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亲职教育
2019-03-08张海莉
摘要:本文运用行动研究的理论及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以成都市某拆迁安置小区为例,探求如何对家长进行亲职教育,同时通过赋权社区群众,让社区群众成为社区儿童教育的主体。把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嵌入反思行动的实践过程,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反思对话,真正做到助人自助的同时也可以丰富理论发展。
关键词:亲职教育 行动研究 农村社区
一、文献回顾
(一)亲职教育状况
亲职教育指对父母进行教育使其成为合格家长的过程。儿童医学专家范耀宗、倪健儿(2004)认为,儿童行为问题为多病因模式,其中父母离异,家庭不和、长期寄养他处等原因会加重儿童的焦虑;其研究显示家长的教育方式以打骂、责备为主或者以过分溺爱为主的儿童占据了儿童行为异常总数的35%。陆士桢的《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中早以提出影响儿童不良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这四个因素是构成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大背景,任何一个因素的不良影响都会造成儿童心理情绪问题的产生。家庭环境的影响并不亚于学校环境的影响,所以国家教委和全国妇联于1997年联合颁发了指导性文件《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旨在通过引导家长首先树立好正确的教育观念、然后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以此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近期,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武汉市未成年人保护实施办法(修订草案)》立法说明会,这部修订草案就是一本形象生动的“父母上岗说明书”。法案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放任未成年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纳入强制亲职教育名单,督促其接受亲职教育。”
但是除了这些积极的发展之外,更加普遍的现实情况却并不乐观。例如盖笑松教授(2006)就提到过,中国亲职教育最普遍和有效的形式就是家长学校,可是家长学校面临着非常多的问题,包括形式过于单一;内容不具有系统性;服务对象也过于零散,不具有针对性;而真正接受到家长学校培训的家长不足半数。另有学者魏志玲(2014)也对亲职教育现状进行过研究发现,家庭教育的主要来自图书以及电视等媒介;家长们对于亲职教育的表达性需求主要针对孩子的“学习”和“健康”两大类,对于兴趣爱好,潜能拓展,人格培育等方面兴趣较少。
(二)行动研究
古学斌认为在农村社会工作的领域中,行动研究能够很好地帮助农村社会工作者认识农村社区,在实践行动中寻找研究问题,制订农村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案和实践行动方案。更重要的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与農村社区民众的位阶、合作信任关系,在资料分析过程中持续地反思,与现有的理论进行对话,累积经验,从而建立新的理论和实践模式。
行动研究是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因为从它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本主张、研究目标到研究的手法都与社会工作的内在特质非常贴近。并且他通过在云南平寨开展的行动研究成功经验,大致给我们介绍了行动研究介入社会工作的基本流程。
张和青(2015)提出,社会工作行动研究是知行合一的过程,也就是说实践是关键,不能纸上谈兵,社会工作者不仅要行动更要行动。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本文通过对相关课题研究的期刊、杂志、论文等文献的检索与阅读,归纳总结当前相关课题的背景资料和研究成果,其次通过政府官方政务平台搜集调查社区的资料,包括人口数量,经济状况,社区历史等。
(二)访谈法
通过探访被访谈者并通过问答获取相关资料。笔者拟通过对十五户家庭,及家庭所在的社区居委会进行深入的家庭访谈,来了解学龄期儿童家庭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需求和问题。访谈对象包括儿童、家长和社区负责人,对家长和孩子访谈主要涉及的话题有:家庭教养方式是什么类型?父母是否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长如何看待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行为出现偏差的话家长占据多大责任?孩子需要怎样的家庭环境?孩子内心对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如何看待的?家长需要获得哪些方面的儿童教养知识?家长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获得亲职教育?等。对社区负责人的访谈主要涉及内容有:社区的学龄期儿童家庭有多少?社区是否有能力进行亲职教育?儿童家长的基本素质如何?社区是否进行过亲职教育?亲职教育的主体和形式有什么 ?如果建立社区协同教育机制,社区可以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
1.社区概况
X社区为农村拆迁安置小区,距离县城约两公里,小区内居民4954户,总人数达到14862人,社区居民受教育水平平均在中学阶段。社区建立于2008年,在城乡结合部,背靠乡村,社区周围长年在施工,鱼龙混杂,外来务工人员也经常在社区出入,治安保卫存在很大隐患。社区成立较久基础设施已经比较陈旧,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提供给儿童公共游戏场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成为茶话室,社区居委会的图书馆,健身房都形同虚设。
笔者的走访之后发现,该社区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打工和务农,少数居民开展了一些副业,成为了个体户。虽然x社区位于郊区,但是由于地处成都平原,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再加上成都市的经济效应,居民们实现温饱和养育子女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经过走访观察以及深入访谈之后可以发现,X社区亲职教育目前还处于开始阶段,从居委会层面来说,社区不仅没有亲职教育完整的机制,而且开展过的亲职教育也只有寥寥几次,形式也只有专家讲座这一类。而社区居民对于亲职教育的了解也甚微,理解更是不全面,不准确。观察、访谈以及文献研究之后我发现X社区的亲职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社会力量对于该社区的亲职教育支持度不够。在笔者走访社区居委会、与社区负责人访谈之后发现大部分家长对于亲职培训的认识仅限于孩子出生到学龄前,少部分家长曾在母亲妊娠期及孩子婴儿阶段接受过专门机构进行的亲职教育。社区也没有相应的亲职教育机制。
第二、家长接受亲职教育的渠道较单一。笔者在走访了十五户学龄期儿童家庭之后,对他们获得亲职教育的渠道进行整理分析发现该社区家长对于教育方法的学习主要来源于书籍、报刊、电视节目、同龄人交流以及长辈传授等。这其中电视节目与长辈传授所占比例最大,将近9户家庭的亲职教育理念来源于此,这与高速运作的社会环境有关。但这些教育输出渠道缺乏专业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甚至是针对性。
第三、父母的亲职教育意识不足。笔者走访发现近十户家长对于合格家长的观点在于对孩子负责,而对孩子负责的标准就是家长是否帮助孩子成功成材,仅有三户家长认为自己也要接受教育。八户家长认为自己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事实上对于孩子的优势、潜能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还有四户家长认为学龄期儿童的教育职责的主要承担者应该是学校,而不是家长。另外据社区负责人称该社区虽然农村户口,但是单靠务农已经难以满足生活需要,所以大部分家庭都在离家不远的城市务工,工作生活压力大,大多缺少教育子女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被迫放弃对子女的教育职责,或者将职责转移给学校或者父母一代。
第四、家长的教育理念封建落后,教育方法不正确。在笔者的走访调查中,发现还有近7户家长采用的是惩罚式,甚至是打骂式的极端教育方法纠正儿童不良行为,例如王先生(普通职工35岁)“小娃娃不懂道理,你打他几次他就记住了,只要不打伤就对了,老祖宗说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有道理的”;3户家长采用溺爱式的教养方式,例如李女士(农民 33岁)提出“孩子还小,说了他也不懂,而且现在的娃娃都是宝贝,舍不得骂舍不得打,等长大进了社会就好了”;3户家长采取控制式的教育方法,希望孩子的一切行为都在自己的掌控中,不尊重孩子的合理意愿,赵女士(玻璃厂工人 30)说“现在专家说的尊重孩子,可是孩子什么都不懂,尊重他就是不对他负责,只要他按着我们安排的路走就没问题,尊重他的想法他就毁了”;2户家长采取放任式的教养方式,只要保证孩子的安全与健康,其他都让孩子自由发展。李先生(个体户 40岁)“娃娃都有自己的天性,你要让他自由发展,管的太多他又不是机器,而且现在的孩子又聪明,不会听你的,有点毛病很正常,长大懂事就好了”
2.行动研究设计
行动研究即在参与实践中研究,将研究成果又投入到实践中,发挥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把群众变成实践的主体,本文运用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在行动研究理论指导下,设计出适用于x社区的亲职教育模式。
(1)建立家长社会工作小组,充实家长的社会支持系统
根据人本主义的理念,每个人都有巨大的优势和潜力需要被挖掘,每个困境也都具有资源和优势,社工要做的不是替服务对象解决问题,而是帮助服务对象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场域理论也指出每个人的每一次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而在社工的指导下建立小组则就是要建立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影响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家长能够得到教育,改善困境,促进自身的成长。
社会工作者通过招募学龄期儿童家长,将同质性高的家长组成小组,利用小组的资源对组员的赋权来帮助他们挖掘自身潜能和优势,提高组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家长小组分为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支持小组,三个小组不相互排斥,也可以有重合的组员。教育小组主要针对教育方法严重错误,亲职能力缺失的父母,为其提供专业、科学的教育方法,良好的沟通技巧、亲子交流技巧;成长小组即“锦上添花”,主要针对希望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的家长,通过参与小组能够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和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亲职能力的提升;支持小组主要针对情感空虚,压力过大,时间和精力不足导致亲职能力不足的家长,通过组员相似的经历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现实的直接帮助。小组建立之后,不仅可以帮助家长学习教育的方法和技术,还可以为有相同问题的家长提供情感支持,扩展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更有利于营造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
在实际工作中,小组的主要工作形式有:社会工作者介入为小组建立计划书,定期聘请教育专家进入教育小组为组员进行知识宣讲和问题解答;支持小组成员建立信息交流群,成员之间提供直接实际帮助,例如相互帮忙接送孩子,暂时性托管孩子;定期开展小组会议,成长小组成员可以讲述自己的家庭成长故事,分享自己教育的经验,大家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教训,提供建议;开展小组亲子活动,帮组小组成员家庭形成更好的情感连接。
(2)完善社区学龄儿童协同教育模式,发挥亲职功能
社区协同教育模式运用社会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中建立社工站,充分发掘和整合社区有效的教育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亲职教育,加强家庭教育功能,促进学龄期儿童健康成长。同时将社会专业资源和社区资源结合起来,建立社区亲职教育模式。该模式应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邀请亲职教育相关专家进入社区开展系列亲职教育讲座。
第二,社区社工站定期走访学龄期儿童家庭,对有问题的家庭进行及时的介入。
第三,社工聘请亲职教育专家在社区开展亲职教育工作坊,邀请学龄期儿童和家长参加。以情景表演的方法,让家长了解自己教育孩子的问题,并学习专家和其他家长的科学方法。这既能调节亲子关系,也能对家长进行教育。
第四,社区社工站应该为每一个学龄期儿童家庭建立成长档案,对存在严重偏差的家庭进行危机介入。
第五,链接大学生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在社区建立临时托管点,帮助双职工家庭暂时性看管孩子。
第六,建立社区亲职教育专线,定期向家长播放亲职教育视频,发放宣传手册,而家长也可及时上线咨询专家。
第七,在社区社工站建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家长和儿童提供心理咨询,缓解不安的情绪,释放亲子相处不适而造成的压力。
三、结语
行动研究的关键所在研究中培养群众的能力,这与亲职教育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亲职教育强调的是通过对家长的教育,发挥其功能,使其成为儿童教育的主体。行动研究是适用于农村社区亲职教育的一剂良药。但是我国亲职教育概念尚未普及,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对于亲职教育的界定,也只是在家庭亲职能力缺失的情况下进行补偿式的社会工作服务,外部环境的劣势使得在亲职教育本土化的研究中困难重重。
参考文献:
[1]范耀宗,倪健儿,李卫国,等.学龄期儿童行为异常调查[J].临床儿科杂志,2004,(03):174-175.
[2]陆士桢.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3-58.
[3]盖笑松,王海英.我国亲职教育的发展状况与推进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2006,(06):154-158.
[4]肖来付.社区资源整合视角下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J].中国社会刊,2007,(07):115-118.
[5]李亚茹.综融视角下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基于三地的实务模式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5.
[7]范辰辉.现代亲职教育:发展现状与未来取向——社会工作介入初探[J].社会福利,2013,(12):52-58.
[8]张和清.知行合一: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历程[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04):98-103.
[9]郭伟和,徐明心,陈涛.社会工作实践模式:从“证据为本”到反思性对话实践——基于“青红社工”案例的行动研究[J].思想战线,2012,(03):34-39.
(作者简介:张海莉,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