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起点 履行新职能 奋力开创健康内蒙古建设新局面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综述
2019-03-08
健康咨询请拨打 12320
2018 年全区卫生健康事业成绩显著
2018 年,全区卫生健康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依法行政,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进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健康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效增强,人口发展和妇幼卫生工作稳步推进,科技、宣传和法治工作迈出新步伐,党的建设和行风建设持续加强,综合反映人民健康水平的相关指标出现可喜变化,孕产妇死亡率预计由2017 年度的13.07/10 万下降到2018 年度的10.49/10 万,婴儿死亡率由4.36‰下降到3.69‰,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去年下降3.64%,各族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
健康扶贫工作成效显著。成立健康扶贫专项推进组,建立稳定的健康扶贫队伍,制定实施三年攻坚行动工作方案,扎实推进“三个一批”行动计划,9 种大病贫困患者集中救治实现应治尽治,新增14 种大病患者救治比例达到98.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常住贫困人口全覆盖,有31.5 万贫困慢病患者受益。优化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政策,认真落实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补助、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政策,构建贫困患者就医“五重”保障机制,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1.5%。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北京和自治区三级医院结对帮扶贫困旗县医院,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实现远程医疗服务贫困旗县全覆盖,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推进健康扶贫关口前移,扎实开展健康扶贫防病行动和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此项工作入选2018年全国“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自治区修订1015 项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建立以盟市为单位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101 所医院开展章程制定试点工作,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扩大到12 个盟市的38 家医院。兴安盟被国务院授予公立医院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受到国家和自治区表彰奖励。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全区组建医联体177 个,覆盖所有三级医院。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9247 个,家庭医生签约APP 管理服务系统上线运行,“六师共管”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试点取得良好效果。基本医保制度建设进一步落实,自治区将605 个病种列入按病种付费管理范围,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开展按病种收付费,部分盟市开展了DRGs 付费试点工作。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制定实施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政策,落实药品采购“两票制”,推进医联体带量采购、药品分类采购和抗癌药专项采购,药品价格降幅明显,短缺药品监测实现全覆盖。综合监管制度建设步伐加快,以“双随机”方式对6452 家单位开展事中事后监管,查处违规兜售防流感喷剂等案件,医疗卫生机构内审工作得到加强。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效增强。坚持预防为主、蒙中西医并重,从供给侧改革发力,突出重点,加快发展。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中央和自治区安排专项投资8.43 亿元,支持盟市、旗县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项目66 个。启动实施互联网医疗和“三库一卡”信息化建设项目,自治区远程医疗系统覆盖97个旗县(区)综合医院。住培学员在培人数达到4614 人,首批1564 名学员取得住培合格证书到岗工作,全区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达到1.83 人。入选“草原英才工程”团队31 个、个人51 名,获得奖补资金1018 万元。
——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得到较好落实。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推动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护理服务改革发展,三级公立医院分时段预约诊疗达到70%以上。推广一批多学科诊疗和日间手术试点医院,着力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初步形成区域协同的急诊急救服务网络。全面启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
护理技能大赛
——公共卫生工作持续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经费提高到55 元,连续4 年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考核奖励。成立健康内蒙古传播联盟,组织健康巡讲4 万余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5%,6 个旗县“健康促进县”创建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应急规范化建设任务全面落实,陆空一体化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取得突破,7 起较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救援得到有效处置。完成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启动传染病攻坚等八大行动,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任务全面落实,实现重大疾病防控责任目标。慢性病防治水平不断提高,启动免疫规划信息平台建设,疫苗报告接种率稳定在90%以上。重症精神障碍综合防控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地方病防治专项攻坚行动完成年度任务。3 个盟市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自治区级卫生城市实现全覆盖。
——蒙医药中医药振兴发展持续加力。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获得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项目1 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颁布实施3 部蒙医药标准、9 个蒙医临床诊疗指南和家庭签约蒙医药服务包。遴选39 个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11 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通过国家验收,38 个科研课题列入国家和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名老蒙医药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持续推进,成功举办“中国梦·劳动美”全区蒙医疗术和蒙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一带一路中蒙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蒙医药成果展。
预防接种
学科建设
人口发展和妇幼卫生工作稳步推进。全区母婴设施建成率达到92.3%,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就医“绿色通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实化,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扶助“三项制度”有效落实,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健康老龄化和医养结合工作稳步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基本保障。启动实施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建立38 家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34 家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成立自治区危重孕产妇救治质量控制中心。
科技、宣传和法治工作迈出新步伐。投入资金720 万元支持12 个医疗卫生学科实验室建设,8 个医疗卫生机构内设医学研究机构被评为自治区医学研究中心,5 个被评为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112 个科研课题列入自治区各类科研项目计划,获得财政支持资金9715 万元。24 项科研成果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等奖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适宜技术38 项。舆情监测工作力度加大,热点焦点问题得到及时回应。组织首个中国医师节和改革开放40 周年宣传活动,表彰900 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好医师”,推举2 名医生入选“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
自助挂号机
党的建设和行风建设持续加强。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层层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肃查处卫生健康领域违规违纪问题。持续整治“四风”,深入开展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及“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卫生健康系统党的建设和行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扎实做好2019 年卫生健康各项工作
2019 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聚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深入推进健康内蒙古建设,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传承发展蒙医药中医药,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强卫生健康法治建设,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
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在公立医院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6 月底前设立党委的公立医院完成书记和院长分设。创新完善党组织活动方式,深入开展“党建促进健康、健康融合党建”和“三好一满意”创建等活动,带动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动态监控和监督检查。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厉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举全系统之力精准推进健康扶贫工作。按照自治区精准脱贫攻坚战总体部署,牵头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实现“贫困群众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90%、贫困群众90%的疾病在县域内解决”的工作目标。一是开展贫困旗县卫生院(卫生室)“达标清零行动”。全面调研,摸清底数,制定方案,确保完成贫困苏木乡镇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清零行动”任务。二是提升基层服务和管理能力。落实“组团式”对口帮扶贫困旗县医院政策,实现派驻医院重点学科带头人、管理人员和护士长全覆盖,完善区内二级医院对口帮扶卫生院政策措施。远程医疗覆盖全部贫困地区卫生院并向卫生室延伸。全面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争取在2020 年底,31 个国家级贫困旗县的每个苏木乡镇卫生院都有1 名全科医生。三是健全贫困人口医疗兜底保障制度。针对因患大病、特殊慢性病、长期慢性病致贫返贫群众,推动医保部门研究对个人自付医疗费用再次补偿,落实疾病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应急救助等措施,将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四是切实加强贫困地区疾病控制和健康促进工作。将健康扶贫关口前移,深入实施健康扶贫防病行动和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抓实抓好贫困地区疾病控制、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有效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和防病能力。五是大力推进大病专项救治工作。2019 年大病救治病种数提高到25 种,到2020 年扩大到30 种。同时实现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孕妈妈课堂
推进健康内蒙古建设。一是落实好健康中国人行动计划。结合《“健康内蒙古2030”实施方案》确定的20项重点工程、39 项行动,及时组织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内蒙古健康中国人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加快组织落实。二是发挥爱国卫生运动优势推进健康内蒙古建设。加强和完善各级爱国卫生运动组织机构,优化工作机制,增强工作活力。以建设健康城市、健康旗县等“健康细胞”为基础,以卫生城镇创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农村牧区“厕所革命”为载体,加大健康内蒙古建设推进力度。三是推进考核评价工作。探索建立监测与评价常态化机制,将健康内蒙古建设主要任务和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年度考核体系,加大考核问责力度。
第二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期间,蒙医药创新高峰论坛会场
内蒙古新一轮医改启动会议
各盟市落实医改政策执行药品“零差价”
推进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制定和实施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计划,以学科建设为抓手,综合考虑异地就医流向、常住居民人口数量、交通辐射情况等因素,布局并实施自治区医疗中心建设。自治区在大型仪器设备购置、新技术应用、特需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自治区医疗中心对外,主动与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对接,参加国家跨省区专科联盟;对内,组建自治区专科联盟,形成帮扶带动、共同发展模式,减少患者跨区就医、跨区域流动,实现就近就医的目标。二是落实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职责和功能定位。城市三级医院主要提高危急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能力,旗县医院要发挥县域“龙头”作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发挥多发病、常见病“守门人”作用。三是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按照“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的原则,年内各建成10 个初具成效的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四是加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总结推广“六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继续完善签约服务相关政策,重点落实签约服务费,上级医院要给家庭医生预留一定数量专家号、预约号,调动家庭医生提供签约服务的积极性,提高签约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是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制定实施自治区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若干意见,重点解决补偿机制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按照“县要强、乡要活、村要稳、上下联、信息通”的发展思路,制定实施县域综合医改若干意见,推进“两个允许”政策落地见效。制定做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相关政策,以医疗中心建设为重点推进区域分开,以县医院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城乡分开,以重大疾病单病种管理为重点推进上下分开,以三级医院日间服务为重点推进急慢分开。二是建立完善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积极配合医保部门完善药品采购政策,降低药品采购虚高价格。做好降价药品特别是降价抗癌药品进医院工作,进一步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动公立医院优先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控制医疗机构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完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推动三级医院总药师制度试点,进一步发挥临床药师作用。三是配合做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推动对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推动公立医院实行按病种付费,继续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试点。加强公立医院收付费信息系统升级改造,落实异地就医结算政策。强化医疗行为的监管,加强医疗机构内审,防范过度检查、过度医疗行为,确保医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一是将防病关口前移。继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健康促进县建设为抓手,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全面开展“三减三健”行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力争达到18%。落实国家食品风险监测任务。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建立与教育部门联防联控机制。二是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以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力度,实施地方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以冷链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强疫苗规范管理,统筹做好免疫规划工作。以慢病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服务,全面启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三是强化职业病防治。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的意见》,着力在“遏制增量”和“保障存量”方面狠下功夫,重点压实地方政府的监管责任、机构的主体责任,着力解决尘肺病人的医疗和生活保障问题。四是加强卫生应急工作。警惕和防控突发疫情,以基层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加强陆空一体化救援体系建设,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落实好自治区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推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促进公立医院科学发展。各级公立医院要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变化,在发展方式上,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提高医疗质量;在管理模式上,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提高效率;在投资方向上,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转向扩大分配,提高待遇。舍得在学科建设上加大投入,发展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着力培树一批在国内叫得响、行业内公认的名医品牌和学科品牌。二是突出抓好旗县级医疗机构能力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旗县医院诊疗科目设置,强化核心专科建设,打造优势专科,重点提高肿瘤、心脑血管、感染性疾病等诊疗能力。到2020 年,力争90%的旗县综合医院、蒙医院中医院达到基本标准,推动有较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旗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要求,力争农牧民90%的疾病在县域内解决。三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进一步完善自治区、盟市、医疗机构三级质控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各级公立医院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制订完善医院章程,健全决策机制和绩效考核、财务资产、质量控制等制度,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扎实做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落实五项制度和十项新举措。自治区要对所有三级医院进行绩效考核,开展能力评价工作,将结果进行排序并通报;对旗县级医院服务能力,特别是县域内诊治能力进行评估通报。
推进蒙医药中医药振兴发展。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已经批复的盟市机构改革方案中,卫生健康委加挂了蒙中医药管理局的牌子,这从组织机构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蒙医药中医药管理体系,为蒙医药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依法推进蒙医药中医药发展。加大《中医药法》和蒙医药中医药条例贯彻落实力度,启动实施自治区振兴蒙医药行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将成立“振兴蒙医药中医药推进办公室”,专项推进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扶持蒙医药中医药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三是着力促进蒙医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开展服务能力提升和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进一步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填平补齐医疗设备。加强名老蒙医药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人才培养工作,强化重点学科专科、蒙医馆中医馆、制剂室建设,保持和增强蒙医药中医药特色优势。四是不断培育蒙医药中医药发展新动力。启动蒙医药科学研究创新行动,加快推进蒙医药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建设,加强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和重大疑难疾病蒙医药攻关,支持蒙药新药研发,开展蒙药材、中药材普查,加快蒙医药标准化工作步伐。五是积极促进蒙医药中医药文化新发展。加强蒙医中医医院文化建设,开展健康文化推进和科普宣传,组织好第三届中蒙博览会和草原文化节蒙医药展、学术论坛活动,扩大蒙医药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促进蒙医药中医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
创建“健康城市”宣传活动
健康教育“五进”活动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为蒙古国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手术,图为首批接受手术的患者康复出院
重大疾病检测实验室
新生儿ICU 监护室内医护人员精心喂养小患者
促进人ロ均衡发展与健康老龄化。一是贯彻落实人口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生育政策相关研究,加强全区人口监测和形势分析,落实好计生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就医绿色通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个全覆盖”。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发展,广泛开展关爱女孩、创建幸福家庭等活动。二是进一步提升妇幼卫生健康服务能力。继续实施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和儿童健康行动计划,着力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产科、各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严格执行母婴安全五项制度,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治等措施,积极推广镇痛分娩技术,做好妇幼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母婴安全保障工作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各盟市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要分别覆盖40%、50%以上的旗县,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三是加快推进健康老龄化工作。研究制定新时代老龄工作、老年健康服务工作、医养结合工作的相关规划和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解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基本照护三大难题,特别是重点研究解决构建养老护理体系的问题。紧紧抓住“照护谁、谁照护、在哪里照护、照护什么、谁出钱”五个关键环节,及时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积极探索适宜我区的医养结合模式。研究制定我区服务质量标准、行业准入、护理人员队伍培训等相关政策。
推进卫生健康依法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一是加强卫生健康法治建设。推进精神卫生地方立法工作,加强卫生健康标准实施。完善落实普法责任制,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监督办法、行政权力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合法性审查,重大政策文件与解读材料同步发布。动态调整卫生健康部门行政权力及其权责清单,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序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证照分离”改革、“减证便民”等任务,基本实现行政审批办事服务标准化。以典型引路,以“互联网为依托、信息化为支撑、标准化为抓手”,持续推进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与管理优化创新。二是加快综合监管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建立起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科学有效的综合监管制度框架体系,紧紧围绕分工抓落实,健全监管执法队伍,提振士气,健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实施卫生健康全领域综合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监管对象主体责任。推进卫生健康领域社会信用建设,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记录、公示和预警,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全面落实医疗和传染病执法检查,做好“五大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三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治理氛围。完善健康传播联盟工作机制,组织实施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重大主题宣传,深入宣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区卫生健康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挖掘、整理、总结和培育各地改革发展经验,培树先进典型,加大正面宣传工作力度。加强网上舆情监测,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及时发声、回应,掌握新闻宣传的工作主动权,为卫生健康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提高支撑保障能力确保年度任务落地见效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否则,再美好的蓝图也是一张废纸,再好的政策也是一句空话。2019 年,要强化支撑保障、压实落实责任、求真务实担当,圆满完成既定工作任务。
强化信息化支撑保障。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将2019年确定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年。以互联网医疗项目和“三库一卡”建设项目为重点,坚持统一开发项目,统一部署运行,推动全区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一是在平台基础建设上要见实效。完成盟市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全部接入,“三大基础资源数据库”上线运行。二是在惠民服务上要见实效。电子健康码应用首先覆盖所有三级医院、贫困旗县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贫困人口,年底前,力争80%以上居民拥有电子健康码,全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现扫码看病,实现诊疗一卡通。启动实施互联网医疗项目,积极推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云诊室”上线运行。完成免疫规划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接种证绑定、接种信息查询、手机预约等预防接种全流程一体化自助服务。三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上要见实效。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力争三级医院完成云平台建设。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移动支付和“一站式”结算服务,全面推行网上实名预约挂号。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将成立专门的卫生健康信息化工作推进办公室,组织开展分季度攻坚行动:第一季度集中力量开展居民电子健康码申领行动,第二季度开展信息化建设惠民服务行动,第三季度开展区域平台建设攻坚行动,第四季度组织验收评估。
强化卫生健康人才支撑保障。保持战略定力,立足当前,考虑长远,久久为功、善作善成,遵循医疗卫生行业人才成长规律,通过较长时期的持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技术优良、品德高尚、结构合理的医师队伍。深入落实自治区人才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快学科带头人培养。不断完善“医教协同”机制,加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力度,积极推进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组织实施农村牧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推进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政策落实,完善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审政策,鼓励医务人员在基层机构建功立业。想方设法在工作环境、薪酬待遇、专业发展、维护就医秩序等方面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医务人员舒心、顺心、安心地为患者服务。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保障。科技创新驱动是推动我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当前主要任务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推广国内外医学前沿技术,争取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支持与帮助,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研究,柔性引进院士团队在我区建立院士工作站等方式,提高我区学科建设水平、创新能力和诊疗水平。加大公共卫生科技创新力度,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力争在地方病、慢性病、职业病、传染病等科研创新方面有新突破。
强化精准落实支撑保障。系统上下一定要把抓落实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时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确保全区上下团结一心、步调一致做好工作。自治区对全年任务进行梳理、制定台账。各地要加快部署,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做好施工图、任务书、时间表,做到目标任务上要精准,工期安排上要精准,推进进度上要精准,工作落地上要精准,跟进督查考评上要精准,力争开好局、起好步,一起步就加油。要有敢闯敢干、披荆斩棘的精神,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善于用改革的思维和创新的手段寻找破解难题的钥匙。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要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少喊口号、多想办法,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积极创新督查评价方式方法,工作部署到哪里督查评价就跟进到哪里,工作推进到哪里督查评价就跟进到哪里,确保年度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见到成效,惠及百姓。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使命,需要新担当。在建设亮丽内蒙古、健康内蒙古的伟大实践中,全区卫生健康系统上下要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团结一心,砥砺前行,奋发拼搏,谱写内蒙古卫生健康事业的新篇章,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