化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教育

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教育,不应拘泥于课堂、课本的宣讲,要采取多种形式,“请进来走出去”,让孩子们喜闻乐见、自觉接受。所谓“请进来走出去”是指,学校可以邀请办案警官、监狱(少管所)警官以及其他相关社会人士来学校宣讲法律知识、违法案例等。适当的时候,还可以与当地或就近的“少管所”联系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带孩子们到监管现场学习,接受现实教育等。

在利用社会力量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整治和管理力度,不断净化社会环境,给未成年人一个阳光灿烂、处处充满温暖和正能量的成长空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既然是一个困扰当今社会发展的国际性難题,虽然有难度,但我想总有解决的办法。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就是一个“人”字——以“人”为本。未成年人还是“人”,只要我们按照本文的思路,真正去了解未成年人的固有特征,未成年人之所以犯罪的原因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就能够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

关于如何切实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策略或方案,我认为就是要以人为本,从小抓起,逐渐强化法律意识。世间事,事在人为。只要认真去做,有什么做不到的呢?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但是我更相信“耐心教,皆可塑;教不好,师之惰。”所以,要真正切实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就要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律意识的强化教育,而且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力量很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让每一个人都知法懂法、自觉守法,远离犯罪;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造就出一代又一代朝气蓬勃、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建设祖国伟大事业的栋梁之才。

猜你喜欢

未成年人犯罪
公园里的犯罪
环境犯罪的崛起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犯罪”种种
积极开展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