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葱与韭菜采后生理特性和品质变化的比较
2019-03-08李娇洋朱婧玉杨帆厉建国褚千千包斌
李娇洋,朱婧玉,杨帆,厉建国,2,褚千千,包斌,2*
1(上海海洋大学 食品学院,上海,201306) 2(上海冷链装备性能与节能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201306) 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职业学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014300)
沙葱(AlliummongolicumRegel)是百合科葱属植物,由于营养价值高[1]、有多种生物活性[2-3]和具有开发成多种新产品的潜力等[4]特点,2013年我国西北荒漠草原和阿拉善盟地区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年销售量约为1 250 t,沙葱是当地人民喜爱的优良佳肴[5]。沙葱属叶类蔬菜,具有含水量高、表面积大,贮存过程中产热等特点。采后若贮藏不当,将出现营养品质损失、感官品质下降,甚至腐烂变质失去商业价值等情况[6]。
目前对于沙葱采后生理特性的变化所知甚少,有关沙葱贮藏方法的研究也未见报道。而同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的叶类蔬菜—韭菜(Chinese chives),其贮藏方法的研究较为成熟,主要包括低温贮藏[7]、薄膜包装贮藏[8]、气调贮藏[9]、化学药剂贮藏[10-11]和紫外辐射贮藏[12]。郑杨等[13]采用短波紫外线照射对采后韭菜贮藏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采后韭菜的叶绿素和维生素C(VC)含量、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平缓下降趋势,蛋白、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呈波动下降趋势,总酚含量呈缓慢上升趋势,而短波紫外线照射能够有效延缓韭菜的衰老。钱丽丽等[14]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米糠多糖,并研究多糖对韭菜进行保鲜作用,结果显示,韭菜采后感官评价分数和VC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失重率呈上升趋势,而多糖处理组能够有效减缓水分的损失,感官评定分数和VC的含量下降速度。因此本文对沙葱和韭菜采后生理特性(呼吸强度、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和品质(感官评定、失重率、叶绿素、VC)指标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究沙葱的采后生理特性和品质变化规律,并与韭菜进行比较,以期在韭菜贮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延长沙葱贮藏期。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沙葱,购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采摘后24 h内运送至实验室;韭菜购于上海市菜市场。多酚氧化酶(PPO)试剂盒和组织纤维素酶(CE)试剂盒,购于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95%乙醇、石英砂、CaCO3、 Na2HPO4、NaH2PO4、BaCl2、草酸、愈创木酚、浓H2SO4、双氧水、NaOH、硫代巴比妥酸、2,6-二氯靛酚等均为分析纯。
UV1102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谱元仪器有限公司;SH-1000 Lab连续光波可调全波长酶标仪,广州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PS-5OCL恒温恒湿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HSJ-3F pH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TGL-20M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上海卢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样品
将新鲜的沙葱和韭菜经过挑选、整理,平铺在上下均透风的架子上,于温度为(11±1) ℃、相对湿度为(70±5)%的条件下放置,每天取样,测定沙葱和韭菜的各项指标。
1.2.2 感官评定
参考LI等[15]的感官评价方法,结合沙葱的自身特点进行改进。以色泽、光泽度、干缩程度、气味和整体印象作为评价指标,10个感官评定人员组成感官评定小组。具体评分细则见表1。
表1 沙葱和韭菜的感官评定细则Table 1 The sensory evaluation rules of Allium mongolicum Regel and Chinese chives
注:可在0~10分之间的任意整数或含一位小数的数字之间进行评分。
1.2.3 生理特性变化的分析
(1)呼吸强度的测定:采用静置法[16]。用NaOH吸收密闭容器内样品所产生的CO2,用草酸滴定。
(2)过氧化氢酶活性(CAT)的测定:称取0.5 g样品,加入5 mL pH 7.8的磷酸缓冲液(PBS),匀浆、离心,取上清液即为酶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17]。
(3)过氧化物酶活性(POD)的测定:称取1 g样品,加入10 mL pH 5.5的磷酸缓冲液(PBS),匀浆、离心,取上清液即为酶液。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18]。
(4)多酚氧化酶(POD)的测定:称取1 g样品,加入9 mL pH 7.2的磷酸缓冲液(PBS),匀浆,离心,取上清液即为酶液。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ELISA)进行测定。
(5)组织纤维素酶(CE)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ELISA)进行测定。样品处理同(4)。
1.2.4 品质变化的测定
(1)失重率的测定:采用重量法[19]。按放置前后样品的鲜重变化计算,计算公式:
(1)
(2)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用乙醇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2∶1)作为提取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进行测定[20]。
(3)VC含量的测定:采用2,6-二氯靛酚法[21]。称取5 g样品,加入5 mL偏磷酸,冰浴研磨,准确称取2 g匀浆后样品,用偏磷酸定容至25 mL,过滤,取滤液10 mL,用2,6-二氯酚靛滴定。
1.2.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013进行显著性分析,Origin 9.1进行图像呈现。所有结果均为3次平行试验的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感官评定结果见图1和图2,沙葱在贮藏第8天时完全失去商业价值,呈黑绿色、无光泽、严重干枯,且出现轻微异味,无法再进行分析,因此分析周期定为7 d。而韭菜在贮藏期间,末端出现黄化,略无光泽,轻微干枯,气味正常,显示出较好的感官品质。在贮藏第8天时,沙葱干缩程度分数低于2分,水分散失较快。沙葱在贮藏期间色泽、光泽度、干缩程度、气味和整体印象的分数下降程度较韭菜更快。
图1 韭菜感官评定分随贮藏时间的变化Fig.1 Variation in sensory score during storage period of Chinese chives注:同一感官细则中,相同字母表示不同贮藏时间时感官分数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字母表示不同贮藏时间时感官分数有显著性差异。
图2 沙葱感官评定分随贮藏时间的变化Fig.2 Variation in sensory score during storage period of Allium mongolicum Regel注:同一感官细则中,相同字母表示不同贮藏时间时感官分数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字母表示不同贮藏时间时感官分数有显著性差异。
2.1 生理特性变化
2.1.1 呼吸强度
叶菜采后仍是一个生命体,呼吸作用是叶菜采后一个重要的生理活动,采后叶菜不能再从土壤中获得营养,需通过消耗自身的营养物质来维持呼吸作用。呼吸强度是表示呼吸作用大小的参数,是反映采后叶菜贮藏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22]。新鲜沙葱和韭菜在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新鲜的沙葱和韭菜采后呼吸强度变化规律相似,均属于呼吸跃变型蔬菜。跃变期是蔬菜成熟的重要时期,跃变期过后,蔬菜进入衰老时期[23]。韭菜的跃变期早于沙葱,但沙葱达到呼吸高峰时的呼吸强度为83.32 mg CO2/(kg·h),显著高于韭菜在呼吸高峰期的呼吸强度55.68 mg CO2/(kg·h)(P<0.05),因此沙葱采后的呼吸作用强于韭菜,故衰老快于韭菜,与呼吸作用有关的营养物质,如叶绿素等损失更多。
图3 沙葱和韭菜呼吸强度随贮藏时间的变化Fig.3 Variation in respiratory intensity during storage period of Allium mongolicum Regel and Chinese chives注:*表示2种样品在同一时间点下含量差异显著,◆表示同一样品在不同时间点下含量差异显著。
2.1.2 CAT活性变化
过氧化氢酶(CAT)是植物抗氧化系统的物质之一,可以清除叶菜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24]。沙葱和韭菜在贮藏过程中CAT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如图4所示。两者CAT活性的变化趋势不同,韭菜的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采后第1天至第3天呈现上升趋势,这与小白菜叶采后CAT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似[25]。沙葱在采后CAT活性呈下降趋势,贮藏第2天起显著下降(P<0.05),这与红菜苔叶的趋势相似[25]。在贮藏终点,沙葱的CAT活性仅为新鲜韭菜CAT活性高峰值的29.97%,说明韭菜在贮藏期间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更好。CAT是将机体产生的H2O2催化为H2O和O2,共同维持植物体内活性氧的平衡,当CAT活性下降,不能有效清除H2O2时,活性氧平衡被破坏,CAT活性下降到活性氧平衡刚好被破坏的点称为活性氧临界点[26]。从沙葱和韭菜的CAT变化规律可以看出沙葱和韭菜的活性氧临界点分布在贮藏第3天和第4天时。因此对沙葱和韭菜的贮藏研究可以从保持第3天和第4天的活性氧代谢水平的角度出发。
图4 沙葱和韭菜CAT活性随贮藏时间的变化Fig.4 Variation in CAT activity during storage period of Allium mongolicum Regel and Chinese chives注:*表示2种样品在同一时间点下含量差异显著,◆表示同一样品在不同时间点下含量差异显著。
2.1.3 POD活性变化
图5 沙葱和韭菜POD活性随贮藏时间的变化Fig.5 Variation in POD activity during storage period of Allium mongolicum Regel and Chinese chives注:*表示2种样品在同一时间点下含量差异显著,◆表示同一样品在不同时间点下含量差异显著。
2.1.4 PPO活性变化
多酚氧化酶(PPO)与酚类化合物的相互作用是导致叶菜褐变的生物化学反应途径,PPO与多酚类物质接触,催化多酚类物质氧化成邻醌,再进一步氧化聚合成黑色素,导致色泽变劣[29]。沙葱和韭菜在贮藏过程中PPO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如图6所示。
图6 沙葱和韭菜PPO活性随贮藏时间的变化Fig.6 Variation in PPO activity during storage period of Allium mongolicum Regel and Chinese chives注:*表示2种样品在同一时间点下含量差异显著,◆表示同一样品在不同时间点下含量差异显著。
在贮藏期间(除第6天),沙葱PPO活性无显著变化,这与小麦粉的结果类似[30];而韭菜的PPO水平从第1天开始显著低于新鲜韭菜。沙葱PPO活性始终高于韭菜,在贮藏第2、3、6、7天,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在贮藏期间,沙葱的褐变程度高于韭菜,这与感官评定中色泽变化的结果一致。
2.1.5 CE活性变化
纤维素酶(CE)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若叶菜体内纤维素含量高,则叶菜会呈现组织老化的状态[31]。沙葱和韭菜在贮藏过程中CE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如图7所示。
图7 沙葱和韭菜CE活性随贮藏时间的变化Fig.7 Variation in CE activity during storage period of Allium mongolicum Regel and Chinese chives注:*表示2种样品在同一时间点下含量差异显著,◆表示同一样品在不同时间点下含量差异显著。
在整个贮藏期间,韭菜和沙葱的CE活性均无显著差异。且沙葱和韭菜在贮藏第0天至第7天时,自身的CE活性变化不显著。说明沙葱和韭菜在贮藏期间,组织老化程度变化不大。
2.2 品质变化
2.2.1 失重率变化
失重率是衡量采后叶菜蒸腾作用的重要指标,水分的散失使叶菜出现萎蔫等症状,导致其营养品质和商品价值降低[32]。沙葱和韭菜在贮藏过程中失重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8所示。
图8 沙葱和韭菜失重率随贮藏时间的变化Fig.8 Variation in weight loss rate during storage period of Allium mongolicum Regel and Chinese chives注:*表示2种样品在同一时间点下含量差异显著,◆表示同一样品在不同时间点下含量差异显著。
在贮藏期间,沙葱和韭菜的失重率均呈上升趋势,在贮藏终点时,沙葱失重率为71.10%,韭菜失重率为43.37%,显著高于韭菜(P<0.05),说明沙葱失重率增加较快。失重主要是由于水分散失造成的,沙葱在贮藏期间的失水速度明显高于韭菜(P<0.05),是由于沙葱的蒸腾作用剧烈导致的。该结果与感官评定中的干缩程度结果一致。
2.2.2 叶绿素含量变化
叶绿素是衡量叶菜类新鲜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33],蔬菜色泽变黄是叶绿素损失的主要外观表现。沙葱和韭菜在贮藏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9所示。
图9 沙葱和韭菜叶绿素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变化Fig.9 Variation in chlorophyll content during storage period of Allium mongolicum Regel and Chinese chives注:*表示2种样品在同一时间点下含量差异显著,◆表示同一样品在不同时间点下含量差异显著。
新鲜沙葱和韭菜的叶绿素含量接近,分别为1.11 mg/g和1.06 mg/g。在贮藏期间均呈下降趋势,在贮藏第2天时,韭菜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沙葱(P<0.05)。在贮藏终点,沙葱和韭菜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了63.48%和48.26%,说明沙葱叶绿素的损失率更大。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一部分来自于叶绿素,该有机物参与到丙酮酸有氧分解的呼吸环节[34]。在贮藏期间,由于沙葱采后的呼吸作用较强,叶绿素的消耗速度较快。韭菜在贮藏第4天,叶绿素含量骤降,这与呼吸强度趋势一致,韭菜的呼吸高峰出现在贮藏第3天。沙葱在贮藏第2天时,叶绿素的含量骤降,可能是因为在贮藏期间沙葱受到机械损伤,处于胁迫环境,加快了叶绿素的分解。
2.2.3 VC含量变化
VC作为叶菜营养成分指标之一,能够反映贮藏过程中叶菜营养品质的变化[13]。沙葱和韭菜在贮藏过程中VC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0所示。
图10 沙葱和韭菜VC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变化Fig.10 Variation in Vitamin C content during storage period of Allium mongolicum Regel and Chinese chives注:*表示2种样品在同一时间点下含量差异显著,◆表示同一样品在不同时间点下含量差异显著。
新鲜沙葱的VC含量(26.02 mg/100 g)显著高于新鲜韭菜的含量(15.65 mg/100 g),其中新鲜韭菜的VC含量与郑杨等[13]的结果接近。沙葱和韭菜在贮藏期间,V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在贮藏过程中,抗坏血酸会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DHA)。在贮藏第1天、第2天和第4天时,沙葱VC含量显著高于韭菜(P<0.05),而在贮藏终点,沙葱和韭菜的VC含量无显著差异,说明在贮藏期间,沙葱VC含量的下降速度快于韭菜,这可能是由于沙葱参与抗环血酸氧化作用的酶系统(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比韭菜高所致。
3 结论
从感官评定结果来看,贮藏终期沙葱的感官品质低于韭菜,沙葱以较快的速度衰老,失去商业价值。同时,采后沙葱的蒸腾作用较强,叶绿素和VC含量消耗显著高于韭菜。沙葱和韭菜的呼吸类型均属于跃变型,且呼吸强度变化规律相似,沙葱的呼吸强度显著大于韭菜,故所消耗的营养物质较多。沙葱和韭菜的CAT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沙葱的下降速度快于韭菜;POD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CAT活性的变化类似,沙葱的下降程度大于韭菜,故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弱于韭菜。由于沙葱PPO活性高于韭菜,因此沙葱在采后更容易发生褐变。通过对沙葱和韭菜采后各项指标的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在生理特性(呼吸强度、POD活性)和品质变化(失重率、叶绿素、VC)上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且在呼吸强度、POD活性、PPO活性和CE活性4个指标中,二者的初始含量接近。故在沙葱贮藏的研究中,可以韭菜的贮藏方法为基础进行完善,其中针对沙葱呼吸强度高,可采取气调贮藏的方法降低呼吸强度;针对沙葱蒸腾作用大,可使用特殊的包装材料以减少其水分散失,由此可见单一贮藏方式可能无法有效保持沙葱品质,而几种贮藏方式联合将是我们今后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