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不合理处方分析

2019-03-08李静白朝辉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使用率药学处方

李静 白朝辉

作者单位:450018 河南郑州,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

处方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是医师对患者用药的书面文件,是药学人员调配药品的依据,处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1]。处方点评是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单位处方点评工作制度等进行综合评价[2]。及时掌握不合理用药和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由医院信息科自动抽取全院47 个科室约450 位医生所开具的42 536 张处方,通过我院处方点评系统进行点评。

1.2 方法 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药品说明书等,对其中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评价。

2 结果

平均单张处方用药品种数,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处方平均金额,见表1。不合理处方的主要问题及分类见表2。

表1 处方点评基本指标情况

表2 不合理处方分类汇总(张)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院平均合理处方百分率为96.14%,不符合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处方合格率>99%的规定,提示我们应该加强《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以提高处方合格率;我院单张处方品种数为2.01 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 种药品”的规定,也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平均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6~2.8 种的标准相符[3];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7.77%和34.57%,达到了《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对儿童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5%、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50%的要求[4]。注射剂使用率为30.96%,这是由于儿童病情发展较快,服药依从性差,从而导致我院注射剂使用率一直偏高;我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25.32%偏低,已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版)》(2009 版),包括化学药品、中成药共307 个药品品种[5]。由于可供儿童使用的剂型少,儿童医保门诊报销的比例也低,希望医院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积极提升基本药物使用比例。

3.1 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本次处方点评中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占47.77%,点评中发现有的未写临床诊断,有的临床诊断写成字母首拼,如“HXDGX”“QG”等,《处方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临床诊断需填写清晰完整,医生临床诊断书写不完整,不利于患者了解病情,更不利于药师审查处方与所开具药品的合理性,产生这些问题的处方,经过分析是由于首诊医生忘记填写临床诊断或者填写临床诊断时未切换输入方法造成的,希望我院医师积极学习《处方管理办法》,这样更利于患者了解病情,利于药师审查处方的合理性,减少医患矛盾。

3.2 用法用量不适宜 我院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主要体现在抗生素类,如注射用头孢硫脒(仙力素)、注射用头孢他定(灵迅)等,医生开具处方时经常1天1 次或者1 天2 次,这种用法明显不符合β-内酰胺类的药动学特征,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半衰期短,为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抗菌效果取决于体内药物浓度维持在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上的时间,在MIC 的4~5 倍时再增加剂量疗效不再提高,在MIC 以下时细菌又很快繁殖。因此,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除头孢曲松外一般每6~8h 给药1 次[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需要医务科、药学部、微生物室以及临床科室共同配合,协同管理,希望各科室继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抗菌药物滥用。

3.3 适应证不适宜 如诊断为呼吸道感染,开具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药品说明书显示其适应证为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病毒感染,呼吸道常见的病毒主要有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 最常见)、流感病毒(IFV)、副流感病毒(PIFV)、腺病毒(ADV)、肠道病毒(EV)、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其中只有腺病毒是DNA 病毒,其余均是RNA 病毒,作为抗DNA 病毒的阿糖腺苷用于RNA 病毒引起的感染,这种用药不合理。

3.4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合理 例如“莫匹罗星乳膏”“止痛消炎膏”是皮肤科类的外用药,医师开成“1 天2 次,口服”;“开喉剑喷雾剂”“口腔炎喷雾剂”用法开为“口服”,造成这类不合理处方的原因,主要是大夫开具处方时粗心大意,未仔细检查用法用量,建议医师在开具处方后,及时检查处方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3.5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 患儿发热,选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主要用于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发热应该首选退烧药。又如患儿10 个月,诊断为免疫力低下,医师开具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泛福舒),该药禁忌中指出1 岁以下小儿不能使用,因此建议医师改为别的提高免疫力的药品,医师开具处方时应该熟知该药品的禁忌证及注意事项,避免此类问题发生。

3.6 用法用量含糊不清 医师给患儿开具头孢羟氨苄片(力欣奇),用法“1 天2 次,1 次0.225”;头孢羟氨苄规格为1 片0.25g,建议咨询大夫具体用法用量,医师开具处方时应该考虑患儿的情况,选择更方便、快捷的方法。

综上所述,我院处方合格率还有待提高,科室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①医院内网通报个人处方合格率后十位的医生,并与医院绩效考核挂钩,督促临床医师提高处方合格率。②药学部每月中旬把上月药事管理情况挂到内网药学部论坛,并发信息通知科主任,科主任根据本科室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填写整改通知书,并及时反馈至药学部邮箱。③信息科与药学部对接,有什么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我院正在进行HIMSS7 系统调试,到时药物相互作用审查、单次剂量审查、给用途径审查、重复用药审查等不合理处方都会及时拦截。④定期组织药学人员学习药品说明书,学习药学新的理论和知识。⑤发放药品时必须“四查十对”。总之,医师跟药师要共同保障儿童的合理用药,避免差错发生。

猜你喜欢

使用率药学处方
人间处方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处方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
吓死我了
吓死我了